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供油时刻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⒈试运转磨合与检查
⑴安装前检查
喷油泵经长期使用或工作性能不良需在试验台上调试前,应清洗并进行如下检查:
▪①向喷油泵、调速器壳内加入规定油面高度的机油;
▪②手转动凸轮轴,扳动各手柄,检查各部运动是否灵活无卡阻、无异响、无顶踫及发卡现象,确认装配无误后方可装在试验台上进行试运转磨合检查。
▪⑵试运转磨合
▪目的:检查装配质量,密封情况,排除游车。
▪步骤:①起动试验台,使输油泵向喷油泵供油,调整柴油供油压力100~120KPa,松开放气螺钉放气,排放低压腔空气后拧紧;
▪②试验台转速由低到高达到400rpm,松开喷油器放气螺钉排放高压腔空气,油门由小到最大,彻底排气后上紧螺钉;
▪③转速调至额定转速即600~800rpm,满负荷运转3~5分钟;
▪④燃油压力升至4MPa,检查柱塞套周围有无燃油渗漏,(当试验台能供给高压柴油时);
检查:①各运动件是否灵活、平顺、无异响;②各密封、接头处有无漏油;③各轴承处有无异常温升;
④各缸喷油器喷油是否正常;⑤检查供油拉杆有无游车现象(即不正常抖动或往复游动)。
发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检查排除,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调试。
游车原因:①活动部分运动不灵、发卡或阻滞;②配合间隙过大;③调速运动部分变形摆差过大,或不平衡。
⑴溢流法当试验台能供给高压柴油时(3~4MPa),可使用溢流法来检查供油时刻,具体步骤:
①利用试验台上油路转换开关向油泵进油腔供3~4MPa高压油,转动凸轮轴使Ⅰ缸柱塞处于下部
非供油位置,则此时试验台高压油即经柱塞套进油孔顶开出油阀后,经标准喷油器放气回油管处
流出;②测供油时刻:缓慢转动凸轮轴使柱塞由下止点上行,当其堵住进油孔时(此即为该缸供
油开始时刻),则通往出油阀的油路被切断,喷油器回油管油流即断流,此时应立即停转凸轮轴,
此即第Ⅰ缸供油开始时刻;③检查第Ⅰ缸供油时刻是否正确,不符合规定时进行调整,第Ⅰ缸供
油时刻的规定因油泵不同而异。
Ⅱ号泵、135B型泵,采用联轴器连接的,一般是联轴器从动盘上
刻线应与泵体前盖上记号对正,不合要求时应调整随动柱高度以满足(Ⅱ号泵为垫片调,B型泵
为螺钉调);4115柴油机则规定滚轮总成高度25.8±0.05mm。
④检查其它各缸供油时刻当第Ⅰ
缸供油时刻调好后,即可记下油泵试验台上刻度盘指针读数,再按作功顺序依次检查其它各缸供
油时刻,要求各缸供油间隙角误差≯±0.5°(凸轮轴转角)(例:4缸为90±0.5°,6缸为60±
0.5°)。
注意:在采用溢流法测试时,溢油流呈断续流油而不连续时,说明试验台供油不足,可
关闭其它喷油器回油管后试,此法因为静态检查故也不适于磨损严重的泵。
⑵电子闪频法目前新式燃油泵试验台,一般均配有电子闪光装置,它包括:蓄电池、感应线圈、
霓虹灯及断电触点等组成,其断电触点由喷油器针阀控制联动,而霓虹闪光灯则照向试验台油泵
驱动轴上的刻度盘上。
试验时油泵在实验转速下旋转,则喷油器不断喷油,当喷油器喷油时,针
阀一动作则闪光电路断电触点即切断电路,电路中感应线圈会产生高压感应电而使霓虹灯闪光,
并始终照射着刻度盘上喷油器开始喷油时刻的角度,这样即可在试验台上很直观地测得第Ⅰ缸供
油开始时刻及其它各缸间的喷油夹角。
虽然这也是动态检测法,所测值也是喷油器的喷油提前角
而非供油提前角,而油泵调试数据说明书中给出的多是供油提前角而非喷油提前角,因而在确定
Ⅰ缸供油时刻时,应先确定下喷油提前角与供油提前角的差值,然后方能准确地调整好供油时刻。
⑶测时管法试验台上测供油时刻仍可用测时管法,与发动机上测试不同的是:①检调内容为第Ⅰ缸供油时刻
及各缸间隔角;②调整部位是各挺柱总程的高度。
⑷调整供油时刻时注意①喷油泵供油开始角国产泵一般为
开始角不变,而供油结束角随油量变化而变,有些泵则相反,供油开始角随油量变化而变,而结束角不变,
还有的则开始角与结束角均随油量变化而变化,调时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②调整挺柱高度时,注意不要调
的过高以免柱塞与出油阀相碰而撞坏。
一、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1.检调时机时间:日常维修中出现气门脚响时,拆卸配气机构后;定期保养:
二保时(约工作600小时或半年一次)。
状态:气门完全关闭状态下;多数发动机冷态常温下,小数(如NH220C-1)热态下。
2.检调部位(因布置形式不同而异)顶置式:检查:摇臂头与气门脚间,
塞尺测量;调整:摇臂尾部气门间隙调整螺钉。
侧置式:检查:气门脚与挺杆调整螺钉间;调整:挺杆调整螺钉。
3.检调方法(1)逐缸调整法即使第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调整第一缸进、
排气气门间隙,调好后摇转曲轴一定角度(四缸180°,六缸120°),依发动机作功顺序依次调整各
缸。
特点:较稳妥,但对多缸机需多次摇转曲轴,较麻烦,适于二缸以下发动机或结构复杂、磨损严重的发动机。
(2)二次调整法即依据发动机各缸作功次序、气门排列次序及配气相位,转动曲轴
两次而将发动机上全部气门间隙调整好。
特点:效率较高,适于多缸发动机调整。
4.调整步骤(两次调整法)(1)摇转曲轴使第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可减压)判断上止点方法:①看记号:飞轮壳上定位销能插入飞轮的孔中(4125A4115);飞轮上记号与飞轮壳上刻线或指针对准(如:135、X105为0线对指针);曲轴皮带轮上记号与正时齿轮壳体上记号对准(如:4146);②看气门运动情况:因对于4、6缸发动机而言,当某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即压缩末作功初),则与之相对缸必处于进气未排气初状态,即进、排气门均处于开启状态,且是进气关、排气开启状态,故只要观看4或6缸进排气
门是否处于同时运动状态,即可判断1缸是否处于压缩未作功初之上止点附近,此法不仅可初步判断上止点
且可判断是否为作功行程初,但注意应在非减压状态下;③判断上止点为压缩未作功初的其它方法:观看高
压泵1缸活塞弹簧是否处于受压状态;对汽油机,观察相应缸是否跳火来判断;拆下火花塞(或喷油器)手
感是否有压缩判断。
(2)放回减压装置(使之处工作位置)摇转曲轴时可利用减压装置减少压缩阻力,但在曲轴转至上止点后调整气门间隙时,必须将减压装置放回非减压的工作位置,否则气门间隙调不准确。
(3)判断可检调间隙气门采用两次调整法时,当1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后,即应根据发动机的作功顺序、气门
排列顺序及配气相位,判断哪几个气门可调,判断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列表法。
此法分三步:第一步:列出
一个工作循环发动机各缸工况图表(依据作功顺序、各缸间隔角列出);第二步:沿1缸压缩终了作功开始
时位置横向划线找出此曲轴转角时各缸工况,并判断其进、排气门状态;第三步:列出气门排列顺序,并据
划线处各缸气门工况确定可调气门序号(即关闭者可调)。
(见P246表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