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咪哩乡经济林发展思路与对策

合集下载

浅议当前林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议当前林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开。
1 . 3 配套政策跟不上 突出表现在融资贷款和林木采伐 两个 方面 。在融 资贷款方 面 ,由于林权抵 押贷款得不 到银 行认 可 ,林业大 户普遍存在 贷款难 ,致使 后续管理 资金严 重 不足。在林 木采伐方 面 ,由于受采伐 限额 限制 ,部 分投 资者对承包 、租用 的低产林 分无法按 计划实施更 新改造 ; 同时 , 因主伐林龄 、 采伐计划 、 审批程序等方面的种种限制 , 使 投资者不 能按照市场 需求 自主采伐 ,一定程度 上挫伤 了 社 会各界 开发林业 的积极性 ,成 为制 约非公有制林 业发展
的瓶颈。
1 . 4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所 有制单一 , 宏观调控薄弱 , 集 中度低 ,规模效益差 ,市场机制 和产业协会 的作用发挥 得还不够 明显 ,产业 素质和管理 工作还难 以适应 形势发展 的要求 ;林 业改革 推进 缓慢 ,与市 场经济体制 和社会发展 要求相适 应的林业 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制 尚未 建立起来 ;生 产关 系还 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 的要求 ,条条框 框多 ,税 费负 担重 ,部 分经济政 策反 向调节 ,对 内开放相 对滞后 的问题
的商 品林 ,采伐 时单 独报批 ,不受 采伐 限额 限制。三是林 业税 费制度改革 。对 发展非公 有制林业应 实行轻税 薄费 , 使务林 者得其利 ,植 树者受其 益。非公有制林 业经 营主体 在 “ 四荒”地上 营造生态林 ,可免交所有税 费 ;营造商 品 林, 除按 国家规定提取育林基金外 , 应免除其余一切费用 。 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在应税耕地上营造林 , 除农业税外 , 其 它税 费全部取消 , 全面取消林特产 品的农业税及其 附加 。 2 . 2加快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 以来 ,各行 各 业都发生 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但是林 业管理体 制仍然具 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特点 , 林业一直存在着企 、 事不分 和政 、 企不分 的问题。所 以,要 使保护天然林 的工程 得到长期 、 彻底 的落实 ,就必须进行 林业管理体 制改革 ,实现企业 管 资源 向国家管资源 的转变 ,把资源管 理的行政 职能从企业 中分离 出去 ,把一部 分森林工作转 变为管护 工作 ,成为 国 家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 。部分纯采伐 和加工工作 作为企业 完 全分开 ,这就是管理权与经营权 的分离 。 2 . 3建立完善 四项机制 一是 森林 资产评估 机制。以县 级 以上 林业部 门为依托 ,建立专 门的森林 资产评估 机构。 在此基 础上 ,规定今 后所有林地 使用权 、林 木所有权 流转 必须 经森林 资产 评估机构进行 资产评估后 方可进行 。二是 林权 流转机制 。针对当前林权 流转 的不规 范现象 ,国家应 尽快颁 布 ( 林 权流转管理办法 ) ,鼓励 和引导林 木 、林 地所 有 权 、使用权通 过拍卖 、租 赁、承包等形 式规范 、有 序地 流转。三是融投 资机制 。协调银 行 、财政 等部 门对 非公有 制 林业融投 资问题进行研究 ,制定相应 的办法 ,允 许 以山 林 权证抵押 贷款 ,解决非公 有制林业 融资贷款难 的问题 。 金 融部 门要 加大对非公有 制林业 的信 贷支持力 度 ,根据林 业 生产周期 长的特点 , 尽可 能提供长周期 、 低利息 的贷款 。 四是林产 品质量认证机 制。对 已有 国际 、国家标 准的要严 格执行 ,没 有明确标准 的应 ,应尽快 制定完善 ,以规范林 产品生产 、加工行 为 ,保证产 品质量 。 2 . 4因地 制宜 、多种经 营 第一 ,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 搞好生 产力布局 ,抓好 宏观调控 。第二 ,制定 产业政 策 , 明确鼓 励什么 ,限制什么 ,优先 什么 ,淘 汰什么 。第 三 , 拟定 与产业特点相 匹配 的经济调 节政策 和资源管理政 策 , 促进 产业发展 。第 四 ,抓好市场 体系建设 。一方面 ,建立 健全林 产 品市场 和要素市场 ,抓 好硬件建 设 ;另一方 面 , 建立健全各项规则 ,维护市场秩序 , 抓好软件建设 。第五 , 制定 和完善相关 的林产品标准 , 推动林业企业 的技术进步 , 加 快与 国际接 轨步伐 。第六 、搞 好 以提供 市场信息 为主的 各 项服务 。应该 让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作 用 ,让产业协 会充 分 发挥作用 ,放手让企业 去干 ,政府 越放手 ,产业 发展就 越快越好 。■

元江县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元江县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9BIOTECHWORLD 生物技术世界1 林地保护的分级与相应的管理根据《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织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批准 LY/T1966-2001)和《云南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技术要求及工作方法》,对云南省元江县的林地情况,包括了生态性、区位性与林地的生产力指标等,对元江县的林现有地作全面的评价和定级。

国家对林地保护分为4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并相应地实施林地保护管理。

Ⅰ级:对该生态功能区部分必须进行特殊管理和保护,对该区域的生产经营进行严控,主要保护不同种类的生物和特有景观。

包括了云南元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

相应的管理:对该区进行封禁并实施保护,不允许有生产性的经营业务,不得将林地挪作他用。

Ⅱ级:与Ⅰ级的定义相同。

包含了所有省级公益林,除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的林地。

对其管理手段:实施部分封禁并管理和保护,引导与鼓励有效的抚育护林措施,以提高林地土壤质地与森林状况,不允许商业采伐;除非是国家允许的建设项目征收用地,但建设用地不得挪作他用。

通过封禁管理,以改善森林生态层次,提高林地的生态稳定性与生态价值。

Ⅲ级:是保障主要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

主要包括:市级公益林、县级公益林和区划为重点商品林的林地。

对其管理:严格管理林地的征收与占用。

对基础性的建设与能源保障所需用地实施严格控制,对勘探开采项目进行限制。

对商品林地进行集中经营,形成有方向的培育,但对商户自主品种更换、改造给予允许。

2 林地保护利用的现状分析2.1 经济林产业优势明显元江县境内立体气候明显,素有“天然温室”的美称,全县可种植的经济林果有芒果、茶叶、核桃、柑桔、荔枝、龙眼、板栗、柚子等24种,特别是热带水果,据调查全县热区土地可耕面积为5.33万hm 2。

而芒果是我县热坝区农民主要经济林果之一,因此,元江县历届县委、政府审时度势,狠抓以芒果为主的热果产业发展,到2008年底,全县累计发展热果面积4666.67hm 2(芒果2666.67hm 2,青枣666.67hm 2,龙眼、荔枝333.33hm 2,三华李、番荔枝等333.33hm 2),总产量4.5万t,实现总产值9000万元,经济林果业的发展,为全县调整农林产业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国家增税,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玉溪元江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玉溪元江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玉溪元江农业发展情况汇报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文将对玉溪元江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农业种植业方面,元江县以水稻、玉米、烤烟等为主要农作物,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了水稻良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同时,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了玉米和烤烟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种植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其次,畜牧业方面,元江县以牛、猪、羊等为主要畜禽养殖品种,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畜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加强了畜牧业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了畜禽养殖的效益和质量,畜牧业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再次,农业产业化方面,元江县以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为主要农产品,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的扶持力度,推动了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加强了对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品牌建设的支持,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产业化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元江县以绿色有机农业为发展方向,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加强了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农业生态环境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玉溪元江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渠道不畅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关注和支持玉溪元江农业的发展,共同为农业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

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

开发性金融支持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元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七年九月目录一、前言(一)规划编制原则(二)规划编制依据(三)规划编制重点(四)规划范围和期限二、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分析(一)自然资源现状与分析(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与分析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分析(一)经济发展现状与分析(二)社会发展现状与分析四、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预测(一)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二)人口总量(三)城镇空间(四)农业产出量(五)能源等重工业产出量(六)城镇基础设施配置(七)交通基础设施(八)民生设施(九)产业布局预测五、经济社会发展融资需求规划(一)财政状况分析(二)政府债务支付能力预测(三)未来资金需求(四)开发性金融机构融资规模空间(五)金融同业状况六、希望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领域及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一)希望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领域(二)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附录:元江县2007至2020年推荐使用开行贷款项目一、前言为配合国家开发银行做好开发性金融合作覆盖到县区工作,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对县域发展的支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元江县实际情况,突出县域发展重点,以《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元江县城市总体规划》、《元江县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事关元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纲领性文件为依据,编制《开发性金融支持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为增进“银政”“银企”相互了解,促进合作打好基础。

规划名称:开发性金融支持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编制时间:二○○七年九月编制单位:元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规划编制原则1.合理定位,从区域分析入手,分析元江县所处的区域关系和发展条件,从开发性金融角度合理确定元江县区域定位和发展战略。

2.实现元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提升元江县的区域建设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3.根据元江县实际情况和未来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制定开发性金融合作和资金管理的战略措施,促进元江县总体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元江县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和对策

元江县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和对策
关键 词 : 退耕还林 ;实施现状 ;对策建议 ;元 江县
中图分 类号 : 3 12 F0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 —36 20 ) 2— 00 5 61 18(O 6 0 0 8 —0
Sau oo eI lme tt no oet h bl t n fo ttsQu ft mpe nai fF rs Rea it i m h o i o r a
c u t on y
l 基本情况
元 江 县 位 于 云 南 省 中部 … ,地 理 位 置 为 东 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1 92 122 o ,北 纬 2。81 35 3 , 0 o 8 0  ̄14 3 3l 4 ~2 。45 ”
长 7 .k 南 北 宽 6 .k 国土 面 积 27 65 k 2 15 m, 4 5m, 2 .1r , n
A src: oet eait i o l ear utr po c hdbe p met eae f 33 . bt t F r hbl tnf m s p g cl e r et a en i l n dt lao 33 3 a sr i o r a o i u j m e e h ' 4 s c 0 2—2 0 uni g cut,a dteeg er gq at hd stf d t t dr fnt nl ie 0 n 2 0 4 i Y aj n ony n n i e n u ly a a se es n a o ao a n a h n i i i i h a d i
元江县退耕 还林实施现 状和对 策
蒋 志东
( 玉溪市林 业局林 业科技推广站,云南 玉溪 630 ) 5 10
摘要: 02 20 年,元江县实 20 ~ 04 施退耕还林工程 4 3,3m , 3 3 h 2 其工程质量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文章总结了取 3

某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思路与计划措施

某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思路与计划措施

某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思路与计划措施前言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生态的意识不断加强,林下经济产业已成为各地发展的热门新兴产业。

某县地处山区,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高,具备开展林下经济产业的优越条件。

本文将围绕某县的实际情况,提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具体计划措施,为某县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林下经济产业的概念和特点1.1 林下经济产业的概念林下经济产业是指在森林内部或周边地区,利用森林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类产业。

它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利用森林与农田、山地等不同生态系统的互补优势,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1.2 林下经济产业的特点(1)资源条件独特。

森林是全球氧气源、自然氧吧,是绿色的珍贵财富。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自然保育、生态防护、资源储备等多种功能,为林下经济产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条件。

(2)产业形态多样。

林下经济产业形式多样,包括食品加工、中药材养生、林下养殖、花卉苗木、生态旅游等多种形式,与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3)对环境友好。

林下经济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可持续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对环境友好。

二、某县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分析某县地处山区,是一个林业大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资源,是林下经济产业的理想发展地。

但是,某县当前林下经济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2.1 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作为一个山区县,某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不足,这给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2.2 产品质量和品牌意识有待提高目前,某县的林下经济产品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缺乏品质保障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问题给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3 缺乏规划和管理虽然某县有着良好的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但是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

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2.21•【字号】元政办发[2010]14号•【施行日期】2010.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元政办发〔2010〕14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场,县直各单位:《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五年。

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加快推进全县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国家和省、市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以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实施“生态富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科教兴县”战略和走“强矿电、壮烤烟、提热作、兴旅游”的发展思路,凝聚社会各界和全县人民的智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解决元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编制原则(一)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

“十二五”规划要以元江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城乡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结合全市在云南省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制定既符合元江实际又高瞻远瞩,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二)总结实践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元江县是云南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云南省中部。

素有"云南省后花园"之称。

元江县农村经济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但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农村经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需求日益增长,元江县迫切需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科技进步,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技术水平低、规模小、效益不稳定等问题。

加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元江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农民素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信息化建设、强化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等措施,才能实现元江县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农民谋取更好的发展机遇,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分析元江县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集体经济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传统农业产业,缺乏多元化经济发展。

农民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融资渠道和融资渠道。

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低,无法满足农民对信息化生产经营的需求。

政府支持与政策扶持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措施。

这些问题制约了元江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亟需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

2. 正文2.1 加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培育加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培育至关重要。

在元江县的发展中,需要通过产业培育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需要在珍稀农产品和特色农业方面下功夫,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

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渔业,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畜牧业和渔业的生产效益。

应加大对于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元江县“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元江县“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元江县“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作者:胡鹏飞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1期胡鹏飞(元江县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工作站,云南元江 653300)元江县素有“天然温室”和“红河谷中太阳城”之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绿色发展”。

通过分析元江县“绿色发展”现状,找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昆曼国际大通道、楚河经济干线交汇处,距省会昆明市220 km,距玉溪市130 km。

元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山脉呈南北走向,以元江(河)为界,西南支属哀牢山脉,东北支属横断山脉,两山脉逶迤向南延伸,使元江河谷形成了元江坝、东峨坝、甘庄坝、南洒坝等河谷盆地。

全县山区面积2766.5 km2,占96.8%;坝区面积91.5 km2,占3.2%。

由于地形复杂,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山区温凉,坝区炎热。

最高海拔2580 m,最低海拔327 m。

坝区年平均气温23.8 ℃,年均降水量600~800 mm,终年无霜,光照充足,热量充沛。

热坝区属全国少有的干热河谷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美誉,气候独特,是全省距昆明最近、最具有开发潜力的热区。

一、“绿色发展”现状(一)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对全县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进行梳理排查,组织条件成熟的企业和成长性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做到条件成熟一家申报一家。

截至2019年9月共有12家企业(合作社)27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取得绿色食品证书。

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达1994 hm2,产量4.28万t,产值2.03亿元。

到目前为止,共有10家企业13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并取得有机食品证书。

有1个产品获云南省气象品质认证。

在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表彰活动中,元江县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获云南20佳创新企业殊荣。

(二)做好方案、种植操作规程编制工作坚持规划引领,立足元江实际,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完成了《元江县人民政府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实施方案》和8个专项工作方案,并同步编制了《元江县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三年行动计划》《元江县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元江县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三年行动计划》《元江县杧果产业发展规划》和《元江县云岭牛产业发展规划》。

元江县咪哩乡经济林发展思路与对策

元江县咪哩乡经济林发展思路与对策

2013年第4期现代园艺(下转第29页)林业是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发展经济林是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玉元高速防护林工程和云南省绿色经济林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形势下,元江县咪哩乡的经济林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和制定经济林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措施已刻不容缓。

1咪哩乡概况咪哩乡是元江县的一个行政乡,以山区为主,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有建筑风格的李和才故居、培养军政干部遗址。

地处元江县的西面,交通方便,县乡公路为水泥路,距县城34km 。

咪哩乡位于元江县西部,总土地面积190km 2,总耕地面积1309.27hm 2,复种指数120%,最高海拔2321m ,最低海拔966m ,乡政府所在地咪哩村距县城33km 。

咪哩乡气候温和,冬季受西北面的老窝底、观音山、南溪老林(山)影响,最冷(1月)平均气温不低于7~8℃,夏季受元江河谷热空气影响,最热(7月)平均温度达20~21℃,平均气温16~17℃;年降水量1200mm 以上,集中在5~10月;干湿季节明显,无霜期达10个月以上。

2咪哩乡经济林现状2.1栽培现状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表及2011年咪哩乡统计年鉴,全乡经济林栽培面积1088.6hm 2,占林地面积的6.4%,种植面积位于前3位的是核桃433.3hm 2,产量120t ,产值21.6万元;茶叶270.4hm 2,产量235t ,产值353.8万元;芒果100.7hm 2,产量332.3t ,产值66.4万元,分别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11.2%、24.5%、3.7%(见表1)。

表1经济林面积统计表2.2有利条件优异的自然条件。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雨热同季,且境内有两片省级自然保护区调节,有利于经济林生长发育。

近年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相邻乡镇均修建了乡村级公路,全乡境内均进行了道路硬化,全乡6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村,均通公路,运输条件好,交通便利。

思路清晰 措施有力——元江县着力抓实党的建设

思路清晰 措施有力——元江县着力抓实党的建设

元江县委决定从 20 0 3年起 , 在伞县农村党员 、 基 层干部 中开展 “ 冬季大培训” ,县政府每年拿 出 2 O万
云南支部摩活 20. 062
元作为 “ 冬季 大培 训” 的经费。 在培 训对象上 , 分类指 导, 力求实效 。存培训 内容 卜, 好 “ 抓 兰个 突 出 ” 突 出人 生 观 、 值 观 教 育 , 出 , 价 突 政策法规教 育, 突 文 化基 础 、 技 能 运 用 教 育 。存培 新 训方式 t, r 汴重文际 、 , 文用 、 实效 , 采取集 中培训与分 组培 训丰结合 ,综合培训与专题培i ̄ 结合 ,音像资 H J H l I 料、 图书、 培训人员讲解和经验交 流与参 观样板 地、 示 范 户相 结合 ,窜 内授 课 与 现 场 培 训 相结 合 ,技 术 培 训
名 党员 进 行 了慰 问 , 放 慰 问 金 1. 万 元 。 发 02 二 、 展 农 村 党 员 、 层 干部 “ 季 大 培 训 ” 开 基 冬
为切实抓紧抓实抓好此项1. ,县委要求各单位 I 作 明确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组织委员为直接贵任 人 。县 委 组 织 部 下 发 了 《 关于 推 进 机 关 党 员 活 动空 规 范化 建设 的通知》 ,埘党员活动 室建设提 出了具体的 创建 螫求 ,并对 党 员活动 内容和方 式进j 了统 一规 范 ,要求党员活动室必须达到有房子 、有牌 子 、有党 旗 、 制度 、 桌椅 、 设备 、 报 刊、 活 动台帐 ( 有 有 右 有 有 党
员 电化 教 育 档 案 、电 教 设 备 及 教 材 登 记 册 、党 员 化 名
册、 播放登记簿 、 活动记 录簿 、 信息反馈簿 ) 确保党 内 , 生活正常化 。 F 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 ,陔县 建立

新形势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思考

景观农业J I NG GU A N N O N GYE 林业经济与管理新形势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思考刀云忠(元江县澧江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元江 653300)摘 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给予高度关注,是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不断减少。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势在必行。

基于此,介绍当前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存在的管理形式单一、认识偏差、保护措施不足、权责不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强化林政监管、严格落实林业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完善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措施,以推动森林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林政监管;信息化管理1 当前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存在的问题1.1 管理形式过于单一,认识存在偏差 较之于其他国家,我国森林资源相对丰富,但森林发展体系不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形式多样性不足,森林资源严重缺失。

同时,人们的法治意识薄弱,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森林的经济效益上,森林的生态与社会效益被忽略。

很多城市不断扩大建设面积,导致大量林区被占用,森林覆盖面积下降。

同时,不均衡的森林资源分布导致林业管理效果不佳,管理力度不足,森林资源质量偏低,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1]。

1.2 保护措施不到位,权责不明晰 要想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林政部门需按照一定的计划,制定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但在实际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无法厘清相关责任人需承担责任的问题。

当前,林地占用、毁林开荒等问题不断出现,诸多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受到制约。

林业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与完善,以获得的一系列森林资源保护手段。

但到目前为止,并未出现系统性的林业资源管理体系与方法,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1.3 监督力度不足,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着力推进网络信息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并将其应用于森林资源林政管理过程中,可提高林政管理效果,并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监督。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作者:王平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07期[摘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元江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因此,元江县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集体经济;问题;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识码]A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元江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强化“三农”服务工作,确保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截至2018年底,元江县10个乡镇(街道)、81个村(社区)、765个村(居)民小组,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9072万元,其中:经营收入410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585万元、投资收益38万元、补助收入6129万元、其他收入910万元。

农村集体经济总支出达9494万元,其中:经营支出541万元、管理费用支出6991万元、其他支出1962万元;本年收益-422万元;可分配收益达9340万元;当年有经营性收入的村(社区)有56个,当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社区)有25个。

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2.1 经济总量较小,发展后劲不足2018年元江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054387万元中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只有9072万元,占比0.9%,且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中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和投资收益只有2033万元,占比22%,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7039万元,占比78%。

从经济总量構成情况分析,元江县农村集体经济总量较小、入不敷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弱,发展后劲不足。

2.2 发展不平衡,存在“空壳”村县城及坝区乡镇(街道)交通便利的村(社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高;山区乡镇交通不便的村(社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低,甚至存在“空壳村”。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农村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元江县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地区,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在政策层面上,元江县应制定并完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扶持,为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融资支持和减税减费政策。

还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的权益,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

在组织建设方面,元江县要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集中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政府可以提供技术培训、市场推广和商务合作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要加强合作社内部的组织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农民经营管理人才,提高合作社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产业发展方面,元江县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业。

如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旅游、生态农业等,通过发展这些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要加强与城市之间的合作,发挥城市的市场和技术优势,推动农村与城市的产业协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第四,在市场拓展方面,元江县要积极寻求市场机会,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的销售渠道。

政府可以建设农产品市场,提供销售平台和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将产品推向市场。

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

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等新兴渠道,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的销售网络,使农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对接。

在人才培养方面,元江县要加大农村集体经济人才的培养力度。

政府可以组织培训班和研讨会,提供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者的素质。

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提高其服务农民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专业合作,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需要政府、农民合作社和农村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元江县正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发展特色产业元江县地处云南高山峡谷地带,生态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

农民合作社可以发动农村广大群众,在当地推广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促进合作社初创期的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但在集体经济的初创期面临着种种难题,如资金不足、技术跟不上、管理不善等。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合作社的初创期的发展,包括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管理指导等等。

三、完善农村组织领导体系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组织领导体系,包括合作社领导和村民组织领导。

因此,要完善农村组织的领导体系,建立健全合作社领导机构和村民组织,提高农村组织的管理水平,强化领导的作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农民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和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加强农民文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加强管理和经营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政府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和引导,包括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建设基础设施、加强宣传等措施,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政府还应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要想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合作社初创期的发展、完善农村组织领导体系、提高农民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等措施,可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云南省的一个农业县,元江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为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广阔前景。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

为此,元江县应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制,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推进农村土地集约经营元江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应推进农村土地集约经营,实现土地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可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等方式,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三、发展农村旅游业元江县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发展农村旅游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此外,通过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支持。

因此,元江县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技术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业发展。

五、促进合作社与企业的合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因此,合作社与企业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元江县应该积极推进合作社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旅游、农产品加工、物流等方式,实现农村社区与企业的互相支持和共赢。

总之,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道路还很长,需要全县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民共同努力。

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元江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定会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资源管理的紧急通知

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资源管理的紧急通知

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资源管理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8.03.26•【字号】元政发[2008]28号•【施行日期】2008.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资源管理的紧急通知(元政发〔2008〕28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场,县直各单位: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国家重点公益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今年入春以来,一些地方毁林开垦、违法侵占林地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有所抬头,已严重影响了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云南省林地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我县林地资源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地保护管理工作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繁衍和生息。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生产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林地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将引起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并且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比较困难。

因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地资源的保护工作,切实加大对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保护林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依法加强管理,实行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

要强化合理和集约利用林地的意识,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林地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损失林地、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

元江县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元江县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元江县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廖远宁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世界》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本文首先对元江县林地状况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元江县林地对于保护利用方面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与措施.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廖远宁
【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云南昆明6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2
【相关文献】
1.泌阳县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修文县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香格里拉县三坝乡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元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元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此次毕业实习期间,我调查研究了云南元江的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对元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元江独特的农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以及旅游业等的发展情况,并着重对元江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五点小建议元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院系:班级:姓名:时间:元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在万绿之宗的彩云之南,有一片神奇美丽的热土—元江。

她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因地处红河流域元江中上游而得名。

县城坐落在元江两岸,国道213同红河经济干经交叉处,是云南省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陆路必经之地。

距省会昆明210公里,是距省城最近的热区。

现辖4镇6乡4农场,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三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和睦共处的民族自治县。

元江山区与坝区气候差异大,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山区温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蒸发量小,最高气温27.7℃,最低温度?2 .4℃,年均气温14.4℃;坝区炎热,无四季之分,只有干、湿之别,最高气温达42.3 ℃,年平均气温在21℃~23.8℃之间,常年无霜,日照充足,有“天然温室”之称。

因地理环境特殊,水能、地热、矿产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共有大小河流24条,水能理论蕴藏量达41万千瓦,可建三十多个装机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

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中首批建设的30个县之一。

全县共有18处热、温泉,年产水量约272万立方米,现已开发利用的有3处。

有金、银、铜、铁、镍、煤、石膏、石棉、红宝石等多种矿产,其中镍矿是全国最大的三大镍矿之一。

目前,金、铜、石膏、蛇纹石、水晶石等已有一定规模的开采。

境内共有100 多种动物和2300多种植物,其中十几种为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植物。

水能资源和热区资源是元江县的两大优势资源。

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烤烟、茶叶、冬早蔬菜、芒果、香蕉、酸角、芦荟等。

根据元江特殊的气候、地理特征,元江县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治水办电、山坝结合、开发热区、发展民族经济的“元江之路”。

元江县林业局关于落实《关于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总结【模板】

元江县林业局关于落实《关于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总结【模板】

元江县林业局关于落实《关于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总结根据文件通知,县林业局始终坚持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持续抓绿化造林,积极推进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和林业执法力度,确实保护好我县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

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总结如下:一、第3页(四)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落实情况:正在实施中。

二、第3页(五)建立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落实情况:2016年3月22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林木权属登记发证工作方案的通知》(元政办通〔2016〕16号)。

通过明晰林木权属,发放云南省统一制定的《林木权证》,切实维护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拓宽林木权利人可抵押担保资产的范围,增强金融支持林业和促进林木权利人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三、第4页(七)探索建立分级行使所有权的体制落实情况:处在探索阶段。

四、第4页(八)开展水流和湿地产权确权试点落实情况:处在探索阶段。

五、第5页(九)完善总体功能区制度落实情况:处在探索阶段。

六、第5页(十)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落实情况:落实《云南省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制定元江县生态红线划定方案。

主要责任人杨连松,第一责任人李远,直接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林政股黄永亮。

元江县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正在筹备中,已拟定招标方案,工作有序推进中。

七、第9页(十七)完善林业保护制度落实情况:元江县天然商品林停伐保护任务指标为81.29万亩。

其中,国有天然商品林4.12万亩,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天然商品林77.17万亩,经过区划界定,项目涉及10个乡镇(街道),75个村委会(社区),607个林班,4559个小班,共划分管护责任区230个,落实管护人员230人,签订停伐管护协议230份。

2016年全县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资金共计1132.6325万元,涉及农户36811户。

按照停止采伐、严格保护的要求,我县已把停伐任务落实到了山头地块,把管护责任落实到了责任单位和管护责任人,把停伐管护补助落实到了每一户林权所有者,实现了天然林的全面有效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咪哩 乡经济 林现 状
2 . 1 栽 培现 状
据2 0 0 9 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表及 2 0 1 1 年 咪哩乡 统 计 年 鉴 ,全 乡 经济 林 栽 培 面积 1 0 8 8 . 6 h m , 占林 地 面积 的 6 . 4 %, 种植 面 积位 于 前 3 位 的是 核桃 4 3 3 . 3 h m , 产量 1 2 0 t , 产 值 2 1 . 6 万元 ; 茶叶2 7 0 . 4 h m 2 , 产量 2 3 5 t , 产值 3 5 3 . 8 万元 ; 芒 果 1 0 0 . 7 h m , 产量 3 3 2 . 3 t , 产值 6 6 . 4 万元 , 分 别 占全 县 经 济林 面积 的 1 1 . 2 %、 2 4 . 5 %、 3 . 7 %( 见表 1 ) 。
表 1 经济林面积统计表
别是市场前景 较好的核桃发展缓 慢,仅 占了全乡经济林种植 面 积的 3 9 . 8 %。全 乡经济林种类 多达 1 0 余种 , 但存在 品种混杂 现 象, 优势 品种少 。 ②资金投入不 足。 林业部 门投人资金渠道单 一 、 单位 面积投人低 , 基 本只够种苗 费用 , 民间个人投 资少 , 经 营者 因林 权不 明确 , 大多 不愿投入 , 无后 期经 营管理 、 科技 培训等 费 用投入。 ③林业科技支撑相对滞后 , 经营管理水平低。 在经济林 的经 营管 理过程 中, 科技 培训 、 示范 、 推广等措施 相对滞后 , 很 多 果农素质偏低 , 缺乏林业科技 知识 , 不 了解果树 生长发育 的规 律 性及其生物学特陛, 对果树的管理存在盲 目 性, 致使果树树体结 构不合理 , 树势差 , 病虫害多 , 容易形成 低产园。
2 . 3 主要 障碍
1 咪哩 乡概 况
咪 哩乡 是元 江 县 的一 个行 政 乡 , 以山 区为 主 , 风景秀丽、
民风 淳朴 。 有建 筑 风格 的李 和才 故 居 、 培养 军政 干部 遗址 。 地 处 元 江 县 的西 面 ,交 通 方 便 ,县 乡 公 路 为 水 泥 路 ,距 县 城 3 4 k m 。咪哩 乡位 于元 江县 西部 , 总土地 面 积 1 9 0 k m 2 , 总耕 地 面 积 1 3 0 9 . 2 7 h m , 复种指数 1 2 0 %, 最高海 拔 2 3 2 1 m, 最 低 海 拔 9 6 6 m, 乡 政府 所 在地 咪哩村 距 县城 3 3 k m。 咪哩 乡气 候 温 和 , 冬 季受 西 北 面的 老窝 底 、 观音 山 、 南溪 老林 ( 山) 影响 , 最冷( 1 月) 平 均 气 温 不 低 于 7~ 8 ℃, 夏季 受 元 江河 谷 热 空 气 影 响 , 最热 ( 7月 ) 平 均 温度 达 2 0~2 1 ℃, 平 均气温 l 6 ~1 7 ℃; 年 降水 量 1 2 0 0 m m 以上 , 集 中在 5 ~1 0月 ; 干湿 季节 明显 , 无霜 期达 1 0个 月 以上 。
3 基本 思路
根据咪 哩乡 自 然、 社会经济特点和经济林 现状 , 提 出经 济林 发展 的基本 思路为 : 认真贯彻 落实科 学发展 观 , 坚 持解放 思想 、 实事求是 的思 想路线 , 紧 紧抓住 国家实施西部 大开发战略 、 中央 实施 扩大 内需 积极财政 政策 的有 利时 机 , 按 照“ 生态立县 ” 的发 展 战略。 结合 咪哩乡产业 结构调整 , 依靠科技创新 和经 营机 制创 新, 合理调整经济林种植结构 比例, 加快以核桃为主栽品种的干 果基 地建设 , 以优质柑桔 为主栽品种 的水果 基地建设 , 使其 尽快 成 为咪哩乡经济林发展 的两大优势产业 ,同时注重林下 资源开 发、 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 进而拉动咪哩乡的经济增长, 实现 农村 共同富裕 ,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的 目标 。
2咪哩乡经济林发展思路与对策
李海 山
( 云南省 元江县 咪哩 乡林业 站 , 云南 元江 6 5 3 3 0 9 )

要: 本文介 绍 了元 江县咪哩 乡的地理位置 、 气候、 森林 资源、 社会 经济状况特点和经济林现状 , 分析 了元 江县咪
2 . 2 有利 条件
优 异 的 自然条 件 。冬 无严 寒 、 夏无酷暑 、 四季 如春 、 雨 热 同季 , 且 境 内有 两 片 省 级 自然 保 护 区 调 节 , 有 利 于 经 济林 生 长 发育 。近年 来在 实 施 西部 大开 发 战 略 中 , 加 大 了基 础 设施 建设 , 与相 邻 乡镇 均 修 建 了 乡村 级 公路 , 全 乡境 内均 进 行 了 道 路硬 化 , 全乡6 个 村 委会 , 4 2 个 村 民小组 , 4 4个 自然 村 , 均 通公 路 , 运 输 条件 好 , 交通 便利 。
哩 乡经济林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 , 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 词 : 元江县咪哩 乡; 经济林 ; 发展思路 ; 对策
林 业 是社会 文 明和经 济发 展 的集 中体 现 ,发展 经济 林是 林 业经 济发展 中的一项 重要 内容 。 随着退 耕还林 ( 还草) 工程 、 玉元 高速 防护林 工程 和云 南省 绿色 经济林 项 目的实 施 ,特别 是 当前 正在 实施扩 大 内需 的积极 财政政 策 的新 形势 下, 元 江县 咪哩 乡的 经济林 发展 面 临着新 的机 遇和挑 战 ,结合 当地 实 际 研 究 和制定经 济林 的发展 思路 与对策措 施 已刻不容 缓 。
①缺 乏科学规 划 , 产 品结构不合 理 , 优 势 品种 少 , 产品市场 竞争力弱。多年来 , 由于政府扶持和领导认识不到位, 缺乏科学 规划 , 存在 盲 目发展 现象 , 经 济林种 植面积 比例不 合理 , 竞争力
较强 的干果 明显不足 , 全乡板栗 、 核桃 干果 种植 面积 占 4 3 _ 3 %, 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