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摆脱劳动密集,破解用工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行业:摆脱劳动密集,破解用工难题
近几年,棉纺织企业面临的用工问题日益凸显。
“用工荒”常态化和扩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用工成本的快速上升也让利润微薄的棉纺织企业吃不消。
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会、第二届中韩棉纺织会议期间,如何应对用工压力成为企业负责人最集中的话题。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所指出的:“用工荒”折射出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棉纺织企业微利的生存状态亟待通过调整升级来改变。
用工成本的快速上升,渐渐成为常态的用工短缺压力,正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成本上涨招工依然难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于今年年初对棉纺织产业聚集地区开展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棉纺织企业员工工资、福利水平大幅上涨。
但在河南、河北、湖北等劳动力相对充足的地区,棉纺企业仍面临用工紧张的问题。
企业采取改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提高工资,为员工上全保险及公积金,免费班车接送工人上下班等福利吸引工人,即便如此,招工难问题仍普遍存在。
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工资涨幅小,年后开工不足,湖北有部分企业开工率仅为50%左右。
山东地区2010年棉纺企业工资平均上涨20%左右,很多本地务工人员选择在本地工作,南下的数量减少,用工相对稳定。
大部分企业的员工返岗率较高,节后开工率可达90%以上。
目前普工缺口较小,但设计、研发等技术人才较为短缺,阻碍了企业提升设计理念、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对未来招工情况,企业普遍持有悲观情绪。
湖北地区以本地职工和周边县市人员占工人结构的主体,达到90%以上,少量职工来自外省。
棉纺企业给职工普遍加薪10%~30%,但当地职工的工资水平依然偏低,不含保险,职工到手的工资普遍不足2000元,有的地区达不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
目前棉纺企业的职工普遍年龄偏大,部分企业为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不得不保持四班三运转,用工需求多。
有的企业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还尝试采取四班三运转与三班二运转同时运行。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时走访所到企业的大门口都贴有招工信息,部分企业用工缺口较大,一线挡车工缺人较为严重。
棉纺织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其他制造业是造成用工短缺的直接原因,棉纺织企业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高温高湿、噪音大以及经常需要上夜班等不利条件更增加了企业招工的困难。
棉纺织企业职工年龄结构普遍偏大,40岁以上人员占有较高比重,80后、90后年轻人往往宁可选择工资较低的餐饮、超市等服务行业,也不愿进入三班制的纺织企业工作。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待遇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企业的人员引进,将面临严峻考验。
应用先进设备缓解压力
实际上,不少企业都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来缓解用工压力,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湖北,银河纺织等优势企业用工情况良好。
武汉江南实业公司利用搬迁
入园的时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新上了6万锭的带自动落纱长车和自动络筒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部分缓解了用工短缺的压力。
棉纺设备中,清梳联、配集体落纱的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粗细联、细络联等都能显著节省用工。
(整理:产业网)
近幾年,棉紡織企業面臨的用工問題日益凸顯。
“用工荒”常態化和擴大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用工成本的快速上升也讓利潤微薄的棉紡織企業吃不消。
在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理事會、第二屆中韓棉紡織會議期間,如何應對用工壓力成為企業負責人最集中的話題。
正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凱所指出的:“用工荒”折射出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緊迫性,棉紡織企業微利的生存狀態亟待通過調整升級來改變。
用工成本的快速上升,漸漸成為常態的用工短缺壓力,正在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成本上漲招工依然難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於今年年初對棉紡織產業聚集地區開展的調研結果顯示,近年來棉紡織企業員工工資、福利水平大幅上漲。
但在河南、河北、湖北等勞動力相對充足的地區,棉紡企業仍面臨用工緊張的問題。
企業采取改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提高工資,為員工上全保險及公積金,免費班車接送工人上下班等福利吸引工人,即便如此,招工難問題仍普遍存在。
部分地區的中小企業工資漲幅小,年後開工不足,湖北有部分企業開工率僅為50%左右。
山東地區2010年棉紡企業工資平均上漲20%左右,很多本地務工人員選擇在本地工作,南下的數量減少,用工相對穩定。
大部分企業的員工返崗率較高,節後開工率可達90%以上。
目前普工缺口較小,但設計、研發等技術人才較為短缺,阻礙瞭企業提升設計理念、開發高附加值產品。
對未來招工情況,企業普遍持有悲觀情緒。
湖北地區以本地職工和周邊縣市人員占工人結構的主體,達到90%以上,少量職工來自外省。
棉紡企業給職工普遍加薪10%~30%,但當地職工的工資水平依然偏低,不含保險,職工到手的工資普遍不足2000元,有的地區達不到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
目前棉紡企業的職工普遍年齡偏大,部分企業為瞭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不得不保持四班三運轉,用工需求多。
有的企業根據工作性質不同還嘗試采取四班三運轉與三班二運轉同時運行。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調研時走訪所到企業的大門口都貼有招工信息,部分企業用工缺口較大,一線擋車工缺人較為嚴重。
棉紡織行業平均工資水平低於其他制造業是造成用工短缺的直接原因,棉紡織企業勞動強度高,工作環境高溫高濕、噪音大以及經常需要上夜班等不利條件更增加瞭企業招工的困難。
棉紡織企業職工年齡結構普遍偏大,40歲以上人員占有較高比重,80後、90後年輕人往往寧可選擇工資較低的餐飲、超市等服務行業,也不願進入三班制的紡織企業工作。
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人待遇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未來企業的人員引進,將面臨嚴峻考驗。
應用先進設備緩解壓力
實際上,不少企業都通過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來緩解用工壓力,並取得不錯的效果。
在湖北,銀河紡織等優勢企業用工情況良好。
武漢江南實業公司利用搬遷入園的時機,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新上瞭6萬錠的帶自動落紗長車和自動絡筒設備,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部分緩解瞭用工短缺的壓力。
棉紡設備中,清梳聯、配集體落紗的細紗機、自動絡筒機、粗細聯、細絡聯等都能顯著節省用工。
(整理:產業網)
近几年,棉纺织企业面临的用工问题日益凸显。
“用工荒”常态化和扩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用工成本的快速上升也让利润微薄的棉纺织企业吃不消。
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会、第二届中韩棉纺织会议期间,如何应对用工压力成为企业负责人最集中的话题。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所指出的:“用工荒”折射出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棉纺织企业微利的生存状态亟待通过调整升级来改变。
用工成本的快速上升,渐渐成为常态的用工短缺压力,正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成本上涨招工依然难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于今年年初对棉纺织产业聚集地区开展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棉纺织企业员工工资、福利水平大幅上涨。
但在河南、河北、湖北等劳动力相对充足的地区,棉纺企业仍面临用工紧张的问题。
企业采取改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提高工资,为员工上全保险及公积金,免费班车接送工人上下班等福利吸引工人,即便如此,招工难问题仍普遍存在。
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工资涨幅小,年后开工不足,湖北有部分企业开工率仅为50%左右。
山东地区2010年棉纺企业工资平均上涨20%左右,很多本地务工人员选择在本地工作,南下的数量减少,用工相对稳定。
大部分企业的员工返岗率较高,节后开工率可达90%以上。
目前普工缺口较小,但设计、研发等技术人才较为短缺,阻碍了企业提升设计理念、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对未来招工情况,企业普遍持有悲观情绪。
湖北地区以本地职工和周边县市人员占工人结构的主体,达到90%以上,少量职工来自外省。
棉纺企业给职工普遍加薪10%~30%,但当地职工的工资水平依然偏低,不含保险,职工到手的工资普遍不足2000元,有的地区达不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
目前棉纺企业的职工普遍年龄偏大,部分企业为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不得不保持四班三运转,用工需求多。
有的企业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还尝试采取四班三运转与三班二运转同时运行。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时走访所到企业的大门口都贴有招工信息,部分企业用工缺口较大,一线挡车工缺人较为严重。
棉纺织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其他制造业是造成用工短缺的直接原因,棉纺织企业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高温高湿、噪音大以及经常需要上夜班等不利条件更增加了企业招工的困难。
棉纺织企业职工年龄结构普遍偏大,40岁以上人员占
有较高比重,80后、90后年轻人往往宁可选择工资较低的餐饮、超市等服务行业,也不愿进入三班制的纺织企业工作。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待遇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企业的人员引进,将面临严峻考验。
应用先进设备缓解压力
实际上,不少企业都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来缓解用工压力,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湖北,银河纺织等优势企业用工情况良好。
武汉江南实业公司利用搬迁入园的时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新上了6万锭的带自动落纱长车和自动络筒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部分缓解了用工短缺的压力。
棉纺设备中,清梳联、配集体落纱的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粗细联、细络联等都能显著节省用工。
(整理: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