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1讲-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政策与外交
现实问题 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 环境问题与世界政治
恐怖主义 民族主义 核武器问题与核军控体制 难民问题 中国与世界
第一讲 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
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
1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2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3
课后思考题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国际政治及有关概念解析
国际 国际 世界 国际 政治 关系 政治 研究
《国际政治学概论》
李少军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国际政治学概论》
人类从未 有过如此 辉煌的业
绩
也从未面 临过如此 艰难的选
择
《国际政治学概论》
• 当下之时,人们刚刚庆幸于和平地实现了国际格局的大转换,却又忧心忡忡于帝国 崩溃之后的动荡与纷乱;旧有观念系统被冲击后的迷惘与困惑,以及未被摧毁的武 力所带来的疑虑与恐惧。
之盟《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 还。” •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研究与学科并不是一回事,学科正式产生有一定的标准。
有相应的 学术团体
在大学开 设相应的
专业
有专门的 学术期刊
学科 产生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通常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 早出现于讲英语的国家,即英国和美国。
界政治的范围则要广泛的多,不单纯包括民族国家之间,更涉及 各种不同的非国家行为体的政治活动。 • 主权国家依然是最重要的行为体,政府间关系依然是最活跃的国 际互动。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在处理国家间关系中应该以一国的对外政策为切入点。 • 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的继续。(民主和平论)
• 行为体实现国家利益而参与互动,对外政策不可能免于国内因素 影响,但是同时还要与国际体系大环境密切相关。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 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 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 不可避免。
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现象
• 中国:《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 在中国对于国际政治的研究也很早,比如左传、春秋、战国策等著
作,研究诸列国的风俗、内政、礼仪与外交等。 • 《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城下
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 求。面对纷繁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国家间不断发生的冲突和战争,人 们迫切需要找出一种认为国际行为模式的工具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方 法,以便更好地确立一种国际秩序,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实现社 会的安全与稳定。
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现象
• 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作为一种现 象有久远的历史,如果突破“言 必威斯特伐利亚”的限制,那么 对于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的研究 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具代表性的 是修昔底德及其《伯罗奔尼撒战 争史》。
• 国际政治更倾向于全球治理。因为国际上很多问题并不是一个国 家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挑战使得各种 行为体之间进行跨国协调,确立全球规范并采取集体行动成为必 然。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因此,欧美的许多学者正在强化国际政治与世界政治的区别。 • 欧洲学者认为,国际政治,主要是指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而世
•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随后在1927年,伦敦 经济学院(LSE)成立 了国际关系学系。第 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 是国际关系学创立的 直接原因。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西方大学反思一战所呈现 出的空前残酷的屠杀与杀 戮,在疑惑和惊恐中设置 了第一批有关国际关系研 究的科系,并将“为促进 各国间和平寻找最佳手段” 作为这一新生学科的研究 使命。
• 通往哥本哈根之路上,美国走过了一段极其艰难的道路。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欧盟环境政治
• 在欧盟的推动下,1992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下称《公约》),并于1997年进一步变成可操作的法律文件 《京都议定书》。在这些法律文件中,环境问题转化为气候问题 并进而在技术上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在法律上产生 各国围绕“碳排放权”展开的全球政治博弈,由此形成全新的 “碳政治”。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思考一:美国的新能源政策——《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 • 思考二:欧盟的环境政治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美国清 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该法案经过数小时激辩,最终以219票对 212票通过,赞成票主要来自奥巴马所属的民主党。该法案的通 过,将使美国在今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掌控发言权。
第一部分 国际 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 国际政治学科与
专业学习路径 第二章
国际关系理论的 主要学派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四章 国际体系
第二部分 国际 安全
第五章 国际关系与安全
研究 第六章 国际冲突与秩序 的建立 第七章 对外政策与外交 第八章 经济发展与国际
安全
第三部分 当代 全球问题
第九章 环境问题与世界
无政府状 态
联合国等集体安全机制的实践, 经过冷战和各种国际冲突的检 验后,国际政治学的学科领域
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
才基本完善,学科轮廓逐渐清 晰。
国家中心 主义
理性主义
国际政治的学科特点
每一个主权国家都 是拥有垄断权力的 自治与自助单元, 所以生存与发展对 大国和小国而言意 义截然不同。
• 研究对象: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 象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他行为 体所共同构成的一个特殊的“社 会”。在这里,并没有高居于所 有行为体之上的中央权威,所以 被视为是“无政府”的。
• 对于初期的国际政治学家来说,战争并非源于本能。
• 默里(Gilbert Murray)强调,“战争只是国家行为的一种表现 形式,它并不是个人本能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政治计划。战争就 如同颁布所得税法一样,既不出于人的本能,也非来自人的天 性”。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外交·1922 国际组织·1947 世界政治·1947 冲突解决·1956 和平研究杂志·1964
第二,研究对象是国家间关系;第三,关注重点是对外政策。 • 非国家行为体在二战以后日益活跃,尤其是近30年来,随着非传
统安全和全球议题的升温。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研究对象涵盖三对关系 • 1.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 冲突与合作;双边与多边; •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在不同立场上有不同的解读。 • 比如:乌克兰危机。原因何在?美欧的胜利?俄罗斯的失败?地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但是这个手段是那些 十九世纪奉行“均势” 与“权力政治”的欧 洲贵族外交家所无法 找到的,因为在首批 真正意义的国际政治 学家看来,正是这种 陈旧而灾难性的政策 才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艾伯大学国际政治讲席的第一主讲人国际关系理论家齐默恩(Sir Alfred Zimmern)指出,从修昔底德到克劳塞维茨,有关“人 永远是自私的和有攻击性的”推论就是“鹦鹉学舌”。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国际政治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一系列特定刊物 的出现,使其逐渐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学科领域 和知识体系。
• 并且在英美等国也出现 了国际关系方面的独立 的博士教程。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 鲜明的跨学科特点 • 学科理论的发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学科确立:20世纪70年代,在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国联和
缘政治的牺牲品?乌克兰民族内斗的结果?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 第一,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比如成员国与所参加的组织 之间的关系。中国与联合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2014年 12月1日,为期两周的气候谈判在秘鲁首都利马正式开始。这次会 议对预计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实现抵制全球变暖的多边协议目 标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于1992年签订公约,于次年正式加入该公 约。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战结束,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斯(David Davies)在威 尔士的艾伯大学(Aberystwyth University)资助建立了国际政 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
• 这种设置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的诞生。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恰恰是这种变动与期盼、困境与挑战,渴望着一门能够对当前国际变化指点迷津的 成熟的知识门类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之下,作为专门研究国家间交往规则与方式、 国际结构要素与机制及其变化规律与逻辑的国际政治学科,不仅无由推却自己的历 史责任,而且必须以自身所持有的知识工具,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助力。
《国际政治学概论》内容架构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传统的国际政治学者认为,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仍是国际政治研 究的主要对象,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包括中国与西方, Frederic S.Pearson and Martin Rochester在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8)一书中就指出跨越国家边界的一切人类活动都 可以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人们在欢呼史无前例的繁荣进步之余,还不得不为已经显露、或尚被隐匿的种种不 测之虞所困扰:国际交往迅速增加之后所伴生的失控;政治经济体制变迁的同时引 发的失却平衡;科技昌盛之后所出现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破坏;尤其是新一轮大国竞 争所酝酿的国际社会的重大变化。凡此种种,无不对这个因循沿袭和重新构建中的 国际政治秩序提出巨大的挑战。
• 第二,一个国际组织与组织外的国家间的关系。
• 第三,主权国家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 这是指各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跨国公
司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 由研究对象引发的思考:国际政治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国际政治的学科特点
• 繁荣:流派繁杂
• 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 传统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 • 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女性
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实证 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 中国学派(?)等等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一、 •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本书) • 传统意义上国际关系的属性界定:第一,学科上从属于政治学;
• 1912年伍德罗·威尔逊以民主党人身 份当选总统。
• 威尔逊1886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 《议会制政府:对美国政治的研究》 (Congressional Government: 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是 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 总统(法学博士衔除外),带领美 国赢得一战、提出“十四点和平原 则、”荣获1919年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政治的学科特点
• 研究特点:由于国家行为体之 间存在极其复杂的利益互动, 每个国家的行为都会受到各种 各样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的 影响,因此国际政治研究变成 了一个复杂多变和多维的研究 领域。
• 跨学科: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也 决定了国际政治学科具有跨学 科的特点。经济学、社会学、 法学、历史学等对国际政治的 学习和研究影响很大。
• 在1997年日本京都缔约方大会上,149个国家通过了《京都议定 书》,但美国却一直拒不签署协议。到了小布什任期内,对《京 都议定书》态度更为消极,布什多次表态不会执行《京都议定 书》,因为“将大多数国家排除在协议之外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令国际社会倍感失望。但奥巴马执政以来,采取了与布什政府迥 异的立场。奥巴马选择以发展新能源作为化“危”为“机”、振 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国会对气候问 题进行立法。
政治 第十章 恐怖主义 第十一章 民族主义 第十二章 核武器问题与核 军控体制 第十三章 难民问题
第四部分 中国 与世界
第十四章 从文明的发展看
中国与世界
《国际政治学概论》内容架构
理论问题 国际政治学科与专业学习路径
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体系
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 国际冲突与秩序的建立
现实问题 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 环境问题与世界政治
恐怖主义 民族主义 核武器问题与核军控体制 难民问题 中国与世界
第一讲 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
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
1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2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3
课后思考题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国际政治及有关概念解析
国际 国际 世界 国际 政治 关系 政治 研究
《国际政治学概论》
李少军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国际政治学概论》
人类从未 有过如此 辉煌的业
绩
也从未面 临过如此 艰难的选
择
《国际政治学概论》
• 当下之时,人们刚刚庆幸于和平地实现了国际格局的大转换,却又忧心忡忡于帝国 崩溃之后的动荡与纷乱;旧有观念系统被冲击后的迷惘与困惑,以及未被摧毁的武 力所带来的疑虑与恐惧。
之盟《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 还。” •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研究与学科并不是一回事,学科正式产生有一定的标准。
有相应的 学术团体
在大学开 设相应的
专业
有专门的 学术期刊
学科 产生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通常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 早出现于讲英语的国家,即英国和美国。
界政治的范围则要广泛的多,不单纯包括民族国家之间,更涉及 各种不同的非国家行为体的政治活动。 • 主权国家依然是最重要的行为体,政府间关系依然是最活跃的国 际互动。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在处理国家间关系中应该以一国的对外政策为切入点。 • 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的继续。(民主和平论)
• 行为体实现国家利益而参与互动,对外政策不可能免于国内因素 影响,但是同时还要与国际体系大环境密切相关。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 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 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 不可避免。
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现象
• 中国:《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 在中国对于国际政治的研究也很早,比如左传、春秋、战国策等著
作,研究诸列国的风俗、内政、礼仪与外交等。 • 《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城下
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 求。面对纷繁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国家间不断发生的冲突和战争,人 们迫切需要找出一种认为国际行为模式的工具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方 法,以便更好地确立一种国际秩序,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实现社 会的安全与稳定。
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现象
• 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作为一种现 象有久远的历史,如果突破“言 必威斯特伐利亚”的限制,那么 对于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的研究 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具代表性的 是修昔底德及其《伯罗奔尼撒战 争史》。
• 国际政治更倾向于全球治理。因为国际上很多问题并不是一个国 家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挑战使得各种 行为体之间进行跨国协调,确立全球规范并采取集体行动成为必 然。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因此,欧美的许多学者正在强化国际政治与世界政治的区别。 • 欧洲学者认为,国际政治,主要是指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而世
•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随后在1927年,伦敦 经济学院(LSE)成立 了国际关系学系。第 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 是国际关系学创立的 直接原因。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西方大学反思一战所呈现 出的空前残酷的屠杀与杀 戮,在疑惑和惊恐中设置 了第一批有关国际关系研 究的科系,并将“为促进 各国间和平寻找最佳手段” 作为这一新生学科的研究 使命。
• 通往哥本哈根之路上,美国走过了一段极其艰难的道路。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欧盟环境政治
• 在欧盟的推动下,1992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下称《公约》),并于1997年进一步变成可操作的法律文件 《京都议定书》。在这些法律文件中,环境问题转化为气候问题 并进而在技术上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在法律上产生 各国围绕“碳排放权”展开的全球政治博弈,由此形成全新的 “碳政治”。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思考一:美国的新能源政策——《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 • 思考二:欧盟的环境政治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美国清 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该法案经过数小时激辩,最终以219票对 212票通过,赞成票主要来自奥巴马所属的民主党。该法案的通 过,将使美国在今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掌控发言权。
第一部分 国际 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 国际政治学科与
专业学习路径 第二章
国际关系理论的 主要学派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四章 国际体系
第二部分 国际 安全
第五章 国际关系与安全
研究 第六章 国际冲突与秩序 的建立 第七章 对外政策与外交 第八章 经济发展与国际
安全
第三部分 当代 全球问题
第九章 环境问题与世界
无政府状 态
联合国等集体安全机制的实践, 经过冷战和各种国际冲突的检 验后,国际政治学的学科领域
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
才基本完善,学科轮廓逐渐清 晰。
国家中心 主义
理性主义
国际政治的学科特点
每一个主权国家都 是拥有垄断权力的 自治与自助单元, 所以生存与发展对 大国和小国而言意 义截然不同。
• 研究对象: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 象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他行为 体所共同构成的一个特殊的“社 会”。在这里,并没有高居于所 有行为体之上的中央权威,所以 被视为是“无政府”的。
• 对于初期的国际政治学家来说,战争并非源于本能。
• 默里(Gilbert Murray)强调,“战争只是国家行为的一种表现 形式,它并不是个人本能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政治计划。战争就 如同颁布所得税法一样,既不出于人的本能,也非来自人的天 性”。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外交·1922 国际组织·1947 世界政治·1947 冲突解决·1956 和平研究杂志·1964
第二,研究对象是国家间关系;第三,关注重点是对外政策。 • 非国家行为体在二战以后日益活跃,尤其是近30年来,随着非传
统安全和全球议题的升温。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研究对象涵盖三对关系 • 1.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 冲突与合作;双边与多边; •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在不同立场上有不同的解读。 • 比如:乌克兰危机。原因何在?美欧的胜利?俄罗斯的失败?地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但是这个手段是那些 十九世纪奉行“均势” 与“权力政治”的欧 洲贵族外交家所无法 找到的,因为在首批 真正意义的国际政治 学家看来,正是这种 陈旧而灾难性的政策 才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艾伯大学国际政治讲席的第一主讲人国际关系理论家齐默恩(Sir Alfred Zimmern)指出,从修昔底德到克劳塞维茨,有关“人 永远是自私的和有攻击性的”推论就是“鹦鹉学舌”。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国际政治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一系列特定刊物 的出现,使其逐渐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学科领域 和知识体系。
• 并且在英美等国也出现 了国际关系方面的独立 的博士教程。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 鲜明的跨学科特点 • 学科理论的发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学科确立:20世纪70年代,在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国联和
缘政治的牺牲品?乌克兰民族内斗的结果?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 第一,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比如成员国与所参加的组织 之间的关系。中国与联合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2014年 12月1日,为期两周的气候谈判在秘鲁首都利马正式开始。这次会 议对预计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实现抵制全球变暖的多边协议目 标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于1992年签订公约,于次年正式加入该公 约。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战结束,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斯(David Davies)在威 尔士的艾伯大学(Aberystwyth University)资助建立了国际政 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
• 这种设置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的诞生。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恰恰是这种变动与期盼、困境与挑战,渴望着一门能够对当前国际变化指点迷津的 成熟的知识门类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之下,作为专门研究国家间交往规则与方式、 国际结构要素与机制及其变化规律与逻辑的国际政治学科,不仅无由推却自己的历 史责任,而且必须以自身所持有的知识工具,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助力。
《国际政治学概论》内容架构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传统的国际政治学者认为,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仍是国际政治研 究的主要对象,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包括中国与西方, Frederic S.Pearson and Martin Rochester在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8)一书中就指出跨越国家边界的一切人类活动都 可以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人们在欢呼史无前例的繁荣进步之余,还不得不为已经显露、或尚被隐匿的种种不 测之虞所困扰:国际交往迅速增加之后所伴生的失控;政治经济体制变迁的同时引 发的失却平衡;科技昌盛之后所出现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破坏;尤其是新一轮大国竞 争所酝酿的国际社会的重大变化。凡此种种,无不对这个因循沿袭和重新构建中的 国际政治秩序提出巨大的挑战。
• 第二,一个国际组织与组织外的国家间的关系。
• 第三,主权国家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 这是指各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跨国公
司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 由研究对象引发的思考:国际政治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国际政治的学科特点
• 繁荣:流派繁杂
• 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 传统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 • 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女性
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实证 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 中国学派(?)等等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观点分歧
• 一、 •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本书) • 传统意义上国际关系的属性界定:第一,学科上从属于政治学;
• 1912年伍德罗·威尔逊以民主党人身 份当选总统。
• 威尔逊1886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 《议会制政府:对美国政治的研究》 (Congressional Government: 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是 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 总统(法学博士衔除外),带领美 国赢得一战、提出“十四点和平原 则、”荣获1919年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政治的学科特点
• 研究特点:由于国家行为体之 间存在极其复杂的利益互动, 每个国家的行为都会受到各种 各样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的 影响,因此国际政治研究变成 了一个复杂多变和多维的研究 领域。
• 跨学科: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也 决定了国际政治学科具有跨学 科的特点。经济学、社会学、 法学、历史学等对国际政治的 学习和研究影响很大。
• 在1997年日本京都缔约方大会上,149个国家通过了《京都议定 书》,但美国却一直拒不签署协议。到了小布什任期内,对《京 都议定书》态度更为消极,布什多次表态不会执行《京都议定 书》,因为“将大多数国家排除在协议之外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令国际社会倍感失望。但奥巴马执政以来,采取了与布什政府迥 异的立场。奥巴马选择以发展新能源作为化“危”为“机”、振 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国会对气候问 题进行立法。
政治 第十章 恐怖主义 第十一章 民族主义 第十二章 核武器问题与核 军控体制 第十三章 难民问题
第四部分 中国 与世界
第十四章 从文明的发展看
中国与世界
《国际政治学概论》内容架构
理论问题 国际政治学科与专业学习路径
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体系
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 国际冲突与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