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国学,何学?这是人们津津乐道,却也让专家学者大为困扰的问题。
章太炎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
泉也。
”张岱年认为:“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
”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如何看待国学?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都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
转型中步履维艰,困难重重。
以何种态度,站在何种立场,支持何种观点来看待国学,就成为关涉国学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
我们对待传统,抱守残缺,故步自封要不得;数典忘祖,粗暴武断亦
要不得。
重提国学,弘扬国学,不是要拘泥于经典,食古不化,而是要从中寻找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在普及中
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学术研究本身就包含了“是什么”和“怎样做”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是什么”就是学术
研究要讲求客观,实事求是,在客观事实中探究真知。
“怎样做”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探寻“是什么”是更好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
君子有志于学,首先在于学能明道、明理。
而通过这种思想创造活动,
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规律,达到寻求真知目的,即求是;在此基础上有所为而为,则是“致用”,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固然保持了学人对社会政治的紧密关切,避免了单纯地“为学术而学术”,但也
会使不少人受此误导,认为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讲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使学术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违背学术求真求是的初衷。
作为数千年学问积累结果的国学,我们不要总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
如果仅仅满足于从国学中寻找某些应对现实问题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实际、太简单化了。
国学的使命是什么?这牵涉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国学研究是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
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国学自身的推进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国学普及则是学者通过通俗化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包括前沿成果在内的国学基础知识,让他们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亲近经典,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国学研究是国学普及的前提与基础,国学普及是国学研究的延伸与补充。
我
们倡导具有包容、和谐、共生共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借助国学研究与普及创造出与我们当前国家形势相适应的,能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
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也要吸取外来先进文化并
加以融合;不仅要提倡正确的价值观,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内容。
(摘编自《学理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各家对国学的表述不同,但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
B.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
C.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表现出独特的胸襟与气质,但存在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
D.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照用,也不应该全盘否定,认为它落后于时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的问题并不矛盾,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正确理解“求是”方可正确理解“致用”。
B.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国学研究前沿性的成果,推进了国学自身的完善,这有利于国学的普及。
C.不少人认为研究国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实利,这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初衷,是对“致用”意义的一种错误理解。
D.国学普及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国人可以以更为简易的方式亲近经典,通过熏陶,确立自己的道德与精神取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更新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
B.国学虽博大精深,但并非完全适用于当代,我们弘扬复兴国学应着眼当下,站在发展的态度立场上看待国学。
C.国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需要在普及的过程中修复,这样它才能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
D.国学的使命在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综合考虑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方面意义而得出的判断。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汤市长坐大巴
范子平
汤市长原来也没想去坐公交车,因为市府有皇冠轿车、宝马轿车,还有奔驰中巴……他就是真的想坐公交车,恐怕办公室也不敢给安排。
因为,汤市长的安全与健康关系到全市的大好形势,关系到三级干部会的主题报告质量,关系到全市的经济增长指标,关系到……多了!
但今天汤市长还真是坐了公交车,坐了那辆摇摇晃晃的9路公交车。
说起来事情也很平常。
汤市长的一位大学同学路过这里下榻万弦湖宾馆,昨天他陪客人吃了饭、聊了天,今天傍晚来送行。
正好司机的孩子生了病,他就让司机先回家看看,帮忙照料照料,等电话。
送走客人,走出火车站,广场四处华灯璀璨,宽广的马路还像白天一样车水马龙,远处的路灯也一溜溜地亮了起来,把这个城市装扮得格外美丽。
他掏出手机正要喊司机过来,又想现在一天到晚都是坐,坐办公室、坐会议室、坐小车,趁今晚没有什么紧要事,干脆就在街上走走吧。
他收起手机,信步朝来路溜达过去。
谁知自己的身体还真是不顶用,还没有过两个十字路口,就觉得腰酸腿沉步子迈不动。
他暗自好笑,自己当年当知青,可是曾连续步行一百多里路上山拉煤的,唉,好汉不提当年勇!他又掏出手机正.想.喊司机。
正在这时,见一对中年夫妇走过来,一人扛一个大鱼皮包吃力前行,看年纪不比自己小。
男子歪着头在领口上擦拭一把脸颊上的汗道:“不走了,坐车坐车!”女子道:“一坐又是两块钱!”但包裹太沉重,无奈还是在站牌前停住,正好一辆9路车驶来。
这9路车市府
门口就有站牌,由此汤市长知道是通往市府的。
看中年夫妇挤上了车,汤市长突发奇想,这也是“坐车”,你看那中
年夫妇还差一点儿就舍不得坐呢!自己何不也坐一趟公交车?就是光为了体验下情也值得!他心想意到,马上随着中年夫妇上了车。
人群伴着难闻的气味立即夹紧了他。
他掏出一块钱买票,刚把票拿到手中,就听中年夫妇和售票员吵了起来。
原来是售票员要他们为两个大包裹再买票。
两人一犹豫,售票员的难听话就像污水一样兜头浇来:“坐不起车别来占地方!”汤市长正想.说这打工的也怪不容易,放人家一马嘛。
可是还没来得及开口,那男人忙不迭补了两块钱。
人群拥挤,没有人给老年人和抱小孩的妇女让座,几个嬉皮赖脸的小伙子在人群中老鼠似的钻来钻去。
汤市长忽然想起自己这座城市是刚刚被评为“文明礼貌城市”的,脸上有些发热。
正.想.高声讲些啥,忽然想起在这里边不会
有人听,还是多了解了解情况吧。
过了两站路,那几个嬉皮赖脸的小伙子挤挤擦擦正准备下车,忽听后边爆发一阵哭声:“老天爷,钱包叫偷了哇!”
看来正要下车的几个年轻人是贼,汤市长正.想.上前拦阻,不知道谁握住了他的手脖。
原来是一位老者,一直到那伙贼下去,才低声对他说:“可不敢乱惹事,那一天就为这个动了刀子,咱哪里会是对手?”动了刀子?咋没有听
公安局汇报?汤市长又一想,就是,一般小刑事案件哪会到他这个一把手面前?公安局要汇报这些琐事,自己还不得批评他们眉毛胡子一把抓?但这其实是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啊!
下车的时候,他费尽气力才挤到车门口。
刚刚跳下车,自动门就呼的一声关上,夹住了他的外罩,他着急地嘭嘭敲门大喊,才又把门喊开。
售票员不知道在里边嘟噜了一句什么,才又关门开车。
他虽然很重视人生修养,这时也不禁骂道:“他妈的!简直没有人性!”但为什么会这样?前一段时间创建“文明礼貌城市”,全市的报纸、电视、广播、会议一直在鼓吹、在宣传、在教育呀!
第二天上班,汤市长到卫生间大便完,正.想.出卫生间的小门,忽听到外边有两个人说话:“昨天我见个人坐公交,像咱汤市长!”“带秘书没有?有电视台记者没有?”“都没有,就他一个。
”“那不可能!你肯定看花眼了!相像的人多了!”“那趟车还有小偷作案,我看他也没吭声;下车时,叫车门夹住衣裳也没办法,大声哀求才给他放开
呢!”“我说吧,看看,真是汤市长,一个电话,公安刑警不呼呼啦啦开过去?再说,要不是上电视,他会上那种车?”“就是!车上看着像,想想觉得不可能。
就说是体验民情,不前呼后拥那还叫市长?”
两个人说说笑笑出去了,汤市长陷入了沉思……
(摘自《百花园》,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使得各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其中对公安局长虽未进行正面描写,但从侧面反映出他是一个对工作极不负责任、善于欺上瞒下的干部。
B.中年夫妇扛着两个大鱼皮包吃力前行,不舍得花钱坐公交;上了公交后又不愿意为包裹买行李票。
这些细节描写刻画了这对夫妇吃苦耐劳、节俭,但却斤斤计较、十分小气的性格。
C.小说以“汤市长陷入了沉思……”结局,让我们更好地观照现实,反思社会,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这也正是文学作品创作中的“留白”艺术。
D.当汤市长正要上前拦阻偷钱包的贼人时,一位老者出于好心劝阻了他,是怕他斗不过年轻贼人。
从老者的讲述、市长的亲历中,可以窥见该市复杂堪忧的社会治安状况。
E.现实生活中,市长乘车尴尬、狼狈至极;在市民、职员想象中,市长乘车威风八面、前呼后拥。
强烈的对比中,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小说中先后有五次写汤市长“正想”,但每一次都未能成功付诸行动。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小说中的汤市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干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倒数第二段这个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内容、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结合
社会实际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阎肃:把灵魂融入艺术
1930年,阎肃出生于河北保定,1953年4月入党,1953年6月入伍,曾创作1000多部(首)作品,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
1962年,阎肃从当时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中得到灵感,决定以小说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
反映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气节,为刚刚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国民鼓劲。
在探亲的假期中,阎肃思绪像奔涌的泉水,像爆发的火山,从笔端、从心中倾泻而出,整整写了18天,歌剧《江姐》的剧本初稿一气呵成。
剧本写作仅18天,而打磨、谱曲、排演却用了近3年。
1964年9月,由阎肃作词,金砂、姜春阳、羊鸣作曲的
歌剧《江姐》公演,旋即引起轰动,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5次复排、演出1000多场的奇迹,“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1991年,阎肃创作歌剧《党的女儿》。
其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而在世界东方,迎来70岁
生日的中国共产党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行。
又是一个18天,他3天写一场戏,与作曲家和演员们合作,很快完成了整部戏的创作排练。
作曲家王祖皆说:“耳顺之年,三天一场戏,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饱满的热情,是完成不了的。
”而阎肃说:“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想别的,就想告诉人们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在哪儿、共产党员是什么样。
”歌剧《党的女儿》登上献礼中国共产党建
党70周年的舞台,又一次盛况空前,引起轰动。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是阎
肃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
当年为了在歌剧《江姐》基础上改编京剧《红岩》,阎肃主动提出去曾经关押过江姐的渣滓洞体验生活,把手反铐上,戴上脚镣,脚镣很重,碰到踝骨那是钻心的疼,吃饭、睡觉都不解开。
那七天七夜,他感受到了铁窗内失去自由的痛苦,他看到了国民党特务用来折磨革命者的各种刑具。
为了体验上大刑,他还真的上了一回“老虎凳”,当捆
绑的脚下加到第二块砖时,他两条腿的筋都快要绷断了……
那种刻入骨髓的“炼狱”生活,使他在进行创作时,一次又一次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他笔下流出的,字字是泪、
句句是血,活生生的江姐就这样被他搬上了舞台。
“几度墨汁干,木凳欲坐穿。
望水想川江,梦里登红岩。
”经过两
年锤炼,他对剧本和曲谱从头到尾整整修改了几十次,反复排练修改,最后连食堂的大师傅,听着排练厅传来的声音,一边和面,一边哼唱,也一边感动得流下眼泪。
阎肃的创作从未离开过人民和生活,他说:“一旦确定干什么,就要学会‘扎猛子’,往根上去。
”65年来,他几乎跑
遍了空军所有的部队,机场、阵地、边防哨所,处处留下了足迹和歌声。
65年来,他为部队写了多少军歌、师歌、团歌、连歌,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阎肃说:“人年轻要多干、少争、少斗,多学别人的长处;人老了,尤其
注重立德,要把名利看得很淡。
”
作为文艺界的“常青树”,阎肃在拉大幕中开始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在西南军区文工团时,阎肃被编入合唱队。
那时候,要求演员“一专三会八能”,拉大幕、管汽灯、演出催场,阎肃什么都干。
从拉大幕开始的艺术道路,到被称为
文艺界的“词坛泰斗”“国宝级艺术家”,阎肃说:“我感觉自己没做什么,怎么就有了这么高的评价。
我唯一承认的,
就是我很勤奋,我认真对待每一分钟。
”和阎肃合作创作了《江姐》等多部作品的作曲家羊鸣说:“阎肃不怕困难,
年轻的时候,你只要提,他就干,对工作毫不挑剔,广种多收。
再就是爱学习。
”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阎肃创作了许许多多被人们传唱的歌词,包括首经风靡一时的京腔京韵京曲。
这些歌唱醉了听众,唱红了歌星,他也成了词坛上公认的“大腕”。
(《走近阎肃》)
②阎肃认为,好歌不是凭空造的,它来自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同时也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
(《阎肃:在“风花雪月”中为兵服务一辈子》)
③阎肃老师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满怀激情地创作,脑子里永远有最新鲜、最时尚的东西,他从不排斥新事物,时刻表现出“执着、随和、青春、阳光”,有“老顽童”“老时尚”“老玉米”的昵称。
(《羡慕阎肃老爷子》)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本通过第一段交代阎肃的出生年份、出生地以及入党、入伍时间和创作方面的重要贡献、获得的奖项等概括介绍阎肃,以引出下文对这些内容的具体表述。
B.由阎肃作词的歌剧《江姐》历经3年的打磨、谱曲、排演,在公演时引起轰动,后来有5次复排,其中体现的“红梅精抻”对后来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教育。
C.在排练京剧《红岩》时,食堂大师傅都能唱《红岩》的曲子的细节描写体现了《红岩》排练时间之长,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说明了阎肃工作的精益求精。
D.阎肃喜欢下基层,几十年来,他跑了空军所有的部队,到哪里都亲自为战士唱歌,为部队写了许许多多的歌曲,是一位为兵服务一辈子的文艺界“常青树”。
E.阎肃被人昵称为“老时尚”,体现了他对时尚的孜孜追求,也正是这种对最新鲜思想的深入理解,阎肃才能满怀
激情的创作,才能在任何岗位上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2】文本大量引用传主阎肃的话有何具体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章最后一段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被称赞为“国宝级艺术家”的阎肃在戏剧创作方面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
父会,侍御史。
舒少为从兄敦所知,以天下多故,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
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
及敦为青州,舒往依焉。
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委弃公主。
时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竞取,惟舒一无所眄,益为敦所赏。
时将征苏峻,司徒王导欲出舒为外援,乃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二千石。
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
舒复陈音虽异而字同,求换他郡。
于是改“会”字为“郐”,舒不得已而行。
在郡二年而苏峻作逆,乃假舒
节都督,行扬州刺史事。
时吴国内史庾冰弃郡奔舒,舒移告属县,以吴王师虞斐为军司,率众一万,与庾冰俱渡浙江。
前义兴太守顾众、护军参军顾飏等,皆起义军以应舒。
舒假众扬威将军、督护吴中军事,飏监晋陵军事,于御亭筑垒。
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
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飏后继。
冰、飏等遣前锋进据无锡,遇贼将张健等数千人,交战,大败。
贼遂入吴,烧府舍,掠诸县,所在涂地。
舒遣子允之行扬烈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及扬烈司马朱焘,以精锐三千,轻邀贼于武康,出其不意,遂破之。
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
是时临海、新安诸山县并反应贼,舒分兵悉讨平之。
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自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及侃立行台,上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允之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
既而晃等南走,允之追蹑于长塘湖,复大破之。
贼平,以功封彭泽县侯,寻卒官。
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穆。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B.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C.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D.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在中古时期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且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
B.“中二千石”为俸禄,按汉时体制,俸禄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
C.“假”,这里为官职用语,意思是代理,临时充任。
它与正式任命不同。
D.“贼”,原指偷盗之人,如贼寇,在本文中则指进犯中原的外族侵略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舒淡泊名利,长期在家,多次谢绝官府的征召,对从兄离职时留下的财物毫不动心。
B.王舒有军事才能,在征讨逆贼苏峻的战争中,亲白率领军队在武康击败敌寇,斩首众多。
C.王舒为人忠厚,因在讨贼之战中多次失利,而主动上书贬职去节,且不听从陶侃劝解。
D.王舒颇具战功,在贼乱平定之后,因功被封为彭泽县侯,死后又被迫赠为车骑大将军。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
(2)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
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飏后继。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司马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
【注】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后来与清明节合并。
【1】本诗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2】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器物的破裂与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音乐高昂激越的两句诗是“,。
”
(2)杜甫《登高》一诗中“,。
”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风景。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驰骋沙场、气势磅礴的两句是:“,。
”
五、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一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主要涉及到群众里的事,都要无所不为,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②陕西书协换届闹剧引发舆论大哗且持续至今,固然与事件本身的“荒谬”有关,但陕西书协在面对质疑时闪烁其辞,客观上也让事件在持续发酵。
③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追求,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此有人指责他们百无一能。
,
④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既要解放思想,更要埋头苦干,而不要当侃侃而谈,光说不干的“战略家”“思想家”“理论家”“指
挥家”。
⑤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⑥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A.①④⑥B.②④⑤
C.③⑤⑥D.②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B.高密方面将围绕莫言旧居,打造一个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内容包括莫言小说中提到的红高粱酒坊、蛙码头、会唱歌的墙、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等。
C.按照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活动。
D.节日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发展家庭农场,。
很多家庭农场由于面积太大,人力、管理跟不上,导致土地产出率下降。
因此,各地
必须综合考虑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地资源禀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规模,切不可贪大求全、盲目扩张。
A.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因为实践证明,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B.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但实践也证明,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C.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但实践也证明,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D.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因为实践证明,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
六、语言表达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面对两条始点和终点相同的路,①,这条路便是捷径。
走捷径,路途短省力气,②。
因为,所谓捷径,显而易见
谁都能发现,大家都走,势必拥堵,因此用的时间反而多。
而若选择另一条稍远的路,人相对少,为避免落后,又加快速度,有时反能先到达目的地。
放弃捷径,③,但有时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2.请把下面空缺的情境描述出来,要求语言简洁、顺畅,不超过9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