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催化一锅合成3_4_二氢嘧啶_2_1H_酮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一锅法”无溶剂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一锅法”无溶剂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https://img.taocdn.com/s3/m/cd337175a26925c52cc5bf90.png)
最佳反 应条 件 : 溶 剂 , 无 离子 液体 催 化 剂摩 尔用 量为 醛 用量 的 1 , 应 温度 1 0℃. O 反 0 该合 成 法操 作 简单 、 应 时间短 、 反 产率 高 、 不使 用有机 溶 剂 、 环境 友好 、 对 离子液 体 可循 环 使 用且 使 用 6次后 催
op i z to e c i i c u n s l e fe tmia i n r a ton n l di g o v nt r e, 1 0 m o a a l r mou of on c i i c t l s wih nt i i lqu d a a y t t
r s e t t l e yd s n e c i n t mpe a ur a ℃ we e ob a n d Th s m e ho s s h e p c o a d h e a d r a to e r t e t1 O0 r t ie . i t d ha uc
Absr c :3, - hy r p i d n 2( H ) o s a d t i e i a i s we e s t sz d t r u hr e ta t 4 Di d o yrmi i 一 1 一 ne D he rd rv tve r yn he ie h o gh t e — c m p e t gi e l e c i n f r ma i a de de o on n Bi n li a to o a o tc l hy s, 1,3 dia b yl omp nd a ur a r - c r on c ou s nd e or
磺酸水杨酸催化一锅合成3,4-二氢嘧啶-2(1H)一酮
![磺酸水杨酸催化一锅合成3,4-二氢嘧啶-2(1H)一酮](https://img.taocdn.com/s3/m/bc753f5c3c1ec5da50e2708c.png)
金属 盐 , 样不 但使 反应 的成本 高 , 这 也造成 一定 程 度得 污染 ; 还有 有机 溶剂 的使 用除 了不经 济外 , 也 带 来 了不安 全 因素 和对 环 境 不 友好 。最 近 , 关 有 苯 甲酸作 为 协 同催 化 剂 1 催 化 醛 的烯 丙 基 化 的文献 纷纷报 道 , 其催化 效果 显著 。
目标 物 。反应 方程式 如下 :
+
R,
H, N
八
NH,
… …
4
收稿 日期 :20-91 修 订 日期 :20—01 070 .6 071—2 作者简介 :刘锦华(96一) 男 , 16 , 辽宁盘锦人, 工程师, 毕业于大庆石 油学院石 油加工专 业, 目前从 事经济核算 工作。E—m i x a :u l
刘 锦 华
( 国石 油 辽 河 油 田公 司 概 预 算 与定 额 管理 中心 ,辽 宁 辽 阳 130 ) 中 10 0
摘
一
要 : 介绍了用磺酸水杨酸作催化剂 , 无溶剂 条件下 , 在 利用 Bg ei inl 反应 , il 一锅 合成 3 4 ,
二氢 嘧啶 一2 1 一酮的方法 。这 种方法 和传统 的 Bgal 反应 条件 比较 , 反应 时间短 ( (H) i ei hl 有 4~7 键 词 : 磺酸水杨酸 ;Bg ei inl 反应 ; il 嘧啶酮 ;一锅合成
内标 ) 。
12 合成 过 程 .
O H C 3 , .4( , H,C 3 ,10 t J . C 2H) 22 s 3 H ) .9(, =7 0
H , H,O H C 3 。 z3 C 2 H )
5 一乙氧基 一6一甲基 一4一丙 基 一3 4一二 , 氢 嘧啶 一2( n 一酮 ( f: 1) 4)
氨基乙酸催化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
![氨基乙酸催化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https://img.taocdn.com/s3/m/cdaa7516a300a6c30c229fc8.png)
a d u e s 1:1:1 5.mo e r t f t e c t l s n e z l e y e i . 5 :1 e c i n tmp r t r s 9 。 i tr h t n rai . l a i o h a a y ta d b n a d h d s0 0 o ,r a t e e a u e i 0 C n wa e — a h o
r a tnt e e l o a re out O t dy he fe t n t e p odu t yed. The e u t s ow t t h yed o 3,4 一 e c a s w r a s c r id t s u t e f c o h r c il r s ls h ha t e il f di y opy i i n- 2(1H )一 o a r a h 8 h dr rm di - ne c n e c 0 un r t e r a in c nd to ha o e r i e al h de, c t c tc e t r de h e cto o iins t tm l ato ofb nz de y a eoa e i s e
ZH A O a Xio— d g。 Y U a g。 LI on Y n U Di
( c o l f P toh mia giern Lio i gUn v riy o toe m & Ch mia e h oo y。 S h o er c e c lEn n e ig, a nn ie st f Per lu o e c lT c n lg
ye d o 4一 d h d o y i d n- 2 1 il f 3。 i y rp r mi i - ( H) o e r n e t a e . S me o h r e p rme t t e e a d fe e tad h d s a 一 n s we e i v s i t d g o t e x e i n s wih s v r l ifr n l e y e s
一种3,4-二氢喹啉-2(1H)-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3,4-二氢喹啉-2(1H)-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070323a76a20029bc642ddc.png)
专利名称:一种3,4-二氢喹啉-2(1H)-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冯高峰,白其凡,何静耀
申请号:CN201910558987.1
申请日:20190626
公开号:CN110156676A
公开日:
201908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4‑二氢喹啉‑2(1)‑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有机溶剂中,将苯胺衍生物与草酰氯反应,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水解;然后,向反应体系加入一定量的烯烃衍生物、光敏剂和碱,所得反应液在室温至60C下,可见光照射至反应完全,反应混合液经萃取、干燥、减压浓缩、柱层析分离或重结晶得到高纯度3,4‑二氢喹啉‑2(1)‑酮类衍生物,本发明首次从简单易得原料出发,实现三步一锅法策略快速得到新型结构的3,4‑二氢喹啉‑2(1)‑酮类化合物,经实验证实具有新的特性和生物活性,尤其在治疗老年痴呆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
地址: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城西路50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敏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https://img.taocdn.com/s3/m/af9b6a16f242336c1fb95e1d.png)
理 工艺 复 杂 ,仍 产 生 大 量 酸 性 废 水 。 (3)以 间 羟 基 苯 胺 和 丙 酰 氯 为 原 料 ,在 双 子 表 面 活 性 剂 5, 5f_亚 甲基 双 (2一十 二 烷 基 苯 磺 酸 )的作 用 下 ,于 13O℃ 反 应 12 h,收率 84 ,反 应 体 系 可 重 复 使 用 ]。该 法 反应 温 度 较 高 ,反 应 时 问 长 ,使 用 毒 性 较 大 、有 刺 激性 的 3一氯 丙 酰 氯 ,给 生 产 操 作 带 来 不便 。
37
/ /人
H 0
N H 2
00
H
。
1 实 验 1.1 主 要 试 剂 与 仪 器
酸性 离 子液体 作 为一 种新 兴 的高效 催化 剂 和 反应 介 质用 于有 机合 成 ,反应 条件 易于 控制 ,收 率 高 ,可 以 重 复使 用 ,对 环 境 友好 ,已 成 为绿 色 有 机 合 成领域 的研究 热 点之 一 [8。 。近 年来 氯 铟 酸 盐 离 子 液 体 由 于 反 应 选 择 性 高 ,对 水 和 空 气 不 敏 感 , 已被用 于催 化 Friedel—Crafts反 应[1 。 ,结果 令 人 满 意 。为 此 ,笔 者 制 备 了 兼 具 Bronsted酸 性 和 Lewis酸性 的离 子液体 1-(3-磺 酸 )丙基一3一甲基 咪 唑 氯铟 酸 盐 ([HO。S-pmim]CI-InCI。),并 将 其 用 于 无溶 剂条 件下 催化 间 氨基 苯酚 和丙 烯酸 甲酯 进 行 串联 的 酰 化 和 分 子 内 Friedel—Crafts烷 基 化 反 应 ,合成 了 7一羟基一3,4一二 氢一2(1H)一喹 啉 酮 。反 应 式 如 下 :
收稿 日期 :2017—10—15;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2018—02—26。 作 者 简介 :刘 长 春 (1967一),教 授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有 机 合 成 和 药 物 合 成 研 究 。 E—mail:cc167@ 126.cor n 。
氨基磺酸铵:一种“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硫)酮的有效催化剂
![氨基磺酸铵:一种“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硫)酮的有效催化剂](https://img.taocdn.com/s3/m/2992c6a80029bd64783e2c4f.png)
Ab ta t: fc n rcd r rt eo ep t gn l o d nain ra t n o rmai le y e. 一 sr c Ane i t o e uef h n -o ielc n e st e ci f o t ad h d s 8 i e p o Bi i o o a c
摘
要 :本文报道 了氨基磺酸铵催 化芳香醛 、 一 卢酮酯和脲或硫脲一锅法合成 3 , 二氢 嘧啶.(H) 硫) 21 一 酮的有效 (
方法 . 与经典 的 B gn l 反应 比较 , iiel i 该方法具有产率高 、 反应时间短且操 作简便等优点 .
关键 词 :Bg e i nl i h反应 ; 氨基磺 酸铵 ; , 3 二氢嘧啶一(H) 硫) ; 21 . 酮 催化 (
第 2 卷第 2 7 2 1 年 5 期 0 0 月
E i J un l f ij n nvri自然科学版)n e dt n o ra o ni gU i s(( aua c c io 、 X 新疆大学学报 t N tr S a e y l i e
超声波辐射下草酸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
![超声波辐射下草酸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https://img.taocdn.com/s3/m/4efab248a8956bec0975e30b.png)
Ba s rno n公 司 ) 。
时间长 , 且产率 低 。近 年来 , 们对该 反应进 行 而 人
了 大 量 研 究 和 改 进 ,主 要 集 中 在 使 用 Lws ei 酸 [7、 ( A )[ I 、 H O [] 5]Mn O e 引、 [ K S 4 。等催 化剂 , . 2 此
以化 合物 4 a的合成 为例 : 在圆底 烧瓶 中加 入 5 3 (0m o) 甲醛 、 .1g 5 m 1 乙酰 乙 .1 5 m 1 苯 g 6 5 ( 0m o)
剂 的使 用 、 应时 间较长 、 反 反应温度 较高 等 。
本 文首次 以来 源 广 泛 、 污 染 的草 酸 为 催化 无
32 7
化
学
试
剂
21 0 0年 4月
化学试剂 ,0 0 3 ( )3 2 7 2 1 ,2 4 ,7 ~34
超 声 波辐射 下草 酸催化 合成 3 4二 氢 嘧啶.(H) ,. 21 . 酮
王 勤 , 裴文 一 ,
( . 州 工 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化 学工 程 系 , 苏 0 ; vne 0型核磁 共振仪 ( M 4 D .
S .6 O d 为溶 剂 ,MS为 内标 , 国 Bu e 公 司)3 0 T 德 rkr ;7 丌. I 外光 谱 仪 ( B 压 片 , 国 T em i l R红 Kr 美 hr oNc e ot
反应体 系 的微 环 境 不 同于 溶液 中 , 造成 反 应物 能
局部 的高浓度 , 使反 应速度 加快 , 效率提 高。 同时
也有效 避免 了 由于溶 剂 使 用而 带来 的危 险性 、 对 环境 的不友好 及增加 生产成 本等 缺点 。
硝酸铋催化“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
![硝酸铋催化“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https://img.taocdn.com/s3/m/d074da15fc4ffe473368ab2f.png)
铋具有可 重复使用 的优点 .
关 键词 :inl反应 ;, 二氢嘧啶.(H) ; Bi l g ei 34 . 21 . 硝酸铋; 酮 催化剂
中 图分 类 号 : 35 06 . 2 6
文 献标 识码 : A
34二氢 嘧 啶.(H)酮及 其衍 生 物具 有抗 病毒 、 肿瘤 、 菌 、 ,. 21 . 抗 抗 消炎 等 多 种 生理 活 性 J因此 , 类化 合 . 该 物 的合 成 引起 了人们 极 大 的兴趣 . 合成 此 类化 合物 常用 的方 法 是 Bg ei inl 反应 合 成 法 J该 方 法虽 然 简单 方 i l , 便 , 反应 时 间长 (8h , 率 低 (0 ~5 %)近 年 来 , 们 对 Bg ei 成 法 进 行 了广 泛 的 研 究 , 利 用 但 1 )产 2% 0 . 人 inl 合 i l 如
HC [] H2 O44 S / S [ 13 S [] i Hz O4
, , , ,
B ・ 2 Et0[
,
I 3X= 1B) FC [ ,u19 Z hl,HC l,d11, n ( C,r , 18 RC [ ,r ] 411 CC [] X E e 3] 3] C E N ] 0 E 22
物 的研究 结果 . 反应 式 如下 :
X R cHO +
O O
+
H’ NH’ N 2 H 2 H
1 2
人
从
3
B( O ) iN 33
R2 … … … … ‘ … 2 R
H
4
4-苯基-5-乙氧羰基-6-甲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绿色合成研究
![4-苯基-5-乙氧羰基-6-甲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绿色合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36c4aef524ccbff1218432.png)
Env r n e a l s nt ss o 4- e y - e hO y a b0 y - m e hy ・ i o m nt l y y he i f ph n l5- t x c r n l6- t l3, 4- i y- dh
d o ii d n . 1 ) o e r p rmi i e 2( . n H
较 两 种 离 子 液 体 的催 化 效 果 。 结 果
两 种 离 子 液 体 在 微 波 、 溶 剂 条 件 下 均 可 催 化 Bg el反 应 制 得 目标 化 合 物 , 中 1丁 无 i nl i i 其 一
基 一一 3 甲基 咪 唑 一一 酸 盐 作 为 催 化 剂 目标 化 合 物 收 率 较 高 。 结 论 以 离 子 液 体 - 基 一一 L乳 丁 3 甲基 眯 唑 一一 酸 盐 作 为催 化 剂 , 微 L乳 经 波 、 溶 剂 Bg el反 应 制 备 4苯 基 一一 无 ii l n i ・ 5 乙氧 羰 基 一- 6 甲基 一 ,一 氢 嘧 啶 一( H)酮 , 一 种 易 于 操 作 的 绿 色 合 成 方 法 。 34二 21 一 是 [ 键 词 ] 4 苯基 一一 关 一 5 乙氧 羰 基 一一 6 甲基 一 ,一 氢 嘧 啶 一( H)酮 ; i nl 反 应 ; 色 合 成 34 二 2 I 一 Bg el i i 绿 [ 图分 类 号 ] R 1 中 94 [ 献 标 志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0 1 (0 1O — 0 9— 3 文 06— 1 1 2 1 ) 1 0 2 0
Gr d t a a e ntUni,Se o d Mii r e c lUnie st a uae M n g me t c n lt y M dia a v ri y,S n ha 0 33,Chi ha g i2 04 na;2. 1 h Te m , Gr d a e M a a e n 3t a a u t n g me tU—
合成3-羟基-2-(4-吡啶基)-1H-茚-1-酮的工艺改进
![合成3-羟基-2-(4-吡啶基)-1H-茚-1-酮的工艺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697b3ee10975f46527d3e1f9.png)
Ab s t r a c t : A n i mp o r t a n t i n t e r m e d i a t e o f a n t i — c a n c e r d r u g ( V a t a l a n i b ) , 3 - h y d r o x y - 2 - ( p y r i d i n - 4 一 y 1 ) -
L I S h u n— l a i , W ANG A— p e n g, W ANG Xi n- l e i , DU Ho n g — g u a n g
( S c h o o l o f s c i e n c e ,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e m 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9 ,C h i n a )
d o d e c a n e a s t h e s o l v e n t a n d Z n C 1 2 a s t h e c a t a l y s t a t 1 9 0 q C f o r 2 4 h .T h e s t uc r t u r e wa s c o n i f r me d b y
中图分类号 : R 9 1 4 . 5 ; 0 6 2 6 . 3 2
Pr o c e s s I m pr o v e me n t o n t h e S y n t he s i s
o f 3 - Hy d r o x y - 2 - ( p y r i d i n - 4 - y 1 ) - 1 H- i n d e n - 1 - o n e
2 0 1 3 年第 2 1 卷 第 3期 , 3 6 4~3 6 6
一种取代3,4-二氢嘧啶-2(1H)-酮性质的理论研究
![一种取代3,4-二氢嘧啶-2(1H)-酮性质的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71ee83680203d8ce2f24a5.png)
4 芳基 一 , 一 一 34 二氢嘧啶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 的生 物活性 … 例如 : 1, 抗病 毒作 用 , 抗肿 瘤作 用 , 菌 抗
作用 , 炎作 用 ; 具 有 钙 离 子通 道 的调 节 作 用 、 抗 还 降 血压作用 , 抗 剂 , 拮 以及 很 强 的 抗 HV作 用 等 。 因 I
l a atie eas a ait. el e a et n f e w ioe t s ntepr i n o l cv i b cue f r s blyT n i e c o s on rgna m yi n r g  ̄c it s o h d t i h o p r l r ot t h t o ih d ei
h v to g i trcin t eg b rn o d . a e srn nea to swi n ih i g b n s h o Ke r s: 4一dh d p r dn n s f n irmoe ua r i ; au a n r i ; e rt a t d y wo d 3, iy r y i io e ;r te lc lr ob t n t rlb d ob t t o il su y o i m o l a o l a h e c
ca ed tbt n f n e o cl ri lbn r a osadntr n ri l( B )w r a od - hr ir ui ,o tr l ua ob a,o df m t n a a b do m N O e s i g s i o r i m e r t o i n ul o b el s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3 1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1 7焦 3
山
无溶剂条件下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的研究
![无溶剂条件下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f4acf40242a8956bece4e2.png)
反应 条件温和 、 操作和后处理简单 、 产率 高、 污染少等特点 。产物结构经 I R、 ‘ H N MR分析确认。
关键词 : 3 , 4 一 二氢 嘧啶. 2 ( 1 日) 一 酮; B i g i n e l l i 反应 ; 一锅法 ; 无溶剂 ; 无水硫 酸氢钠 中图分类号 : T Q 4 6 3 . 5 文献合成 3 , 4 一 二氢 嘧 啶一 2 ( 1 日) 一 酮 的 研 究
耿静漪 , 张 颖 , 姜文清 , 贾定先
( 苏州 大学 材料 与化学 化工 学部 , 江苏 苏州 2 1 5 1 2 3 )
摘要 : 无溶剂下 , 在无水硫酸氢钠催化作用下 , 由芳 香醛 、 乙酰 乙酸 乙酯 和尿 素( 或硫脲 ) 三组分 的 B i g i n e l l i 反 应一锅法合成 了一 系列 的 3 , 4 - 二氢嘧 啶- 2 ( 1 H) . 酮衍 生物 。通 过四 因素 四水平 的正交实验得 到 了优 化 的实 验条件 , 利用薄板层析 ( T L C ) 确定了反应时问 , 同时考察 了其 他催化剂 对 B i g i n e l l i 反应 的影响。该方法具 有
Ab s t r a c t : A s e i r e s o f 3 , 4 - d i h y d r o p y r i m i d i n ・ 2 一 ( 1 H) ・ o n e d e r i v a t i v e s w e r e s y n t h e s i z e d b y o n e — p o t hr t e e — c o m on p e n t B i g i n e l l i r e a c t i o n
s i n g t h i n l a y e r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 T L C ) , c a t a l y s t s w e r e a l s o s t u d i e d . T h e me t h o d h a d t h e a d v nt a a g e s o f m i l d r e ct a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 s i m p l e
苯甲酸催化一锅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
![苯甲酸催化一锅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https://img.taocdn.com/s3/m/cd007516a300a6c30c229f76.png)
最近 , 有关苯 甲酸 作 为 协 同催 化 剂 l J 化 _ 催 1 2 醛 的烯丙 基化 的报 道 , 催化 效果显 著 , 其 这给 我们
标物 。反: .3 s 1 N ; .2 s 1 N ; .0~ 6 , 89 ( ,H, H) 7 3 ( , H, H) 4 1
4 0 ( , H, .4 q 3 J=47 H , 一 , C 2 H ) 2 1 ( , . z H 4 O H C 3 ; .5 s 3 C 3 ;.6 .0 m,H, H C 2 H ) 12 ~ H, H ) 12 ~14 ( 4 C 2 H C 3 ; .1
、
H M 谱测 试 , NR 结果 与文献 值 吻合 。 5乙 氧 基.一 基..4氯 苯 基 )3 4二 氢 嘧 . 6甲 4 ( . .,一
啶.( H . ( b : K r , c 2 1 )酮 4 ) I B ) ,m~ : 4 , 7 , R( 32 3 1 2 4
167 8 0 H M D S — 6 , : .6( , H, 4 , 4 。 N R( M O d ) 92 s 1
氟 甲烷磺 酸铜 l _ 作 为催化 剂 催 化该 反 应 ; _等 1 l 在合 成方 法上有 微 波 辐 射 、 超声 合 成 和 固相合 成 等方 法 。这些 新 的发 现 大 大改 善 了传 统方 法 的不 足 ,
提 高 了收 率 、 短 了反应 时 间。 缩
N ; .6 s 1 N ; .9~7 2 ( 4 C H ) H)7 7 ( ,H, H) 7 3 .5 m,H, 6 4 ;
硼酸催化的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
![硼酸催化的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79525c3df111f18583d05af0.png)
廉 、 污染 的 H B 3 无 3 O 为催 化剂 , 无溶 剂条 件下 合 在
成 了 3 4 二 氢 嘧 啶 .. 衍 生 物 。该 方 法 反 应 时 ,. 2酮
注 : 应 条 件 为 2 m l 甲 醛 ,0mm l 酰 乙 酸 乙 酯 ,0 反 0m o苯 2 o 乙 3 m o 尿 素 , m o 催化 剂 , 应 时 间 1h ml 3 ml 反 。
的无机 酸催 化 剂 催 化芳 香 醛 、 酰 乙酸 乙酯 和 尿 乙
高产 率 得 到 了 3 4二 氢 嘧 啶.. 衍 生 物 。近 年 ,. 2酮 来还有 用 微波辐 射 _ 1 、 温 离子 液 体 [ ] 9 室 ._ 0 1 催化 这 1 类化合 物 的合 成 。 以上 方 法 都存 在 各 自的不 足 , 如催化 剂价 格 昂贵 、 用有 害 的有机 溶剂 、 长 的 使 较 反应 时 间、 高 的反应 温度 等 , 这 些改进 方 法 的 较 使 应 用受 到 了一定 的 限制 。 近年 来我 们 在绿色 有 机合成 领域 开展 了一 些
维普资讯
第 3 第 4期 0卷
宋 双 居 等 : 酸 催 化 的 一 锅 法 合 成 34二 氢 嘧 啶 一一 衍 生 物 硼 ,- 2酮
31 0
化 学试 剂 ,08 3 ( ) 3 1 3 3 20 ,0 4 ,0 ~ 0
硼 酸催 化 的 一锅 法 合成 3 4二 氢 嘧 啶.. ,. 2酮衍 生物
应 在无溶 剂条 件 下 也 可 高效 率 进 行 , 而 避 免 了 从
有害溶 剂 的使用 , 减少 了环 境污染 。 3 4二氢 嘧啶.. 衍生 物具 有 重要 的生 理话 , 2酮
1 1 主要 仪 器与试 剂 . X C1 显微 熔点 仪 ( 度计 未 校 正 ) Bu e R .型 温 ; rkr
磷钨钼酸催化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
![磷钨钼酸催化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https://img.taocdn.com/s3/m/87fa9c250066f5335a812129.png)
中阋体
・
22・
C e i tm d t hmc I e eie l a n r a
20 年第 1 07 期
避
_ -
.
磷钨钼酸催化 合成 4 一苯基 - -甲基 一 一乙氧羰 基 6 5
一
34 ,一二氢嘧啶 一 ( 一酮 2H)
一
3 一二氢嘧啶 一 ( 一酮的 良 。 4 2) H 好催化剂。确定的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 尿素 3 .m o 7 m l时,( 甲醛) 5 门 苯 :( n乙酰 乙酸 乙酯) : ( 门尿素) 1: . 15, = 12: . 催化剂用量 为反应 物料总质量 的 15 , .i反应温度 为 j ;
杨 水 金 。 文龙 童
( 湖北 师范学院 化学与环境 工程 系, 湖北 黄石 45 0 ) 3 02
摘 要 : 以磷钨钼杂多酸为催化剂, 乙醇为溶剂。 甲醛、 无水 苯 乙酰 乙酸乙酯、 素为原料 , 尿 合成 了4 一苯
基 一 一 甲 一 一乙氧羰基 一 , 6 基 5 3 一二氢嘧啶 一 () , 4 2H 一酮 系统研究 了催化剂用量 、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 原料配比诸 因素对产 品收率的影响。 实验表明: 磷钨钼杂多酸是合成 4 一苯基 - 一甲基 一 一乙氧羰基 6 5
mu cn io sw r eem nd a olw :Oez dhd) (ty aeoctt :(ra 3 . r o) m o dtn ee dt ie fl sn , a eye: e l ct e e nue 75 e 1 i r s o nl n h a a) t = o
10:.:.,te u ty o aay tWa 15 . 12 15 h q a i c tls s n t f .% q a ty o e fe tc ,ra t n e eaue 5 ℃ , u i f t e d so k e c o tmp r tr 0 n t h i n ci me . .r a d ra t n t 10 h I il fte p o u tW p t 46 . e o i k yed o rd c a u o 4 .% h s
以金属硫酸氢盐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高效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
![以金属硫酸氢盐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高效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https://img.taocdn.com/s3/m/1351d76325c52cc58bd6be32.png)
第2 8卷 第 7期
Vo .2 .7 1 8 No
催 化
学 报
20 0 7年 7月
J l 0 7 uy2 0
C iee o r a o aayi hn sJ u n l fC tls s
文 章 编 号 : 2 39 3 ( 0 7 0 —5 10 0 5 —8 7 2 0 )70 9 —5
Z h aHOS I NI J a r S E NE AD2 ,Na e d rDANE HVAR S
( 1波 斯 湾 大 学 科 学 院 化 学 系 , 什 尔 7 19 伊 朗 ;2布一 里 大 学 化 学 学 院 ,哈 马 丹 6 1 4 伊 朗 ) 布 56 , 阿 57 ,
摘 要 :以金 属 硫 酸 氢盐 M( O ) C ( o ), nHS 42和 过 硫 酸 氢 钾 制 剂 oo e 为 催 化 剂 催 化 醛 、13二 羰 基 化 合 物 HS 4 ( aHS 42 Z ( O ) x n ) ,一 和尿素进行缩合反应 , 9 在 0℃ 及 无 溶 剂 的 条 件 下 高 收 率 、一 锅 法 合 成 了 3 4二 氢 嘧 啶一( H )酮 . ,一 21 一
金属 的硫 酸氢盐 在多 相催 化条 件下 的有 机合 成 中起 着重要 的作 用 _ 3.由于 在 重 要有 机分 子 和 清 洁 绿 2 l J
体 酸 催化 剂 的重要性 日益 明显 .
二 氢 嘧 啶酮 ( HP 的衍生物 作 为钙 通道 阻 滞 D M)
药 、 高 血 压 药 物 、a 对 抗 剂 和 神 经 肽 Y 的对 抗 抗
剂, 显示 出 良好 的药 物 性 质 , 年来 受 到 广 泛 的关 近 注[ 6.此外 , 种 含 二 氢 嘧 啶酮一一 酸 盐 海 洋 生 4 ] - 几 5羧
抑食肼的合成实验报告
![抑食肼的合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61a9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0.png)
抑食肼的合成实验报告抑食肼(抗胆碱酯酶3,4-二氢吡啶-1(2H)-酮氨基甲酸酯)是一种抗胆碱酯酶的血浆酯酶抑制剂,常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疾病。
本文将介绍抑食肼的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合成抑食肼,并通过氢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并验证合成产物的纯度。
实验原理:抑食肼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在4-氰基苯甲酸酯中加入胆碱酯酶。
4-氰基苯甲酸酯是一种常见的胆碱酯酶底物,能够与胆碱酯酶发生酯酶反应,生成相应的酯酶产物。
实验步骤:1. 首先,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试剂包括4-氰基苯甲酸酯、无水甲醇、三氯甲烷、甲醇、苯甲酸、羟胺、过氯化苯甲酸酯等。
设备包括反应瓶、磁力搅拌器、回流冷凝器等。
2. 在反应瓶中加入4-氰基苯甲酸酯(1 mmol)、无水甲醇(10 mL),与磁力搅拌器搅拌溶解。
3. 加入过氯化苯甲酸酯(1.5 mmol),在冷凝器下回流反应12小时。
4. 加入苯甲酸(1 mmol)和羟胺(1 mmol),继续回流反应12小时。
5. 取出反应混合物,加入三氯甲烷(20 mL)并混合搅拌,萃取底物和产物。
6. 用浓硫酸滴定法调节溶液酸度,留下有机相后,用冷甲醇沉淀产物。
7. 过滤并用冷甲醇洗涤产物,将产物风干并进行干燥。
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氢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对抑食肼的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可以得到产物的结构信息。
同时,可以使用开发薄层层析法(TLC)对合成产物进行纯度验证。
补充实验工作:1. 进一步使用红外光谱(IR)对抑食肼的合成产物进行表征,以确定产物的功能基团。
2. 进行产物的晶体学分析,确定其结晶形态和空间结构。
3. 使用其他仪器和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详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表征。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可以合成出抑食肼。
通过NMR、MS和TLC等实验手段,可以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和纯度验证。
补充实验工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合成产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可见光下g-C_(3)N_(4)催化诱导C(sp^(2))-H芳基化喹喔啉-2(1H)-酮
![可见光下g-C_(3)N_(4)催化诱导C(sp^(2))-H芳基化喹喔啉-2(1H)-酮](https://img.taocdn.com/s3/m/54aea2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f.png)
可见光下g-C_(3)N_(4)催化诱导C(sp^(2))-H芳基化喹喔
啉-2(1H)-酮
赵能选;李兰杰;徐宏烈;王涛
【期刊名称】《化学研究与应用》
【年(卷),期】2024(36)2
【摘要】建立了一种有效且简单的可见光诱导的g-C_(3)N_(4)催化的喹喔啉-
2(1H)-酮的芳基化反应。
该反应以乙腈为溶剂,K_(2)S_(2)O_(8)为氧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官能团耐受性好等优点。
该策略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可以获得各种中等到良好产率的3-苯基喹喔啉-2(1H)-酮化合物,最高产率达77%。
【总页数】7页(P299-305)
【作者】赵能选;李兰杰;徐宏烈;王涛
【作者单位】浙江埃森化学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1
【相关文献】
1.可见光催化喹喔啉-2(1H)-酮与醇C(sp2)−H/O−H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2.光诱导
过硫酸铵催化喹喔啉-2(1H)-酮的C3芳基化反应3.喹喔啉-2(1H)-酮的非均相光催化C-H反应研究进展4.光氧化还原催化串联自由基加成反应构建1,4-二酮官能团化喹喔啉-2(1H)-酮衍生物5.可见光诱导下喹喔啉-2(1H)-酮与重氮盐的直接C—H 3-芳基化反应(英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试剂,2007,29(3),181~183苯甲酸催化一锅合成3,42二氢嘧啶22(1H)2酮于杨,刘迪,刘春生,罗根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系,辽宁抚顺 113001)摘要:介绍了用苯甲酸作催化剂利用Bi gi nelli 反应在无溶剂条件下,一锅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方法。
和传统的Biginelli 反应条件比较,此法有反应时间短(3~5h)和收率高(70%~97%)的特点。
关键词:苯甲酸;Biginelli 反应;嘧啶酮;一锅合成中图分类号:O62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23283(2007)0320181203收稿日期:2006208212作者简介:于杨(19792),男,吉林松源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氢嘧啶酮类化合物广泛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众多的化学工作者的兴趣。
Biginelli 在1893年用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和脲在盐酸催化条件下首次得到了此类化合物。
方法虽然简单,但存在着反应时间长(18h)、收率低(20%~50%)等缺点。
近年来,人们不断地寻找新的催化剂和探索新的合成方法,相继报道氯化锆[1]、溴化铟[2]、YB (Ó)2树脂[3]、离子液体[4]、乙酸锰[5]、氯化镧[6]、TFA [7]、硼酸[8]、氯化铈[9]、三氟甲烷磺酸镧[10]、三氟甲烷磺酸铜[11]等作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在合成方法上有微波辐射、超声合成和固相合成等方法。
这些新的发现大大改善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提高了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最近,有关苯甲酸作为协同催化剂[12214]催化醛的烯丙基化的报道,其催化效果显著,这给我们以启迪。
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苯甲酸作为催化剂可以高收率地合成3,42二氢嘧啶22(1H )2酮类化合物。
本文考察了不同醛以苯甲酸为催化剂进行Biginelli 反应的情况,合成了一系列的目标物。
反应方程式如下。
1 实验部分111 主要仪器与试剂X 26型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Perkin Elmer GX 系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KBr 压片);Bruker Avance 600型核磁共振仪(600M Hz,CDCl 3作溶剂,T M S 为内标)。
所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或化学纯。
112 合成步骤将醛(25mmol)、1,32二羰基化合物(2715mmol)、脲(3715mmol)和催化剂苯甲酸(5m mol)加入到100mL 的梨形烧瓶中,在无溶剂条件下,90e 水浴加热3或5h,再加入20mL 左右的水2乙醇混合溶液(V B V =1B 1)回流10min 左右,使催化剂进入液相。
稍冷后倒入装有碎冰的烧杯中,充分搅拌使产品析出,静置后真空抽滤得到纯净的产物(4a ~4r)。
选取几种产物进行IR 和1HNM R 谱测试,结果与文献值吻合。
52乙氧基262甲基242(42氯苯基)23,42二氢嘧啶22(1H)2酮(4b):I R(KB r),M ,cm -1:3243,1724,1647,840。
1HNM R (D M SO 2d 6),D :9126(s,1H,N H);7176(s,1H,N H );7139~7125(m,4H,C 6H 4);5114(s,1H,C H );3196(q,2H,J =710Hz,OC H 2CH 3);2124(s,3H,C H 3);1109(t,3H,J =710Hz,OC H 2C H 3)。
52乙氧基262甲基242丙基23,42二氢嘧啶22(1H)2酮(4f):IR (KBr),M ,c m -1:3251,3120,2958,2935,2874,1720,1647。
1HNM R(D M SO 2d 6),D :8193(s,1H,N H);7132(s,1H,NH);4110~4104(q,3H,J =417Hz,H 24,O CH 2C H 3);2115(s,3H,C H 3);1126~1140(m,4H,C H 2CH 2C H 3);1121~1116(t,3H,J =417Hz,OC H 2C H 3);0187~0183(t,3H,J =619Hz,C H 2CH 2C H 3)。
52甲氧基262甲基242(42氯苯基)23,42二氢嘧啶22(1H)2酮(4i):IR(KBr),M ,c m -1:3366,1716,1636。
1HN M R (D M SO 2d 6),D :9127(s,1H,N H );7174(s,1H,NH);7141~7122(m,4H,C 6H 4);5114(s,1H,C H );3153(s,3H,CH 3O CO);2124(s,3H,CH 3)。
181第29卷第3期于杨等:苯甲酸催化一锅合成3,42二氢嘧啶22(1H)2酮2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得知,用苯甲酸作为催化剂来催化合成3,42二氢嘧啶22(1H)2酮类化合物,与经典的Biginelli法相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3~5h),收率大幅提高(70%~97%),特别对脂肪醛也有较好的收率,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表13,42二氢嘧啶22(1H)2酮的产率、熔点产品序号R1R2反应时间/h产率/%m.p./e实测值文献值4a C6H5OEt384200~202 202~204[15]4b42(C l))C6H4OEt385209~211 209~211[16]4c42(C H3O))C6H4OEt390199~201 198~200[17]4d42(C H3))C6H4OEt384210~212 214~215[17]4e42(NO2))C6H4OEt378206~207 207~208[8]4f C3H7OEt570178~180 179~180[18]4g C2H5OEt577178~180 179~181[18]4h C6H5OMe382212~214 207~209[19]4i42(C l))C6H4OMe395207~209 206~208[11]4j42(C H3O))C6H4OMe394196~198 193~196[19]4k42(C H3))C6H4OMe397201~203 204~206[2]4l2,42(Cl)2)C6H3OMe388254~257 254~255[10]4m42(NO2))C6H4OMe382229~231 230[20]4n C3H7OMe572172~174 174~175[18]4o C6H5Me387228~231 233~236[10]4p42(C l))C6H4Me392229~231 233~235[20]4q42(C H3O))C6H4Me391172~174 168~170[10]4r C6H5C H C H Me381223~225 224~226[20]苯甲酸在无溶剂条件下90e水浴中催化合成3,42二氢嘧啶22(1H)2酮的情况见表1。
可以发现:1)参与该反应的不同的醛都有较好催化效果,大体上苯环上是推电子基的醛(4c、4j)比拉电子基的醛(4e、4m)活性高,即产物收率高,可能是在该反应过程中醛作为亲核体被亲电试剂进攻而导致的;2)在参与该反应的1,32二羰基化合物中,乙酰乙酸甲酯的反应活性较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丙酮高;3)芳香醛和脂肪醛的反应活性有明显的不同,芳香醛参与反应3h,产物收率可达78%~ 97%,而脂肪醛参与反应5h,产物收率仅达到70%~77%,也就是说脂肪醛参与反应的时间虽然延长了2h,但收率仍达不到芳香醛的程度,可能是在反应过程中芳香醛类化合物可形成稳定的共轭体系过渡态所致。
参考文献:[1]RED D Y C V,MA HES H M,RAJ U P V K,et al.Zirconium(Ô)chloride catalyzed one2pot synthesis of3,42dihydropy2 rimidin22(1H)2o nes[J].Tetrahedron Lett.,2002,43(14): 265722659.[2]FU Nan2yan,Y UA N Yao2feng,CA O Z hong,et al.Indium(Ó)bro mide2catalyzed preparation o f dihydropyri midinones:i mproved protocol condi tions fo r the Biginelli reaction[J].Tetrahedron,2002,58(24):480124807.[3]D O ND O NI A,MA SSI A.Parallel sy nthesis o f dihydro pyrim2idino nes using Yb(Ó)2resin and poly mer2suppo rted scav2 engers under solv ent2free conditions.a green chemistry ap2 proach to the Biginelli reacti on[J].Tetrahedron L ett.,2001, 42(45):797527978.[4]PEN G J,D ENG Y.Ionic liquids catalyzed Biginelli reactio nunder solven t2free conditio ns[J].Tetrahedron Lett.,2001,42(34):591725919.[5]K UMA R K A,KA ST HURAIAH M,RED D Y C S,et al.Mn(OAc)3#2H2O2mediated three2component,one2po t,conden2 sation reactio n:an efficient sy nthesis of42aryl2substituted3, 42dihydropyri midin222o nes[J].Tetrahedron Lett.,2001,42(44):787327875.[6]L U Jun,B AI Yin2juan,W AN G Z hen2jun,et al.O ne2pot syn2thesis o f3,42di hy dropy rimidin22(1H)2ones using lanthanum chloride as a catalyst[J].Tetrahedro n Lett.,2000,41(47): 907529078.[7]B USSO LA RI J C,MCD ON NEL L P A.A new substrate for theBiginelli cyclocondensation:direct preparation of52unsubsti2 tuted3,42dihydropyrimidin22(1H)2ones from a B2keto car2 box ylic acid[J].J.O rg.Chem.,2000,65(20):67772 6779.[8]T U Shu2jang,FAN G Fang,MIAO Chun2bao,et al.O ne2potsy nthesis of3,42dihydro pyrimidi n22(1H)2ones usi ng boric182化学试剂2007年3月acid as cataly st[J].Tetrahedron Lett.,2003,44(32):61532 6155.[9]BO SE D S,FA TIMA L,MEREY AL A H B.Green chemis tryapproaches to the sy nthesis of52alkoxycarbonyl242aryl23,42 dihydropyri midin22(1H)2o nes by a three2co mpo nent couplin g of one2pot condensation reaction:comparison of ethanol,w a2 ter,and solvent2free conditions[J].Chem.,2003,68(2):5872590.[10]MA Yun,QIA N Chang2tao,W A NG Li2min,et nthanidetriflate catalyzed biginelli reaction.o ne2pot synthesis of dihy2 dropy rimidinones under solvent2free conditions[J].J.O rg.Chem.,2000,65(12):386423868.[11]PA RA SK AR A S,DE WK AR G K,SUD A LAI A.Cu(O Tf)2:a reusable catalyst fo r hig h2yield sy nthesis of3,42dihy2dropy rimidin22(1H)2o nes[J].Tetrahedro n Lett.,2003,44(16):330523308.[12]HELEN C A,J A MES S B,N ICHO LA S G,et nthanumtriflate2cataly sed allylation o f aldehydes:crucial activation by benzoic acid[J].Tetrahedron L ett.,2002,43(2):3192321.[13]HELEN C A,JA MES S B,NICHO LAS G,et al.Three com2ponen t synthesis o f ho moallylic amines.Efficien t catalysis by lanthanu m triflate/benzo ic acid[J].Tetrahedron Lett., 2002,43(2):3232325.[14]HELEN C A,N IC HO LA S G,ED W ARD G M.Ytterbium tri2flate cataly sed allylation of aldehy des:an unusual benzoic acid induced acceleratio n[J].Tetrahedron Lett.,1998,39(50):928329286.[15]LI Ji2tai,HA N Jun2fen,YA NG Jin2hui,et al.An efficientsy nthesis o f3,42dihydrop yrimidin222ones catalyzed by N H2SO3H under ultraso und irradiation[J].U ltrason Sono che m.,2003,10(3):1192122.[16]Y ARAPA THI R V,K URV A S,TA MMISHET TI S.Synthesiso f3,42dihydropy rimidin22(1H)o nes using reusable p oly(42 v iny lpy ridi ne2co2diviny lbenzene)2Cu(Ò)co mplex[J].mun.,2004,5(9):5112513.[17]G O HAIN M,PRA JAPA TI D,S AND HU S J.A novel Cu2catalysed three2component one2po t synthesis of dihydropy2 rimidin22(1H)2ones usin g micro waves under solvent2free conditio ns[J].Synlett,2004:2352238.[18]W AN G Min,JIAN G Heng,W A NG Zhi2chan g.Bi ginelli con2densation of aliphatic aldehy des catalysed by zinc methane2 sulfo nate[J].J.Chem.Res.,Syno p,2005,(11):6912693.[19]AHM AD S B,A YO OB B,FA TE ME H T.A mmonium chlo2ride2catalyzed o ne2pot synthesis of3,42dihydropyri midin222 (1H)2o nes under solven t2free co nditions[J].Tetrahedron Lett.,2003,44(4):8572859.[20]S UN Qi,W AN G Yi2qiang,GE Ze2mei,et al.A highly effi2cient solvent2free synthesis o f dihydro pyrimidinones cat2 alyzed by zinc chlo ride[J].Synthesis,2004,(7):10472 1051.Benzoic a cid catalyzed sing le2reactor synthesis of3,42dihy2 dropyr imidin22(1H)2ones Y U Y ang,L IU Di,L I U Chun2sheng, LU O Gen2xiang*(D epartment of Chemistry,Liao n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Technology,Fushun113001,China), Huaxue Shiji,2007,29(3),181~183Abstr act:A simple and effectiv e method for synthesis of3,42di2 hydro pyrimidi n22(1H)2one derivatives fro m aldehydes,1,32di2 carbonyl compounds and urea using benzoic acid as the catalyst under solv ent2free co nditions w as 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Biginelli reaction conditio ns,this new metho d has the advan tage of excellent yield(70%~97%)and sho rter reactio n time(3~5h).Key wor ds:benzoic acid;Biginelli reaction;dihydro pyrim2 idino ne;o ne2p ot sy nthesis(上接第180页)[3]BUC HI G,FO UL KES D M,K URO NO M,et al.The total syn2thesis o f racemic aflato xin B[J].J.A m.Chem.Soc.,1967, 89(25):674526749.[4]万有志,张小强,范慧.2,42二硝基苯苄醚合成改进及表征[J].化学试剂,2005,27(5):3032304.[5]倪春梅,盛凤军.微波合成技术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04,32(2):11214.[6]戴桂元,胡涛,刘蕴,等.微波辐射下芳香族醚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3,25(3):1662168.Synthesis2,42dinitrophenolbenzylether under micr owave ir2 r adiation L I P i2gao*,W E N Y an2fang(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Y an c an University,Yan c an716000,Chi2na),Huaxue Shiji,2007,29(3),179~180;183Abstr act:2,42Dinitropheno lbenzylether was synthesized fro m2, 42dini trophenol,potassium hy droxide and benzyl chlo ride under micro wave irradiation using potassium iodide as catalyst and Car2 bo wax200as solv ent.Structures of the reacti on pro ducts were i2 dentified by means of micro2melting point determination and IR spectra.By using a single factor test,the effect of reactants ratio, micro wave po wer and irradiation ti me on the product yield was studied.Under opti mal reaction co nditions,i.e.:a ratio o f n(2, 42dinitrophenol)B n(potassium hydroxide)B n(benzyl chloride)B n(KI)=1B1B1117B0181,a micro wave pow er of320W and an irradiation time of3min,the yield of2,42dinitrophenol2 benzylether reached89128%.Key words:micro wave radiatio n;benzyl chloride;catalyst;syn2 thesis;2,42dinitrophenolbenzylether183第29卷第3期于杨等:苯甲酸催化一锅合成3,42二氢嘧啶22(1H)2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