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16高一上·双峰月考) “国初沿五代之制。

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宋史》)文中的“……”应为()
A . 通判
B . 中书门下
C . 枢密院
D . 三司
2. (2分) (2018高一上·枣强月考) 1937年12月17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

这表明国民政府()
A . 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
B .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主张
C . 认识到动员民众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性
D . 转变了对中共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
3. (2分) (2019高二下·牡丹江期中) 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该诏书()
A . 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 . 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 .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结束
D . 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4. (2分)(2018·苏州模拟)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 . 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B .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C . 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
D .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5. (2分) (2019高一上·金华开学考) 2019年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

如图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20世纪50年代鱼雷快艇
20世纪70年代火炮护卫舰
21世纪初大型导弹驱逐舰
21世纪初新型战略核潜艇
A . 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B . 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 . 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強
D . 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6. (2分)(2019·浙江模拟) 1982年7月,蒋经国在纪念其父亲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这表明()
A . 海峡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B . 两岸“三通”增进了民族情感
C .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D . 蒋经国“一个中国”情节深厚
7.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邓小平曾说:“这几年我们仔细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对该讲话理解正确的是:()
A . 观察了的“形势”主要指两极格局瓦解
B . 表明新时期我国坚定不移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 . 直接推动了中俄始创的新型国家关系的形成
D . 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消除了外界对中国发展的疑虑
8. (2分) (2018高二下·河北开学考) 下面四幅地图分别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后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生留学路线示意图。

其中符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生留学路线的是()
A .
B .
C .
D .
9. (2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

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

”这类企业:()
A . 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B . 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
C . 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D . 在建国初期发挥过作用
10. (2分) (2019高二下·揭西期中)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
A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 19世纪九十年代
D . 20世纪初
11. (2分) (2017高三下·汉中模拟) 1926年至1927年我国南方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农民报刊,其中尤以地方农民协会主办的农运报刊有影响力,如湖北、山东、湖南、四川等都有关于农民运动的定期刊物。

这说明()
A . 国民革命重视对农民的政治宣传
B . 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
C . 农民已成为国民革命的领导力量
D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迅速传播
12. (2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写道:“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这篇领导讲话出现的时间接近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二大
D . 中共十三大
13. (2分) (2019高一下·威远期中) 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A . 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 . 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 . 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
D . 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14. (2分) (2019高二下·鸡东月考)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名称地点描述
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A . 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 . 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 .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 . 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的思潮兴起
15. (2分)(2019·佛山模拟) 《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

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

这是由于()
A . 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
B . 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
C . 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
D . 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
16. (2分) (2017高三上·祁县月考) 1938年1月31日,是全国抗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春节,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从临汾的战区总部专程到山西省洪洞县八路军总部给朱德总司令拜年。

并观看了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该材料可以论证()
A . 抗日救亡运动在民间蓬勃开展
B . 标志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C . 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
D . 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17. (2分) 197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主要新闻可能是关于()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
B . 在“双百”方针鼓舞下文艺战线成就斐然
C .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 . 杂交水稻“南优”2号首次培育成功
18.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末) 公元前5世纪中叶,阿提卡本土的工业原料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橄榄油和葡萄酒开始大量出口,纺织材料、金属矿藏及其他手工业原料因航海业的发展而不断进口。

手工业的分工已相当细密, 行业已增达20多种, 各行业内部又有进一步的分工。

上述状况()
A . 有利于雅典确立基于财产的等级制
B . 壮大了雅典城邦民主派的力量
C . 推动雅典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的出现
D . 表明雅典经济实现了自给自足
19. (2分) (2017高一上·蔡甸月考)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句话反映的是近代哪个国家政体变革的特点()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德意志
20. (2分) (2017高一下·双峰期中)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

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A . 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 . 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 . 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 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21. (2分) (2020高三上·商城月考) 20世纪30 年代,以口红为代表的一些低端消费品在美国销量暴涨,好莱坞电影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场面火爆的歌舞片大受欢迎。

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美国()
A . 生产不足问题凸显
B . 物质文化生活丰富
C . 经济发展形势严峻
D . 政府调整产业结构
22. (2分)下列有关“斯大林模式”的说法()
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尝试,加强了国家领导经济建设的社会职能
②斯大林运用个人权力,实行独裁统治的产物
A . ①正确②不正确
B . ①②都不正确
C . ①不正确②正确
D . ①②都正确
23. (2分)(2019·桂林模拟) 下图5为二战欧洲某一组织的发展壮大示意图,其形成与发展反映出()
图5
A . 美苏在欧洲的对抗加剧
B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C . 欧洲一体化的程度加深
D .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24. (2分) (2020高三下·贵阳月考) 美国学者劳伦斯•普林西比指出:“在中世纪和16、17世纪,并没有一个‘科学家’阵营在奋力摆脱‘宗教人士’的镇压,这些不同阵营根本不存在。

”劳伦斯意在说明()
A . 宗教与科学在历史上是相伴而生
B . 科学与宗教更多是思维方式冲突
C . 需要重新审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D . 科学家与宗教人士都为信仰服务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0分)
25. (10分) (2020高一下·明光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九世纪60~90年代,欧美诸国进口物品总量及纺织品的输入情况表(以关平银两计值)
年份进口总价棉织品毛织品棉毛纺织品占百分比
1867年 6 930万 1 300万740万29%
1873年7 410万 1 800万590万32%
1883年7 360万 1 680万390万28%
1893年15 130万 2 730万460万21%
材料二:在洋布畅销的情势下,90年代以后中国官商也开始自设机器织布厂,先是上海设机器织布局,后来湖北也设立了机器织布局,开始在本土生产机织布。

此后至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间,各地商人纷纷开设机器织布厂,仅从1897年至1912年15年间,全国各地就新开设机器织布厂约60家,从地域来看,北至奉天、长春,南到广州、闽侯,东至上海,西到重庆,可谓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设厂热潮。

从此,民间俗称的“洋布”,不再只是指由外洋输入的外国棉织品,而成为以新式机器纺织的机织布的通称。

随着中国本土机器纺织业的发展,本土机织布因工
价低、运费省等,成本和价格比舶来品更低,遂日益取代进口洋布,中国人购用“洋布”也更为方便和普遍。

“洋布”作为对机织棉布的通称,与中国乡村仍普遍存在的自织土布并行存在。

——李长莉《晚清洋布衣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从英美输入纺织品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机器织布业的发展状况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26. (15分)关于“人”的认知,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主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名分)乱理(法度),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三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主要主张,并结合当时社会状况指出这些主张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与他同时代的苏格拉底在对“人”认知上有哪些重要主张?比较两者主张的异同点。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27. (5分)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秦创建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

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同时,地方刺史。

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检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

隋设御史台、司隶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

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分十道监察区,形成严密的监察网。

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

元朝,地方设立御史台,还制定了一套监察法规。

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

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

材料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

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材料三:元世祖时明确规定“凡考察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

——《元史》卷十,《世祖纪》
“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明史·职官制》
清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


——《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检查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明清时期在吏治方面的特点。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0分)
25-1、
25-2、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