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豌豆病害
豌豆基腐病
彩版49·385
症状又称豌豆立枯病。
主要发生在幼苗期。
种子染病引起烂种, 幼苗茎基部或根颈部变为褐色至红褐色缢缩、腐烂。
子叶染病在子叶上产生红褐色近圆形病斑。
茎基部和根颈部染病产生红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 后病部逐渐凹陷, 当扩展到绕茎一周后, 病部收缩或龟裂, 致幼苗生长缓慢、折倒或逐渐枯死。
湿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
病原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称立枯丝核菌AG-4 菌丝融合群,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该菌不产生孢子, 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
初生菌丝无色, 后为黄褐色, 具隔, 粗8~12(μm),分枝基部缢缩, 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
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mm), 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
担孢子近圆形, 大小6~9 ×5~7(μm) 。
此外,Pythium debaryanum Hesse 称德巴利腐霉, 也可引起基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且可在土中腐生2~3 年。
菌丝能直接侵人寄主, 通过水流、农具传播。
病菌发育适温24 ℃ , 最高40~42 ℃ , 最低13~15 ℃ , 适宜pH3~9.5 。
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或反季节栽培易诱发本病。
该菌除为害豆类外, 还可侵染瓜类、茄果类、白菜、油菜、甘蓝等。
防治方法(1) 选用红花豌豆、中豌 6 号、内软 1 号、豌豆苗( 龙须菜) 等耐寒品种。
(2) 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场地育苗, 采用无病土作床土, 如用旧畦育苗, 床土要充分翻晒。
(3) 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适当施人石灰以调节土壤酸碱度自微酸性至中性, 石灰施用量据土壤pH 确定, 一般667㎡施100kg 。
(4) 加强苗床管理, 做好苗床保温工作, 防止低温、寒流侵袭。
白天在幼苗不受冻的前提下, 尽量多通风换气, 促幼苗生长健壮, 增强抗病力, 苗床浇水要看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确定, 严防大水漫灌, 避免床内湿度过高。
(5) 提倡施用移栽灵混剂, 该剂杀菌力强, 且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增强对不良条件抵抗力。
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淋20% 甲基立枯磷乳油( 利克菌)1200 倍液或30% 倍生乳油1500 倍液、5% 井冈霉素水剂1000 倍液、15% 恶霉灵水剂450 倍液; 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混合发生时, 可用3% 恶霉·甲霜( 广枯灵) 水剂600 倍液喷淋, 每m22~3L 。
视病情隔7~10 天1 次, 连续防治2~3 次。
豌豆黑斑病
彩版49·386
症状豌豆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近地面的茎和荚。
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斑, 中间黑褐色至黑色, 具2~3 圈轮纹, 其上生很多小黑粒点,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茎部染病茎上产生条斑, 病部呈黑褐色, 茎部以上茎叶变黄枯死。
荚染病初生不规则形紫斑点, 病部具分泌物, 褐色至黑褐色, 干后呈疮痂状, 侵入种子引起斑点。
病原Ascochyta pinodes (Berk .et Bloxam)Jones. 称豆类壳二孢,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pinodes(Berk.et Bl.)Stone 称豌豆球腔菌,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子囊座球形, 大小100~140(μm), 子囊圆筒形至椭圆形, 大小58~62 × 12(μm), 子囊孢子卵形或椭圆形, 大小17.2 × 7.9(μm) 。
分生孢子无色, 双细胞, 大小12~17 × 3.5~5.5(μm), 平均为12.3 × 4.5 (μm)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
翌年病菌通过风、雨或灌溉水传播, 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 引致发病。
种子带菌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用病种子育苗, 苗期可见子叶染病, 后蔓延到真叶上, 田间发病后, 病斑上产出分生孢子, 借风、雨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引致再侵染。
防治方法(1) 选用无病豆荚, 单独脱粒留种, 播种前用56 ℃温水浸种 5 分钟, 进行种子消毒。
(2) 适时播种, 不宜过早。
提倡高畦栽培, 适当密植, 合理施肥, 增施钾肥, 提高抗病力。
(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8% 波·锰锌( 科博) 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50% 福·异菌( 灭霉灵) 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隔10 天防治1 次, 连续防治2~3 次。
豌豆褐斑病
彩版49.387
症状主要为害叶、茎、荚。
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病斑, 病斑边缘明显。
斑上具针尖大小的小黑点, 即分生孢子器。
茎染病病斑褐色至黑褐色, 纺锤形或椭圆形, 稍凹陷, 向内扩展波及到种子, 致种子带菌; 种子病斑不明显, 湿度大时呈污黄色或灰褐色。
我国褐斑病是常发病害, 生产上黑斑病、基腐病、褐斑病常混发。
病原Ascochyta pisi Libert 异名Diplodia macrophomoides Camara 称豌豆壳二孢,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菌分生孢子器黑褐色, 球形或扁球形, 大小100~180 ×100~120(μm), 器壁膜质, 孔口圆形, 成熟时释放出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近圆形, 双胞, 无
色, 大小10~14 × 3~5(μm), 每个细胞内具1 个油点。
病菌发育适温15~26 ℃ , 最高33 ℃ , 最低8 ℃。
除为害豌豆外, 还可侵染蚕豆和菜豆。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附着在种子上或随同病残体在田间越冬。
播种带菌种子, 长出幼苗即染病, 子叶或幼茎上出现病痕和分生孢子器, 产出分生孢子
借雨水传播, 进行再侵染, 潜育期6-8 天。
田间15~20 ℃及多雨潮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1) 重病田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 年轮作。
(2) 选留无病种子, 或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5 小时后, 置入50 ℃温水中浸 5 分钟, 再移入冷水中冷却, 晾干播种。
(3) 选择高燥地块, 合理密植,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提高抗病力。
(4)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进行深翻, 减少越冬菌源。
(5) 药剂防治参见豌豆黑斑病。
豌豆锈病
彩版49·388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
叶片染病初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细小圆形赤褐色肿斑, 破裂后散出暗褐色粉末, 后期又在病部生出暗褐色隆起斑, 纵裂后露出黑色粉质物。
茎部染病后, 病症与叶片相似。
病原Uromyces pisi (Pers.)Schröt 称豌豆单胞锈菌,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是转主寄生菌。
夏孢子、冬孢子堆在豌豆或其他豆类作物上, 锈孢子器、性子器在大戟属观赏植物上, 在豌豆上有许多生理小种。
有报道:Uromyces ervi(WalIr.)Westnd. 称野豌豆单胞锈,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也可侵染豌豆。
U.ervi系单主寄生菌, 锈孢子器多生在叶背、叶柄、茎或荚上, 杯状, 包被白或黄色, 边缘外翻; 锈孢子球形至椭圆形, 密生瘤, 浅黄色, 大小16~25 × 14~21(μm) 。
夏孢子堆生于叶两面、叶柄或茎上, 肉桂色; 夏孢子球形至椭圆形, 具刺, 黄褐色, 大小18~33 × 18~27(μm)。
冬孢子堆与夏孢子堆类似, 黑褐色; 冬孢子亚球形, 褐色, 大小23~38 × 15~24(μm)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北方以冬孢子附着在豌豆病残体上越冬, 翌春萌发时产生担子及担孢子, 担孢子成熟后脱落, 借气流传播到寄主叶面, 萌发时产出芽管, 直接侵入豌豆, 后在病部产生性子器及性孢子和锈子腔及锈孢子, 然后形成夏孢子堆产出夏孢子, 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秋季形成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
南方以夏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并完成侵染循环。
锈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品种及播种期等有密切关系。
该菌喜温暖潮湿, 气温14~24 ℃, 适于孢子发芽和侵染, 夏孢子迅速增多, 气温20~25 ℃易流行, 所以多数豌豆产区都在气温回升后发病, 尤其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
云南冬春气温高, 早播的年前即开始发病, 形成发病中心, 到翌年2~3 月后, 雨日多, 易大发生。
从土质和地势看, 低洼积水、土质黏重、生长茂密、通透性差或反季节栽培的发病重。
植株下部的茎叶发病早且重。
早熟品种生育期短, 可避病。
防治方法要采用综合防治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 适时播种, 南方防止冬前发病, 减少病原基数, 生育后期避过锈病盛发期。
(2) 选用早熟品种, 在锈病大发生前收获。
(3) 合理密植, 及时开沟排水, 及时整枝, 降低田间湿度。
(4) 不种夏播豌豆或早豌豆, 减少豌豆冬春菌源, 冬播时清水洗种也可减轻发病。
(5) 发病初期喷洒12。
5% 速
保利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或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40% 福星乳油5000 倍液、25% 敌力脱乳油2000 倍液, 隔10 天左右1 次, 连续防治2~3 次。
豌豆芽枯病
彩版49.389
症状又称湿腐病、烂头病。
主要为害株端2~5cm 幼嫩部位, 初呈水渍状, 在高湿或叶面结露条件下迅速扩展, 呈湿腐状腐败, 致茎部折曲。
干燥条件下或阳光充足时, 腐烂部位干枯倒挂在茎顶, 夜间随温度下降湿度升高, 病部又呈湿腐状。
荚染病英的下端蒂部先染病, 初呈灰褐色湿腐状, 后病英四周长有直立的灰白色茸毛状霉层, 中间夹有黑色大头针状隐囊梗和孢子囊, 后期豆荚逐渐枯黄, 病荚由蒂部向荚柄扩展, 湿度大时可见许多半荚内有长灰白色茸毛半枯黄的豌豆, 健部仍保持绿色。
病原Choanephora cucurbitarum(Berkeley et Rav.) Thaxter 和Choanephora mandshurica (Saito et Nagamoto)Tai 称瓜笄霉和茄笄霉, 均属接合菌亚门真菌。
C .cucurbit α rum 孢囊梗直立在寄主上, 无色透明, 无隔膜, 不分枝, 顶端膨大成大头针状泡囊, 泡囊上又生许多小分枝, 小分枝末端膨大成大孢子囊和小孢子囊。
大孢子囊直径40~50(μm), 小孢子囊生在球状泡囊上, 小孢子囊大小13~14 ×11~12(μm), 小孢子囊含2~5 个孢子, 多为3 个, 大小10~13 ×5~8(μm), 多为单胞, 柠檬形至梭形, 褐色或棕褐色, 表皮具纵纹。
该菌寄生性弱, 除为害西葫芦、黄瓜、冬瓜、豇豆、烟草、辣椒外, 还可侵染甘薯等。
C.mandshurica大小孢子囊都产生, 多生在同一菌丝上, 大孢子囊生在直立不分枝的孢囊梗顶端, 主轴顶端呈双叉状分枝, 孢子囊直径30~60(μm), 孢囊孢子两端各具一束纤毛。
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的花器和果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产生接合孢子留在土壤中越冬。
翌春侵染豌豆的花和幼果。
发病后病部长出大量孢子, 借风雨或昆虫传播, 该菌腐生性强, 只能从伤口侵入生活力衰弱的花和果实。
棚室保护地栽植豌豆, 遇有低温、高湿条件或浇水后放风
不及时、放风量不够及日照不足、连续阴雨, 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露地豌豆该病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结荚期植株茂密程度、雨日的多少和雨量大小、阴雨连绵、田间积水等情况。
生产上栽植过密, 株间郁闭发病重。
防治方法(1) 与非豆类作物实行3 年以上轮作。
(2) 采用高畦栽培、合理浇水, 严防大水漫灌, 雨后及时排水; 合理密植, 注意通风, 防止湿气滞留。
应及时摘除残花、病荚, 集中深埋或烧毁。
(3) 开花期开始喷洒70% 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2% 锰锌·霜脲( 克露、霜疫力克) 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47% 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69% 锰锌·烯酰( 安克) 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60% 氟吗·锰锌( 灭克) 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
豌豆白粉病
彩版49·390
症状主要为害叶、茎蔓和荚, 多始于叶片。
叶面染病初期现自粉状淡黄色小点, 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 互相连合, 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 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
病情扩展后波及全叶, 致叶片迅速桔黄。
茎、荚染病也出现小粉斑, 严重时布满茎荚, 致茎部枯黄, 嫩茎干缩。
后期病部现出小黑点, 即闭囊壳。
病原Erysiphe pisi DC. 称豌豆白粉菌,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桶形至柱形, 无色, 单胞, 大小25.4~38.1 ×12.7~17.8(μm)。
子囊壳暗褐色, 扁球形, 直径92~120(μm), 壁细胞不规则, 多角形, 直径7.1~20.3(μm)。
附属丝丝状,12~34 根, 为子囊壳的1~3 倍。
子囊5~8 个, 卵形, 大小55.9~76.2 ×35.6~43.2(μm), 子囊孢子3~5 个, 卵形, 带黄色, 大小20.3~25.4 × 12.7~15.2(μm)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可通过豌豆荚侵染种子, 是一种少见的种子带菌传播的白粉病。
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及病组织上的菌丝体, 也可越冬, 翌年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
染, 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
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使病害逐渐蔓延扩大, 后期病菌产生闭囊壳越冬。
在温暖地区,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为害, 无明显越冬期, 也未见产生闭囊壳。
除侵染豌豆外, 还可侵害豆科其它作物、茄科、葫芦科等13 科60 多种作物。
日暖夜凉多露潮湿的环境适其发生流行, 但即使天气干旱, 该病仍可严重发生。
品种间抗性有差异, 细荚豌豆较大荚豌豆抗病。
防治方法(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 中豌 2 号" 、" 中豌 6 号" 适于北京、浙江、湖北种植," 晋硬1 号"、"晋软 1 号" 适于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种植,"绿珠豌豆" 、" 小青荚豌豆" 适于华北部分地区," 无须豆尖 1 号豌豆" 适于西南、华南地区," 杂交大荚豌豆"( 宁阳双花×大荚豌豆) 适于华南地区等, 各地可相互引进推广。
(2) 实行轮作豌豆根系分泌物对翌年植株根瘤菌活动及根系生长有影响, 故忌连作。
(3) 播种无病种子用种子重量0.3% 的70% 甲基硫菌灵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 混合拌种并密闭48~72 小时后播种, 可推迟发病约1 个月。
(4) 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如合理密植、清沟排溃。
(5) 药剂防治法参见蚕豆白粉病。
豌豆灰霉病
彩版49·391
症状露地种植的豌豆苗或棚室或反季节栽培的豌豆易发病, 主要为害叶片、茎、荚。
叶片染病, 始于叶端或叶面, 初呈水渍状, 后在病部长出灰色霉层,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Botrytis cinerea Person ex Fr. 称灰葡萄孢,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态为Botryotinia fuckeliana (de Bary)Whetzel 称富氏葡萄孢盘菌,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成丛地从菌丝体或菌核上生出, 粗12~24(μm) , 长280~550(μm), 长度变化大, 灰色。
分生孢子近球形, 大小9~15 ×6.5~10(μm) 。
有时形成小分生孢子, 无色, 直径3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
越冬的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 不断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条件不适时病部产生菌核, 在田间存活期较长, 遇到适合条件, 即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 借雨水溅射或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
腐烂的病荚、病叶、病卷须、败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发病。
菌丝生长温限4~32 ℃ , 最适温度13~21 ℃ , 高于21 ℃其生长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28 ℃锐减。
该菌产孢温度范围1~28 ℃ , 同时需较高湿度; 病菌孢子5~30 ℃均可萌发, 最适13~29 ℃; 孢子发芽要求一定湿度, 尤在水中萌发最好, 相对湿度低于95% 孢子不萌发。
病菌侵染后, 潜育期因条件不同而异,1~4 ℃接种后 1 个月产孢,20 ℃接种后7 天即产孢。
生产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条件下, 只要具备高湿和20 ℃左右的温度条件, 病害易流行。
病菌寄主较多, 为害时期长, 菌量大, 防治比较困难o 防治方法由于此病侵染快且潜育期长, 又易产生抗药性, 目前主要推行生态防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防措施。
(1) 生态防治棚室围绕降低湿度进行。
采取提高棚室夜间温度, 增加白天通风时间, 从而降低棚内湿度和结露持续时间, 达到控病的目的。
(2) 及时拔除病株, 集中深埋或烧毁。
(3) 发现病株即开始喷洒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 ~2000 倍液或50% 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45% 特克多悬浮剂1000 倍液、50% 百·硫悬浮剂600 倍液、40% 甲基嘧菌胺( 施佳乐) 悬浮剂1000~1200 倍液, 隔7~10 天1 次, 视病情防治2~3 次。
豌豆霜霉病
彩版49·392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初在叶面出现褪色斑。
菌丛孢子层生于叶背或叶面, 以叶背面居多, 白色至淡紫色。
嫩梢上叶片受害较重。
最后叶背面的淡紫色霉层布满全叶, 致叶
片枯黄而死。
病原Peronospora pisi H.Sydow in Gäumann 和P.viciae de Bary 称豌豆霜霉和蚕豆
霜霉, 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孢囊梗3~4 根丛生, 高237~760(μm), 主轴粗4~
12(μm), 叉状分枝4~9 次, 顶枝直或微弯, 大小4~21 × 1.4~2.5(μm) 。
孢子囊椭圆形, 浅黄褐色, 大小15~29 × 13~24(μm) 。
卵孢子黄褐色, 表面具齿状凸起, 齿间网状, 球形, 大小25.2~42(μm) 。
英国文献认定两菌为同物异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 从子叶下的胚茎侵入, 菌丝随生长点向上蔓延, 进入芽或真叶, 形成系统侵染后产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 借风雨传播蔓延, 进行再侵染, 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
一般雨季气温20~24 ℃发病重。
防治方法(1) 选用抗病品种, 从无病地留种。
(2) 实行 2 年以上的轮作。
(3) 清除田园,病残体集中烧毁, 及时耕翻土地。
(4) 按配方施肥, 合理密植。
(5) 药剂防治用35% 甲霜灵拌种剂以种子量的0.3% 进行拌种; 发病初期喷洒78% 波·锰锌( 科博) 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70% 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0% 丙森锌( 安泰生) 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69% 锰锌·烯酰( 安克) 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700 倍液, 隔10 天左右1 次, 防治1 次或2 次。
豌豆枯萎病
彩版50.393
症状又称尖镰刀菌萎凋病, 主要发生在土温较高和较干燥的地区。
是维管束病害。
病株地上部黄化, 矮小, 叶缘下卷, 由基部渐次向上扩展, 多在结荚前或结荚期死亡。
病原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pisi(Van Hall)Snyder & Hansen 称尖孢镰刀菌豌豆专化型,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在PSA 培养基上, 菌丝平铺或厚密, 正面苍白色或带紫白色, 背面米黄色、紫色或蓝紫色, 菌株培养5 天的菌落直径45.5~71 mm。
小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卵圆形或腊肠形, 着生在侧生瓶状小梗上或短的侧生分生孢子梗上的瓶状小梗上。
厚垣孢子近球形、淡黄色。
大型分生孢子呈对称型镰刀状, 中间宽, 两端渐窄, 顶端细胞略呈喙状, 多 3 个分隔, 大分生孢子大小22.95~50.1 × 3.06~4.08(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土壤和带菌肥料中或种子上越冬。
病菌在土壤中呈垂直分布, 主要分布在O~25cm 耕作层, 翌年种子发芽时, 耕作层病菌数量迅速增多, 其初侵染过程是: 在接种24 小时后, 豌豆尖孢镰刀菌从豌豆幼苗根部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根毛和根毛后区均可成功侵染。
但各侵染区的情况因细胞壁的木质化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当菌丝从根冠、分生区和幼根毛等薄壁细胞组织侵入时, 菌丝形态未见异常变化, 可从细胞间隙或细胞壁直接侵入, 通常菌丝顶端呈锥形, 寄主细胞反应亦不明显, 有时可见寄主细胞壁内侧原生质有颗粒状抗性物质产生。
而当菌丝从伸长区、根毛区、根毛后区及木质化根毛侵入时, 通常菌丝顶端明显膨大呈" 头状", 附着于寄主细胞壁上, 后产生一个极细的侵入丝, 穿透木质化的细胞壁而进入寄主细胞, 当侵入丝进入细胞壁后呈卵形膨大, 迅速杀死寄主细胞, 后进一步向内部细胞侵入。
初侵入有时可见寄主细胞在菌丝侵入点上产生一个乳状突起(Papilla), 阻止菌丝进入。
当菌丝进入寄主体内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时, 薄壁细胞亦可直接侵人, 木质化细胞在菌丝通过细胞壁时明显缢缩。
该病属弱寄生性一环境主导作用发生型病害, 病原寄生性不强, 寄主植物由于受到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 其生理生化代谢受到干扰和破坏, 致原有的抗性减小而感病。
外界条件变化对其发生有明显的作用, 在适宜的条件下, 病害不会发生, 只有在低温、湿度过大, 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才会发病。
防治方法(1)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不要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 改良土壤。
(2) 合理浇水, 雨后及时排水, 防止土壤湿度过大, 必要时进行中耕, 使土壤疏松, 创造根系生长发育良好的条件, 使豌豆向抗病方面转化。
(3) 实行轮作, 豌豆根系分泌物对翌年植株根瘤菌活动及根系生长有影响, 故忌连作。
(4) 播种无病
种子用种子重量0.3% 的70% 甲基硫菌灵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 混合拌种并密闭48~72 小时后播种, 可推迟发病约1 个月。
(5)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 氯溴异氰尿酸( 消菌灵) 可溶性粉剂900 倍液或37% 多菌灵草酸盐( 枯萎立克) 可溶性粉剂500 倍液、3% 恶霉·甲霜( 广枯灵) 水剂600 倍液。
豌豆炭疽病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茎、叶和荚。
茎染病病斑近梭形或椭圆形, 中央浅褐色, 边缘暗褐色略凹陷。
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2~4 mm, 边缘深褐色, 中间暗绿色或浅褐色, 其上密生小黑点,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 病情严重的, 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
荚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 大小2~5 mm, 病斑中间浅绿色, 边缘暗绿色, 亦密生黑色小粒点, 湿度大时, 病部长出粉红色蒙古质物, 别于褐斑病和褐纹病。
病原Colletotrichum pisi Patouilard 称豌豆炭疽菌,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盘初埋生, 后聚生突破表皮, 分生孢子盘具暗褐色刚毛, 顶端色浅, 略尖; 分生孢子梗倒钻形, 无色; 分生孢子镰刀形或梭形, 单胞无色, 大小9~23 × 3~5(μm)。
病菌生长适温20~30 ℃。
此外,C.lindemuthianum (Sacc.et Magn.)Bri.et Cav. 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潜伏在种子里越冬。
翌春条件适宜时, 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传播蔓延, 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该病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高温多雨时期, 随连阴雨日增多而扩展, 低洼地、排水不良、植株生长衰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1) 重病地与非豆科作物轮作。
(2) 选用抗病品种如食荚大、内软 1 号等。
(3)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及时深翻, 减少菌源; 合理施肥, 增施钾肥; 雨季注意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
(4) 发病初期喷洒45% 咪鲜胺( 扑霉灵) 乳油1500 倍液或25% 溴菌腈( 炭特灵) 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隔7~10 天 1 次, 连续防治2~3 次。
豌豆根腐病
彩版50.394~395
症状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以开花期染病多, 主要为害根或根茎部。
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 逐渐向中、上部发展, 致全株变黄枯萎。
主、侧根部分变黑色, 纵剖根部, 维管束变褐或呈土红色, 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 轻则造成植株矮化, 茎细, 叶小或叶色淡绿, 个别分枝呈萎蔫或枯萎状, 轻病株尚可开花结荚, 但荚数大减或籽粒秕瘦; 重病株的茎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 呈" 细腰" 状, 病部皮层腐烂或开花后大量枯死, 颗粒无收, 致全田一片枯黄。
本病是国内外豌豆栽培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病原Aphanomyces euteiches Drechsler 称根腐丝囊霉。
Pythium ultimum Trow 称终极腐霉, 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Fusarium solani(Martius)f.sp.pisi (Jones)Snyder et Hansen称茄类镰孢豌豆专化型,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A.euteiches藏卵器亚球形或近球形, 顶生于通常较短的分枝上, 大小19~24(μm), 壁的内表面呈波纹状。
卵孢子椭圆形或亚球形, 近无色至深黄色, 直径14~31(μm), 壁厚1~2(μm) 。
雄器顶生, 多弯曲常分枝。
茵丝分枝不太繁茂, 游动孢子囊由营养菌丝一端产生隔膜直接形成, 成熟后释放出几十至几百个游
动孢子, 游动孢子先成群休止, 休止时球形, 大小6~10(μm), 不久即分散, 多先生一乳头, 从乳头处再释放出若干长有二根鞭毛的游动孢子, 有时游动孢子休止后可直接萌发, 长出芽管。
P.ultimum在CMA 上菌落无特殊形状, 在PCA 上呈放射状, 主菌丝宽6.2 μm, 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 多间生, 个别顶生大小19~24(μm);藏卵器球形, 光滑, 多顶生,个别间生, 大小20~23(μm);雄器1~3 个, 多为1 个, 呈囊状弯曲, 典型同丝生, 无柄, 紧挨藏卵器, 少数异丝生, 具柄, 大小9.2~12.3 × 5.5~7.6(μm); 卵孢子球形, 大小16~19(μm), 内含贮物球及折光体各1 个。
菌丝生长适温32 ℃ , 最高36~40 ℃ , 最低4 ℃。
F.solani在PDA 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近圆形, 白色, 棉絮状, 镜检有少量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小型分生孢子。
在燕麦皮培养基中可形成大型分生孢子, 呈镰刀形, 两端较钝、弯曲, 多具 3 个隔膜, 脚孢不明显。
厚垣孢子顶生、间生或串生, 呈淡褐色圆形或近圆形, 表面平滑。
Thielaviopsis basicola (Berk.et Br.)Ferr. 称根串株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