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复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 分,共40分)
1、西周的买卖契约叫()。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D、券书
2、秦朝九卿中负责司法审判之官称为()。
A、卫尉
B、廷尉
C、少府
D、奉常
3、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称为()
A、律
B、令
C、科
D、比
4、2.根据《史记》记载,商纣王时有()
A.《九刑》B.“炮烙之法”C.大辟D.鞭刑
5、“官当”之名始出现于()。
A、《新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南朝陈律》
6、宋代将对审判有指导意义的判例编撰成集的立法活动,叫做()。
A、编敕
B、编例
C、条法事类
D、《宋刑统》
7、太平天国提出“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在()。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太平天条》
D、《十款天条》
8、最早把“奸党”罪列入法典的是()。
A、唐律
B、宋刑统
C、元典章
D、大明律
9.元朝地方官吏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元典章》
B.《大元通制》
C.《经世大典》
D.《至元新格》
10.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大宗正府
D.中书省
11.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
A.宋朝
B.明朝
D.元朝
12.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
B.都察院
C.刑部
D.御史台
13.西周时期规定,刑事诉讼必交诉讼费()
A.束矢
B.肺石
C.路鼓
D.钧金
14.春秋末期,撰写“竹刑”的是()
A.子产
B.赵鞅
C.邓析
D.范武子
15.《法经》的篇目有()
B.5篇
C.6篇
D.7篇
16.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是()
A.李悝
B.商鞅
C.韩非
D.李斯
17.作为一项立法原则,“法令由一统”确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8.中国古代的“录囚”制度始建于()
A.汉朝
B.魏晋时期
C.北魏
19.首次规定“刑名”律,并将其列入律首的法典是()
A.《法经》
B.《九章律》
C.《新律》
D.《晋律》
20.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系统的行政法典是()
A.《周礼》
B.《唐六典》
C.《大明会典》
D.《大清会典》
21.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A.《大明律》
B.《大诰》
C.《大清律例》
D.《大清刑律》
22.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确立于()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43年
23.清末改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为()
A.大理院
B.廷尉
C.法部
D.审刑院
24.清末所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其渊源是()
A.日本帝国宪法
B.德国宪法
C.美国宪法
D.法国宪法
25.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商法典是在()
A.清朝末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6.中国近代“检审合署”的做法开创于()
A.革命根据地时期
B.清末
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D.北洋政府时期
2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适用时间最长的根本法是()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28.抗日民主政权实行()
A.二级两审终审制
B.三级三审终审制
C.四级三审终审制
D.四级四审终审制
29.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新刑种是()
A.拘役
B.管制
C.罚金
D.徒刑
30.被后人称之为中国“现代法律之父”的是()
A.伍廷芳B.沈家本C.张之洞D.劳乃宣
31.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死刑判决分为立决和监候的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32.折杖法确立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33.《大清民律草案》共分为()
A.三编B.四编C.五编D.六编
34.中国近代的审判机构“兼理司法法院”始设于()
A.清末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35.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形成了()A.会审公廨制B.观审制C.领事裁判权制D.检察制
36.1910年5月,清政府颁布了过渡性法典即()
A.《暂行新刑律》B.《大清刑律》C.《大清律例》D.《大清现行刑律》
37.以“减租减息”为原则制定土地法规是在()
A.清末B.工农民主政权时期C.抗日民主政权时期D.人民民主政权时期
38.作为单行法规的敕,最发达的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39.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行政审判机关是()
A.行政院B.平政院C.行政审判厅D.都察院
40.中国近代首次规定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法典是()
A.《大清刑律》B.《大清律例》C.《暂行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明德慎罚
2、三不去
3、春秋决狱
4、义绝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重罪十条”
2、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指导思想
3、简述汉初文景刑制改革的内容
4、简述清末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12分)
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参考答案
一、ABCBD BADAD BCDCC BDACB CDAAA BCABB CACBA CCDBC
二、1、西周的刑事政策,意思是发扬德教,谨慎刑罚。
这个思想最早由周公旦提出,他认为商朝最终灭亡的原因是商纣王不务德,不能得到上天的支持。
西周统治者一定要承天命、顺民意,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奉天成运。
2、三不去,又称“三不出”,中国古代不能休弃妻子的三种情况。
是指妻子虽然犯了“七出”之条,但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丈夫不得休弃:有所娶无所归(无娘家可归)不去;与更三年丧(曾为公婆守孝三年)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丈夫娶妻时贫穷,以后富贵)不去。
3、春秋决狱就是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判案的依据进行断案。
其核心是论心定罪
4、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强制离婚的规定。
唐律规定,夫殴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杀其旁系亲属,妻殴詈夫之祖父母、父母及杀伤其旁系亲属,皆得离异。
三、1、重罪十条,指危及封建国家根本利益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始于北齐律。
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是:“一曰反逆,二曰为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爹,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其犯此者,不在八议论赎之列。
2、(1)改法为律,明法重刑。
强调法律的整齐划一;强调法律的公开;主张以重刑来惩罚和预防犯罪。
(2)废除世轻世禄制,奖励耕战。
剥夺旧贵族靠血缘取得的一切特权,实行按军功授予爵禄的制度。
奖励积极从事耕地、织布的人,免除或减轻其徭役负担。
(3)置县迁都,实行郡县制。
在全国设置31个县,县设县令,打破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有利于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4)焚毁诗书,禁止游宦。
取缔除法家之外的儒、墨、道各家各派的学说,主张以封建法律来统一人们的思想。
钳制言论自由。
禁止请托、游说求官的活动。
3、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即“治外法权”,是指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
①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间的诉讼:依被告原则。
②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的诉讼:由所属国审理。
③不同国家的侨民之间的诉讼:适用被告主义原则。
④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与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的争讼:前者是被告则适用于被告主义原则,后者是被告,则由中国法院管辖。
四、《临时约法》是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共7章56条。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它的制定和公布施行,是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建设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国宪法史上的一件大事。
其一,《临时约法》具有中华民国临时宪法的性质。
作为中国近代最初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从主流上说,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革命性、民主性。
其二,《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
因此《临时约法》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制约袁世凯,保卫民国的苦心和努力。
中国法制史复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 分,共40分)
1.夏朝制定的法律是()
A.《汤刑》B.《官刑》
C.《禹刑》D.《九刑》
2.西周时期关押、监禁罪犯的地方称为()
A.监狱B.夏台
C.圜土D.钧台
3.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
A.质剂B.合同
C.傅别D.判书
4.春秋末期,郑国大夫邓析私造的法律称为()
A.竹刑B.《九刑》
C.《吕刑》D.《法经》
5.“改法为律”发生在()
A.夏商时期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6.秦律规定:控告他人犯罪不实,又以其他罪名相告,称为()A.公室告B.非公室告
C.所鞫D.州告
7.“亲亲得相首匿”的立法原则始设于()
A.秦朝B.汉朝
C.唐朝D.宋朝
8.西汉时期下诏宣布废除肉刑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惠帝
C.汉文帝D.汉武帝
9.“八议”入律始于()
A.《九章律》B.《新律》
C.《晋律》D.《北齐律》
10.规定“重罪十条”的法典是()
A.《晋律》B.《北齐律》
C.《开皇律》D.《武德律》
11.设立全面的死刑奏报制,将判决死刑的最终决定权收归中央的是()
A.秦汉B.魏晋南北朝
C.隋唐D.明清
12.隋朝的主要法典是()
A.《贞观律》B.《开皇律》
C.《武德律》D.《泰始律》
13.作为强制解除婚姻关系情形之一的“义绝”始于()
A.汉律B.唐律
C.宋律D.明律
14.唐朝法律规定,对于处徒刑以上的案件向犯人家属及本人宣告判决,服判者付诸执行,不服者允许申辩,并依法审查。
这一制度称为()
A.服辩B.会审
C.死刑复奏D.勘验
15.正式确定凌迟为法定刑的王朝是()
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
16.登闻鼓院设立于()
A.秦朝B.唐朝
C.宋朝D.清朝
17.公开宣布、承认收继婚合法化的是()
A.周朝B.汉朝
C.唐朝D.元朝
18.明朝时由皇帝发令,司礼监监督,锦衣卫行刑,在殿廷之上杖击大臣的制度称为()A.热审B.朝审
C.折杖法D.廷杖
19.明代设立的拥有巡查缉捕之权的军事特务机关是()
A.东厂B.西厂
C.锦衣卫D.三法司
20.清朝时期,每年秋天审理地方上报死刑监候案件的制度称为()A.三法司会审B.热审
C.秋审D.朝审
21.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为()A.巡按御史B.提督
C.科道D.总督
22.清末第一次正式肯定律师活动合法性的法律是()
A.《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B.《法院编制法》
C.《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D.《大清律例》
23.清末全权负责修律事务的修律大臣是()
A.张之洞B.刘坤一
C.袁世凯D.沈家本
24.清末颁行的《重大信条十九条》的主要内容是()
A.取消责任内阁制B.对皇权进行必要的限制
C.取消国会D.进一步扩大总统权力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民国约法》
C.《中国民国宪法》D.贿选《宪法》
26.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宣布废除()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民法典是()
A.《大清民律草案》B.《户部则例》
C.《中华民国民法》D.《井冈山土地法》
28.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立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B.《五四指示》
C.《兴国县土地法》D.《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
29.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级三审终审制,其中县司法处为()
A.第一审级B.第二审级
C.第三审级D.第四审级
30.《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发布于()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建立后
31.清代经秋审、朝审,决定奏请皇帝批准后付诸执行的案件称为()
A.留养承祀B.可矜
C.情实D.缓决
32.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的惩戒机构是()
A.行政院B.公务员惩戒委员会
C.监察院D.考试院
33.科举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汉朝B.晋朝
C.隋朝D.唐朝
34.唐律规定,在他人土地里发现宿藏物,其所有权归()
A.土地所有者B.国家
C.发现人D.发现人和土地所有者各半
35.唐朝主持制定《永徽律》的是()
A.萧何B.杜预
C.长孙无忌D.窦仪
36.折杖法创设于()
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
37.清末法制变革,在形式上选择的仿效对象是()A.美国B.英国
C.日本D.法国38.《大元通制》中的“断例”相当于其他王朝的()A.敕B.令、格和式C.律D.疏议
39.清末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的最大特点是()A.实行民主B.实行共和C.行君主专制之实D.实行内阁制40.清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将六科给事中并入()A.都察院B.御史台C.大理寺D.刑部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唐六典》
2.登闻鼓
3. 七出
4.马锡五审判方式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 简述春秋决狱
2.简述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3. 简述明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4.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
四、论述题(12分)
论述清朝法律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一、CCAAB DBCBB BBBAB CDDCC CBDBA ACCAC DBCDC BCCCA
二、1、《唐六典》,唐朝的法典之一。
唐玄宗开元年间由张九龄、李林甫等编撰。
原拟按周礼六典编撰,后因唐官制不能套周官,故改以三师、三公、三省为目,共三十卷,主要规“定了官制、礼仪、行政制度等内容。
它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
2、西晋建立的直诉制度。
自西晋时起,在朝堂外悬设登闻鼓,臣民若有重大冤情,不服判决,可以击鼓鸣冤。
直接诉冤于皇帝或钦差大臣,官府须闻声录状上奏。
3、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
4、马锡五审判方式是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同志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时创造的群众路线的审判方式。
是抗日民主政权创立的一种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运用于司法审判工作的审判方式。
三、1、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
2、礼和刑是西周法的两个方面。
礼通过教化“禁恶于未然”,刑则是惩治“已然”犯罪的必要
手段,但“出礼则入刑”,严重违礼就要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
总之,礼是法的重要内容,
又是法的指导原则,但以刑为必要的制裁手段。
两者相辅相成,以礼为重,以刑为辅。
3、邢乱国用重典;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4、其一,《临时约法》具有中华民国临时宪法的性质。
作为中国近代最初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从主流上说,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革命性、民主性。
其二,《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
因此《临时约法》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制约袁世凯,保卫民国的苦心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