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
高压钠灯
2010年江苏响水县氯气泄漏事故
化整为零,变大为小;积少成多,聚微为宏
(复习课)
栖霞市第一中学
梁秀影
学本特征和 发展过程
2、掌握钠和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3、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转换关系。 4、初步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参与课堂
与非金属单质(H2)反应(现象)
质 与水反应
与碱溶液反应( NaOH)
往与漂二与氧盐白主有化酸要效碳粉反成成反应分分溶应:::液漂白原理成分 中粉 8消通4入CO2,有3465、、、、白在制氯在自备水工色然 :的业界成上沉中分氯的淀:气存的在生储形存成式::。
毒
液 制取原理:
基础巩固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
【基本程序】 第一步:观察物质的外观; 第二步: 预测物质的性质; 第三步: 实验和观察; 第四步: 解释和结论。
归纳整理二
一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总结:
思物理考性质;过氧化钠中,阴1阳、物离理性个质:数比
Na钠O 是多少?它是碱性氧化物吗? 与与二酸不 生氧反1与化应是 成:主水碳2(要反反碱盐H用应应C途:l性和):: 氧水化学性质化外物 还, 生2 成Na氧2O气22与、化学性质酸与(与与反非 O酸 水2金反反应)现属应应象除单(质HC(l)点(燃常或温加下热))
讨论等途径发现并提出问题,总结结论。 5、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能够对与
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 断。
归纳整理一
一.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定义】 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
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原子核变化不属于化研究范畴)
【化学的特点】 实用性和创造性。 【化学的特征】 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化学探索空间】 能源方面,材料科学,
能力提升
(2002年上海春季考题)
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
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
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D )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 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 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
美丽实验,安全第一
钠水反应很神奇,安全实验要牢记; 取钠煤油需擦净,切钠要小防爆炸; 钠球进水定小心,生成溶液勿近身; 腐蚀皮肤水来洗,着火莫慌沙土灭。
归纳总结
钠与盐溶液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在考虑氢氧化钠是否与盐反应。
投思入考C:u将SO钠4放溶入液下中列,三有种气溶体液放中出现和象有有蓝什色么沉异淀同生成?
环境保护,疾病治疗。
【化学的发展简史】
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
使近代化学发展取得了革命性进展
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把纳化入学一元个素统一的理论体系
是我国为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10
巩固练习
1.化学科学的特征是(D )
A.制造药物 B.合成塑料 C.合成氮肥 D.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综合练习
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 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D 银白色 →表面迅速变暗→变白→“出汗”→变成白
色固体(粉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 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动
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总结:
保存
不稳定性 化
HClO 弱酸性(H2CO3):学
思考:请根据刚才的复习内容设计一个 强氧化性: 性 质
1、物理性质:
(Fe) (现象) 与金属单质
化
反应 (Cu) (现象)
实验方案,证明次氯酸的酸性比 主要成分: 成
碳酸的酸性弱氯? 有效成分 分
漂
气 白 制取原理:
2、学 性
21N、a+钠2投H2入O=M2gNCalO2溶H+液H中2↑, 22N、aO钠H投+C入uS饱O和4=NNaaC2Sl溶O4液+C中u,(OH)2
↓
23N、a+钠2投H2入O+NCHu4SCOl溶4=液Na中2S,O4+Cu(OH)2↓+H2↑
三种溶液中共同现象是: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迅速
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最后消失,都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
某山区化工厂山坡坑道的仓库中储存的氯气钢瓶因损坏而大量泄 漏。为了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环境保护,结合氯气的性 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员应如何疏散? 有人说往山坡上转移;有人说往山坡下转移;你同意哪种观点? (2)如何从仓库中转移出钢瓶消除危险? ①在转移钢瓶的问题上,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
A 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
A.AlCl3 B.FeCl2 C.CuCl2 D.FeCl3
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氯和氯水都含有氯离子 B.氯气和液氯都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盐酸和氯水都含氯离子 D.盐酸和氯水都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能力提升
AB
小组讨论解决模拟问题:
物理性质:
与水反应
化
与酸反应(HCl): 与二氧化碳反应:
学
性 质
主要用途:
Na2O2
3、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4、制备: 5、保存: 6、钠的用途
问题探究
将铁片插入CuSO4溶液时,铁片 上有红色固体析出,如果将钠放入 CuSO4溶液时也会有此现象产生吗? 请小组讨论,设计方案、预测结果。 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总结得出结论。 并完成实验卡内容。
2、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C)
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 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B.黑火药和造纸 C.发现元素周期律 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019/5/29
归纳整理二
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基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 假说法、模型法等
。不同之处是:1、有白色沉淀生成;2、溶液变浑浊有晶体
析出(温度不变);3、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基础巩固
C 1、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钠的很活泼,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
在于自然界 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 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高压钠灯
2010年江苏响水县氯气泄漏事故
化整为零,变大为小;积少成多,聚微为宏
(复习课)
栖霞市第一中学
梁秀影
学本特征和 发展过程
2、掌握钠和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3、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转换关系。 4、初步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参与课堂
与非金属单质(H2)反应(现象)
质 与水反应
与碱溶液反应( NaOH)
往与漂二与氧盐白主有化酸要效碳粉反成成反应分分溶应:::液漂白原理成分 中粉 8消通4入CO2,有3465、、、、白在制氯在自备水工色然 :的业界成上沉中分氯的淀:气存的在生储形存成式::。
毒
液 制取原理:
基础巩固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
【基本程序】 第一步:观察物质的外观; 第二步: 预测物质的性质; 第三步: 实验和观察; 第四步: 解释和结论。
归纳整理二
一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总结:
思物理考性质;过氧化钠中,阴1阳、物离理性个质:数比
Na钠O 是多少?它是碱性氧化物吗? 与与二酸不 生氧反1与化应是 成:主水碳2(要反反碱盐H用应应C途:l性和):: 氧水化学性质化外物 还, 生2 成Na氧2O气22与、化学性质酸与(与与反非 O酸 水2金反反应)现属应应象除单(质HC(l)点(燃常或温加下热))
讨论等途径发现并提出问题,总结结论。 5、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能够对与
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 断。
归纳整理一
一.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定义】 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
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原子核变化不属于化研究范畴)
【化学的特点】 实用性和创造性。 【化学的特征】 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化学探索空间】 能源方面,材料科学,
能力提升
(2002年上海春季考题)
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
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
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D )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 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 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
美丽实验,安全第一
钠水反应很神奇,安全实验要牢记; 取钠煤油需擦净,切钠要小防爆炸; 钠球进水定小心,生成溶液勿近身; 腐蚀皮肤水来洗,着火莫慌沙土灭。
归纳总结
钠与盐溶液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在考虑氢氧化钠是否与盐反应。
投思入考C:u将SO钠4放溶入液下中列,三有种气溶体液放中出现和象有有蓝什色么沉异淀同生成?
环境保护,疾病治疗。
【化学的发展简史】
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
使近代化学发展取得了革命性进展
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把纳化入学一元个素统一的理论体系
是我国为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10
巩固练习
1.化学科学的特征是(D )
A.制造药物 B.合成塑料 C.合成氮肥 D.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综合练习
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 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D 银白色 →表面迅速变暗→变白→“出汗”→变成白
色固体(粉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 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动
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总结:
保存
不稳定性 化
HClO 弱酸性(H2CO3):学
思考:请根据刚才的复习内容设计一个 强氧化性: 性 质
1、物理性质:
(Fe) (现象) 与金属单质
化
反应 (Cu) (现象)
实验方案,证明次氯酸的酸性比 主要成分: 成
碳酸的酸性弱氯? 有效成分 分
漂
气 白 制取原理:
2、学 性
21N、a+钠2投H2入O=M2gNCalO2溶H+液H中2↑, 22N、aO钠H投+C入uS饱O和4=NNaaC2Sl溶O4液+C中u,(OH)2
↓
23N、a+钠2投H2入O+NCHu4SCOl溶4=液Na中2S,O4+Cu(OH)2↓+H2↑
三种溶液中共同现象是: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迅速
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最后消失,都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
某山区化工厂山坡坑道的仓库中储存的氯气钢瓶因损坏而大量泄 漏。为了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环境保护,结合氯气的性 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员应如何疏散? 有人说往山坡上转移;有人说往山坡下转移;你同意哪种观点? (2)如何从仓库中转移出钢瓶消除危险? ①在转移钢瓶的问题上,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
A 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
A.AlCl3 B.FeCl2 C.CuCl2 D.FeCl3
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氯和氯水都含有氯离子 B.氯气和液氯都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盐酸和氯水都含氯离子 D.盐酸和氯水都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能力提升
AB
小组讨论解决模拟问题:
物理性质:
与水反应
化
与酸反应(HCl): 与二氧化碳反应:
学
性 质
主要用途:
Na2O2
3、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4、制备: 5、保存: 6、钠的用途
问题探究
将铁片插入CuSO4溶液时,铁片 上有红色固体析出,如果将钠放入 CuSO4溶液时也会有此现象产生吗? 请小组讨论,设计方案、预测结果。 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总结得出结论。 并完成实验卡内容。
2、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C)
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 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B.黑火药和造纸 C.发现元素周期律 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019/5/29
归纳整理二
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基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 假说法、模型法等
。不同之处是:1、有白色沉淀生成;2、溶液变浑浊有晶体
析出(温度不变);3、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基础巩固
C 1、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钠的很活泼,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
在于自然界 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 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