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2课《春之声圆舞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2课《春之声圆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春之声圆舞曲》,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2、了解圆舞曲的特点,感受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

3、能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感受并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设想:

我在对《春之声圆舞曲》内容设计时,主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重点培养他们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在听赏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来共同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重点:

理解乐曲。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主题回旋式的特点,用肢体感受、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找春天,听春天的声音

1、导语。

师:课前我请大家在校园中找春天,你找到了吗?请你说一说,春天在哪里?

生:

师:你们说的春天都很美。大家还记得《春晓》这首诗吗?让我们带着各自对春天不同的感受来朗诵这首诗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在这首诗里你听到了春天里的哪些声音?

生:鸟叫。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来听一听奥地利著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春之声圆舞曲》,请你在这首乐曲中找一找春天的声音。

2、初听全曲。

(1)以小组为单位将他们听到的春天的声音写在小黑板上。

(2)各自说一说自己听完音乐后想象到的春天的景象。

3、分析乐曲,了解圆舞曲。(背景音乐)

师:有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圆舞曲?圆舞曲都是三拍子吗?

生:

师:(讲解圆舞曲)圆舞曲又名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它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逐渐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19世纪风行欧洲。有快步和慢步两种。

二、跳春天的舞蹈

1、学习“华尔兹”基本动作。

(1)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2)学生跟着音乐练习。

(3)邀请自己的好朋友进行表演。

2、认识奥地利著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课件演示)

师:提到圆舞曲,你们知道谁是“圆舞曲之父”吗?

生:

师:你原来对这位著名音乐家了解吗?如果你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就请你当小老师,

给大家介绍一下约翰·施特劳斯吧!

(1)学生讲。

(2)教师补充。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其父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是位作曲家,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83年创作了这首圆舞曲,后被填词成为声乐曲。尽管作曲家本人在创作这首乐曲时已经年近六旬,但从音乐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无比的青春活力。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3)跟唱歌曲。

师:你们能哼唱出这首乐曲的主旋律吗?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吧!(出示主旋律)师生一起哼唱主旋律,感受乐曲意境。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春之声圆舞曲》,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永远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让我们听着这首优美的乐曲,到外面去感受春天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