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检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
pg(10-12 g)为单位。 参考值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 参考值
红细胞参数的关系
MCV=Hct/RBC MCH=Hb/RBC MCHC=Hb/Hct Hct=MCVХRBC MCHC=Hb/(MCV Х RBC) 数据来源: 1.手工法:测定Hb,RBC,Hct.
检验科需配备适当的离心机,确保离心的 正确速度和时间,提取高质量的样品,确保 实验结果。
血涂片制备和细胞染色
血涂片制备:实验课内容。 瑞氏染色法: 1.染料的组成:酸性伊红(E-)、碱性美兰(M+)、甲醇。 2.各组分的作用 伊红:与碱性蛋白质结合染成粉红色。 美蓝:与酸性蛋白质结合染成兰色。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增高(同红细胞计数) 二.降低:见于各种原因的贫血 贫血的定义:血红蛋白低于参考范围。 贫血程度的判断:
轻度贫血:90~120(110) g/L 中度贫血:60~90 g/L 重度贫血:30~60 g/L 极度贫血:<30 g/L
贫血程度判断时应注意:大量失血未补充液体时 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不大,不能正确反映失血程度 。 失水时,使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贫血亦不明显。
二,简化实验室操作
可直接用于某些分析仪使用,不必再 转移到样品杯(管)中,这有许多优 点: 简化加样操作 降低实验成本(不用样品杯、吸管 等) 减少样品转移造成的携带污染和误 差 样品均匀无气泡或其它悬浮物(血 球等)
SST / 血清分离管
SST 是用于收集血清的.有(1)试管内壁 涂有二氧化硅能促使血液凝固 (2) 半固 体惰性血清分离胶.
血液标本的抗凝剂选择
1.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适用:血常规检查。 2.肝素:适用于大部分生化项目检查是红细胞 渗透脆性试验理想抗凝剂。 不适用于凝血,血常规检查。 3.枸橼酸钠:适用于凝血(109mmol/L;1:9) 凝血试验对贫血标本的校正: 抗凝剂用量=0.00185*血量*(100-HCT) 红细胞沉降率(1:4) 血制品保养液。 4.草酸盐:过去用于凝血检查,但其对V因子 保护功能差影响PT测定,且可形成沉淀。
真空采血器的使用和评价
定量、自动采集,添加剂与血样的比例准确,减少医务人 员在选择不同型号注射器、识别含有不同添加剂的试 管、计算采血量上的时间,简化了采集步骤。
安全头盖设计,方便标本颠倒混匀,且样品无溢洒, 避免了样品间结果的携带污染。如一样品被极少量高 滴度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血液玷污,即可引起此 样品出现假阳性结果,造成严重后果。
三,问题与对策
需得到护理部大力支持,在刚开始试用持针 器时可能会与注射器手感不同,较难一下子 把握;在接换试管时牢牢固定持针器也是需 要反复强调的概念。辨别真空管头盖的颜色 与其符合的临床检验项目,尤其是每天有生 化标本300-400个,血常规200-300个之多的 标本量,对于临床的采血师来讲同样需要一 个熟悉的过程。
血液分析仪法:简单快速。精密度高。
四.质量控制
1.手工法 :标本,操作,器材,固有误差。
器法(后述)
红细胞计数
五.参考值:男:4~5.5×1012/L;
女:3.5~5。新生儿:6~7×1012/L
六.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年龄,性别,精神因素,运动, 气压降低,妊娠中后期,老年人。 2.病理性变化
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九、其他 1.脂血:凝血指标等。 2.采血量 3.错误的抗凝剂 4.错误的抗凝剂比例 5.送检时间,测定时间。 对策:采用真空采血器采血。
真空采血器的使用和评价
真空采血器的使用和评价
实验前标本的质量由于多年来没有受到重视加 上使用注射器采血造成标本溶血等现象,使检验 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发生错误.导致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同时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病人的痛 苦.自试用BD VACUTAINER®(真空采血系统) 以后,实验前标本的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具 体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血细胞比容测定
一.HCT或PCV定义 二.检测原理 Wintrobe法或微量法 血液分析仪法 三.方法学评价 1.温氏法:设备简单,结果偏高。2.微量法:常 规首选,需离心速度高。3.放射性核素法:参考 方法,不适合常规应用。4.血液分析仪法:操作 简单,精密度高。 四.手工法质量控制 1.抗凝剂量2.离心速度:相对离心力2264g 3.红细胞形态的影响4.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
封灰闭尘系污统染,(免K受+、环N境a+、影C响a,++、如M气g体++交等换浓(度C增O加2降)低、)蒸、 发浓缩(总蛋白等指标明显升高)等。
试管底部经过特殊处理,防止标本在转移、运输等过 程中破损而造成环境污染。
直接进入采集管,减少使用多种用具和样品反复转移 引起的干扰。如用注射器采集,转移标本可造成溶血 的机会增加(K+,AST,LDH等升高),真空采血法 溶血比例明显降低。
棘形红细胞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颗粒为RNA
铅中毒诊断筛选指标 重金属中毒诊断指标 其它增生性贫血等
卡波氏环
提示严重贫血、溶血性 贫血、巨幼贫、铅中毒、 白血病
染色质小体
(豪焦小体) 为核残余物 脾切除、脾功能低下、 溶贫、巨幼贫及其他 增生性贫血
有核红细胞
见于溶贫、造血系统恶 性疾病或骨髓转移性肿 瘤、慢性骨髓增生性疾 病、脾切除
环境下,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结合,染色偏蓝。 4.染料配制注意事项:
第二章第一节红细胞检查 造血干细胞
一.红细胞生理
红系祖 细胞
寿命120天,在脾内破坏或被吞噬细胞
吞噬。主要生理功能为通过血红蛋白携
带氧排除CO2。
二.红细胞计数
手工法、血液分析仪法
三.方法学评价
手工法:复杂、耗时。可用于血液分析仪的校正。
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根据检查项目选择正确的抗凝管及适当的血 量。
2.根据检查项目选择正确的采血时间。 3.根据检查项目了解患者是否符合采血要求。 4.了解检查项目的影响因素,并尽量使标本采
集避免受影响。(标本采集前重要的影响因素: 进食,运动。
5.避免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末梢血不能挤 压;静脉血压脉带结扎时间;采血的顺利与否; 动脉血隔绝空气等。
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一、生物属性 如:新生儿,妊娠期,人种,性别 对策: 二、饮食 影响较大:AST20%;BIL、GLU,ALT,K,
10%~20%,TG、UA、CHOL、TP、ALB50% 对策: 三、运动(K、NA、P、GLU、UA、BIL、BUN、
AST等明显升高。 对策: 四、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 对策:
血细胞比容测定
参考值 男性:0.4~0.54;女性:0.37~0.47 临床意义 1.贫血诊断和分类 2.评估血浆容量增减或稀释浓缩程度, 治疗中补液量的控制。
红细胞参数概念及应用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fL表示(10-15 L) 参考值:
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七.采血部位 末梢血的成分较静脉血有差别,且重 复性,准确性差。对有些重症病人如 需采集足部应征得医生同意如:糖尿 病患者会导致严重伤口感染,血栓等。 对补液病人应首先考虑在对侧采血, 如两边都在补液应在远端采血。 对策:尽量采用静脉血。
2.1增多 2.1.1.相对增多:由于血液浓缩引起,见于腹泻、 呕吐、大面积烧伤、尿崩症等。 2.1.2绝对增多:见于 (1)(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A、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如肺疾病,心血管疾病 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B、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如肾癌 C、药物性:雄激素,皮质类固醇等
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五、采血时间
很多项目昼夜变化影响巨大,尤其是激素类项 目。
对策:建议采血尽可能在上午7~9点。急诊除 外,但要在检验单上注明时间。
六、采血姿势和止血带的使用 止血带不得超过1分钟。影响纤溶活性,血小
板激活。拍打或嘱病人反复握拳等上肢运动, 导致血钾升高。
通常遵循 5-30-10 规则: 采血后颠倒 混匀5次,静置30分钟使血液凝固,然后 离心10分钟以获得最多量的血清. 在离 心过程中,惰性分离胶在管壁上形成永 久的隔离物 (细胞 / 血清的分界面)&可 以很容易的提取血清来做各种试验.
临床用途 常规化学,病毒学和免疫 学.
B12 ,叶酸盐的测试和其它需要用血 清的试验.
甲醇:溶解染料。固定细胞形态,使蛋白质沉淀增加细 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染料吸附能力增强染色效果。
2.原理:细胞各成分呈酸性、碱性、中性可与染料中的 伊红美蓝结合呈色。粉红色、兰色、紫红色,分别称为 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物质。
3.PH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酸性环境中, 正电荷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碱性
七、标本溶血的产生和影响
产生原因:1.血从注射器中注入试管速度太快2. 采血不顺利3.混匀力度太猛4.抗凝剂相对于血 量过多。5.气泡混入6.离心速度太快等。
影响:1.血细胞内成分与血清(浆)中含量相 差悬殊。2.血红素底色影响比色法。3.血细胞 成分对方法学的影响。
对策:重新采血复查。对无法重新采血的标本 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标本溶血”。采用真空采 血可部分避免溶血。
红细胞计数
临床意义: 2.2红细胞减少同血红蛋白(见后)
血红蛋白测定
一.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亚铁血红素(包括原卟啉,铁),珠蛋白 二.血红蛋白测定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HiCN法). 原理: 方法学评价: 1.优点:简便,显色快,结果稳定可靠, 是国际公认的参考方法。 2.缺点:氰化钾有剧毒。 三、HiCN法的质量控制 1.标本2.器材3.采血部位4.操作5.反应时间6.试剂7.标准曲线 四.参考值 男:120~160 g/L;女110~150 g/L ; 新生儿:170~200 g/L。
临床检验基础
苏大附二院检验科 潘扬
临床检验基础绪论
1.临床检验基础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2.临床检验基础的精华所在 3.重视临床检验基础的学习 4.学习方法和要求 5.临床检验的发展方向 6.临床检验面临的挑战
第一章第一节血液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的种类:抗凝全血, 血清,血浆。 2.采血方法:静脉采血,动脉采血 ,末梢采血,真空采血 2.1各种采血方法的方法学评价 和适用范围
•染色异常
–低色素/高色素/嗜多色性
•红细胞内异常结构
–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寄生虫
高色素红细胞 低色素红细胞
嗜多色性红细胞
泪滴形红细胞
见于溶血性贫血、骨髓 纤维化
裂红细胞
见于DIC、微血管病性 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 胞贫血、溶血尿毒症综 合症
镰形红细胞
HbS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红细胞生成不足
–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白血病,MDS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贫,铁粒幼 _DNA合成障碍:巨幼红细胞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各种溶血性贫血 •失血——失血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检查
•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巨红细胞
•形态异常
–球形/椭圆形/口形/靶形/镰形/泪滴形/缗钱形
2.仪器法:测定Hb,RBC,Hct/MCV. 质量控制:手工法。
红细胞参数的临床应用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Wintrobe法)
贫血分类
MCV MCH MCHC
贫血类型
正细胞贫血 正 正 正 再障、急性失血、某些溶贫
大细胞贫血 高 高 正 各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不良
引起的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