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总结(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环境。
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影响。
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直接影响。
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而这种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则为间接影响。
4、累积影响。
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
5、可恢复影响。
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性改变或某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到以前面貌的影响。
6、不可恢复影响。
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性改变或某价值丧失后不可恢复到以前面貌的影响。
7、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8、环境标准。
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他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结构和
状态,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范;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
也是执行各项环境法规的基本依据。
9、环境质量标准。
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10、污染物排放标准。
是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特点和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素的允许的限制或排放量。
11、环境影响识别。
是要找出所有受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2、类比法。
工程分析法中,是指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分析。
13、水体自净。
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这种过程叫水体自净。
14、水体污染。
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色、嗅、味、透明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放射性、有机和无机物质组分等)、水生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
和品质等),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15、等效连续a声级。
即考虑了某一段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适用于不稳定、不连续的噪声。
16、环境容量。
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7、污染物总量控制。
是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物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18、区域环境承载力。
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化的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19、生态影响评价。
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20、生态系统。
是一个相互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生物与非生物部分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21、生态演替。
是指在某个地段上,随着时间的改变,一个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会被另一个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所取代,最终建立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或进入顶级稳态状态。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这种改变过程。
22、替代方案。
替代方案主要指开发项目的规模,选址的替代方案,也包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方案比较,这种替代方案原则上应达到与元拟建项目或方案同样的目的和效益,并在评价工作中应描述替代项目或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23、生命周期评价(lca)。
是指对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原材料生产、产品制造、产品使用、以及产品用后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
24、累积影响评价(cia)。
是指对累积影响的生产,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地识别和评价,并提出适当的预防或减缓措施的过程。
25、环境风险评价(era)。
广义上是指人类的各种开发行动所引起的或面临的危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所造成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狭义地指对有毒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对策。
二、简答题
1、____包涵的内容。
答: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
(3)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答:
(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3、环境标准的作用。
答:
①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和计划的主要依据
②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准绳
③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④环境标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4、环境标准体系。
答:
①环境质量标准②污染物排放标准③环境基础标准④环境方法标准⑤环境标准样品标准⑥环保仪器设备标准⑦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5、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包括地表水、大气、噪声、生态环境)。
答:
(1)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分三个阶段
工作等级范围确定-à评价大纲-à现状调查评价-à预测-à报告书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是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是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报告书编写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各种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____的编制。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包括了解工程设计、现场踏勘,了解环境法规和标准的的规定,确定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在这阶段还要做些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方面的工作。
第二阶段是评价工作的重头,详细开展水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做仔细的工程分析,再次基础上评价水环境现状。
第三阶段根据水环境排放源特征,选择或建立和验证水质模型,预测拟议行动对对水体的污染影响,并对影响的意义及其重大性做出评价,并研究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第四阶段是提出污染防治和水体保护对策,总结工作成果,完成报告书,为项目监测和事后评价做准备。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
①弄清建设项目概况,进行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获得有关源参数资料,对源进行排放评价。
②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取得本底浓度值,对评价区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③评价区地形和气象资料的收集和观测。
④评价区大气扩散规律的研究,选择合适的参数与模式⑤评价区污染浓度预测,将本底浓度值遇影响浓度值叠加,得到浓度分布预测值,绘制环境质量变化图。
⑥确定评价标准,评价预测结果,做出结论,提出预防和改善大气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
第一阶段开展现场踏勘,了解环境法规和标准的的规定,确定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是开展工程分析、收集资料,现场监测调查噪声的基线水平及噪声源的数量、各声源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空间位置等。
第三阶段是预测噪声对敏感点人群的影响,对影响的意义和重大性做出评价,并提出消减影响的相应对策。
第四阶段是编写环境影响的专题报告。
(5)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
①生态环境影响识别②现状调查与评价③影响预测与评价
④减缓措施和替代方案
6、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依据。
答。
①建设项目的工程要点
②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③国家或地____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
7、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
①地理位置
②地貌地质、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状况、气候与气象
③矿藏、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植物、农产品、动物产品等情况
④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
⑤环境功能情况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⑥社会经济状况
⑦人群健康状况和地方病情况
⑧其他环境污染和现状破坏的资料
8、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要点。
答。
①总论
②建设项目概况
③环境现状(背景)调查④污染源调查与评价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⑥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⑦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⑧结论与建议
⑨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9、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内容。
答。
①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②环境影响程度识别③环境影响对象识别④环境影响方式识别
10、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
答:
①数学模式法②物理模拟预测方法
③对比法和类比法④专业判断法(主观方法)
11、完全混合模式的使用条件。
答。
①中小型河流
②废水进入水体后快速均匀混合③持久性污染物(守恒)
④河流与污水流量比例大于10-20⑤不考虑混合距离
12、s-p模型的基本假设:恒定状态下,需氧有机物的衰减规律(p73)答:
①河流中的bod的衰减和溶解氧的复氧都是一级反应。
②反应速度是定常的。
③河流中的耗氧是由bod衰减引起的,而河流中的溶解氧来源是大气复氧。
13、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p89)答:
①拟建项目排放的废水量②废水组分复杂程度③受纳水体的规模
④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三级,不同级别的评价工作要求不同,一级评价项目要求最高,二级次之,三级较低。
14、地表水环境影响识别中评价因子筛选要考虑几个方面:(p92)
答:
①城市和各工业部门通常排放的水污染物;
②按等标排放量pi值大小排序,选择排位在前的因子,但对那些毒害性大、持久性的污染物如重金属、苯并[α]芘等应慎重研究再决定取舍;
③在受项目影响的水体中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或已无负荷容量的污染物;
④经环境调查已经超标或接近超标的污染物;
⑤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预测的敏感污染物。
15、地表水环境预测的条件。
(p95)
答:
⑴预测范围:由于地表水水文条件的特点,其预测范围与已确定的评价范围一致。
⑵预测点的确定:⑶预测时期:地表水预测时期分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三个时期。
一般说,枯水期河流自净能力为最小,平水期居中,丰水期自净能力最大。
对
一、二级评价项目应预测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的两个时期环境影响。
三级评价或评价时间较短的二级评价可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期的环境影响。
⑷预测阶段:一般分建设过程、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
所有拟建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16、预测点如何确定。
答:
①已确定的敏感点;
②环境现状监测点,以利于进行对照;
③水文条件和水质突变处的上下游,水源地,重要水工建筑物及水文站附近;
④在河流混合过程段选择几个代表性断面;
⑤排污口下游可能出现超标的点位附近。
17、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消减措施有哪些。
(p99)
答。
①对拟建项目实施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最根本的措施;其次是就项目内部和收纳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案的改进提出有效的建议。
②推行节约用水和废水再用,减少新鲜水用量;结合项目特点,对排放的废水采用适宜的处理措施。
③在项目建设期因清理场地和基坑开挖、堆土造成的裸土层应就地建雨水拦蓄池和种植速生植被,减少沉积物进入地表水体。
④施用农用化学品的项目,可通过安排好化学品施用时间、施用率、施用范围和流失到水体的途径等方面想办法,将土壤侵蚀和进入水体的化学品减至最少。
⑤应采取生物、化学、管理、文化和机械手段一体的综合方法。
⑥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人工湿地控制非点源污染(包括营养物、农药和沉积物污染等)。
人工湿地必须精心设计,污染负荷与处理能力应匹配。
⑦在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流域,通过排污交易保持排污总量不增长。
18、高斯模式的条件。
(p111)
答:假设条件:
①在均匀、定常的湍流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满足正态分布;
②在整个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
③湍流场定常、均匀的;
④源强是均匀的、连续的;
⑤在污染物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适用条件:
①下垫面均匀平坦
②气流稳定的小尺度扩散问题
19、高斯扩散公式5-1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p111)答:所有连续点源公式,包括应用于各种特殊条件下的变形公式,仅适合于连续排放扩散物质且源强恒定的源。
当有风时(μ≧____m/s),可采用烟流扩散公式。
设地面为全反射体:
2éyc(____,y,z)____e____pê-22psyszm2sêyëqùìïú·íe____púîûïé(z-he)2ùé(z+he)2ê-ú+e____pê-222s2szzëûëùüïúý(5-1)ûïþ式中:c(____,y,z)-下风向某点(____,y,z)处得空气污染物浓度,mg/m3;____-下风向距离,m;
y-横风向距离,m;z-距地面高度,m;
q-气载污染物源强,即释放率,mg/s;
μ-排气筒出口处得平均风速,m/s;
sy,sz-分别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散参数,它们是下风距离
____及大气稳定度____函数;
he-有效排放高度,m。
20、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p139)
答:
①网格布点法:适用于监测污染源分布分散(面源为主)的情况;
②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适用于孤立源所在地风向多变的情况;
③扇形布点法:适用于评价区域内风向变化不大的情况;
④配对布点法:也叫平行布点法。
适用于线污染源的情况;
⑤功能区布点法:适用于了解污染物对不同功能区的影响。
此外,通常应在关心点、敏感点(如居民集中区、风景区、文物点、医院、院校等)以及下风向距离最近的村庄布置取样点,往往还需要在上风向(即最小风向)适当位置设置对照点。
21、大气污染源调查中,点源调查统计的内容:(p135)
答:
①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及分布平面图;
②排气筒高度(m)及出口内径(m);
③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
④烟气出口速度(m/s);
⑤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
⑥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kg/h);
⑦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
22、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答:
①按投资额划分拟建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
②噪声源种类及数量
③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
④受拟建项目噪声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23、噪声防治对策。
答:从噪声源上降低噪声:
①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
②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③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④建设项目应避开或远离声敏感点
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①采用“闹静分离”和“合理布局”的设
计原则
②利用地然地形物(隔声屏障)降低噪声
③合理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建筑物功能,
合理调整建筑物平面布局。
④采用声学控制措施。
通过评价提出的各项噪声防治对策,必须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原则。
24、区域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答:
①从投资分析目标的可达性
②从环境管理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提高论述目标的可达性③从污染负荷消减的可行性论述环境目标的可达性
25、确定环境目标时应考虑的问题。
答。
①选择恰当的环境保护目标要考虑规划区域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
②选择环境目标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③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④考虑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⑤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同步协调。
26、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答:包括对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1)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
①自然环境基本特征调查
②图件收集和编制a、地形图
b、基础图件
c、卫片
(2)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①社会结构情况调查
②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
③移民问题的调查④自然资源量的调查
27、生态影响的减缓措施和替代方案。
制定减缓措施的原则:制定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时要遵守如下原则:
①凡涉及大珍惜濒危物种和敏感地区等类生态因子发生不可逆影响时,必须制定补偿措施加以保护
②凡涉及到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定补偿措施加以保护
③对于再生周期较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自然资源损失要制定补偿措施。
④对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的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条件没有发生逆转时,不必制定补偿措施。
⑤需制定区域的绿化规划。
实施减缓措施的途径:从生态环境的特点极其保护要求考虑,主要采取的保护途径有:保护、恢复、补偿和建设。
替代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二)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新建项目、政策或工程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确保项目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本文将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评估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并总结出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各种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损耗和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成为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各方权衡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其次,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评价过程应该包括对项目或活动可能对水、土壤、大气、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此外,还应考虑到社会影响,如就业机会、居民生活质量等。
只有全面考虑到这些方面,才能更好地评估项目的可持续性。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
传统的评估方法包括环境影响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环境影响报告是一份详细说明项目影响以及相应措施的报告,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是在此基础上,由专业评估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形成的结论和建议。
另外,还有一些新的评估方法正在逐渐发展,如可持续性评估、生命周期评估等。
这些新方法更加综合和全面,能够更好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待提高。
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因此,需要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和改进,确保评估过程更加科学、客观。
其次,评估结果的运用和监督还需加强。
评估
结果应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实际上往往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此外,评估过程中还需加强公众参与,提高评估的公正、透明性。
针对上述挑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果。
首先,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借鉴国际经验,改进评估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客观。
其次,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和监督。
政府和企业应充分重视评估结果,把其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评估结果的有效运用。
此外,加强公众参与是提高评估的公正、透明性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机制,鼓励公众参与评估过程,提高评估的公众参与度。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综合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帮助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评估结果的运用和监督等。
为此,需要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和监督,以及加强公众参与,提高评估的公正、透明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