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 B.26 C.40 D.60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3、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B.铁杵磨成针C.火烧赤壁 D.凿壁偷光
4、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5、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B.NO
2
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2
HgO-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7、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
与粉尘排放
2
8、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
9、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10、将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研究,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下列各组答案中按一定依据分类正确的是()
A.化合物:蒸馏水、二氧化碳 B.混合物:海水、液氧、空气
C.氧化物: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D.非金属元素:氦、硒、汞
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12、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13、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15、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6、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A.长劲漏斗B.量桶
C.坩埚钳D.椎形瓶
1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8、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
C.D.
1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20、如图所示,等体积的 A、B 两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
A.B 瓶中有水流入 B.A 瓶中有水流
C.A,B 瓶中均有水流入 D.A,B 瓶均无水流入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______ ;(2)硅原子_______;(3)氧气___ ;
(4)氢气___ ; (5)水分子____ ; (6)氧原子___ 。

2、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离子_______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4)生活中常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
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牌中的金是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_________;
(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
_________元素。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C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若用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还应对装置C做如何的改进
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_,若收集完时发现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

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
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

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

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②_____。

其原因是_____。

(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

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

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某化学兴
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水垢放入过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其质量。

在以后的5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

结果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该水垢中CaCO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C
3、C
4、B
5、B
6、B
7、C
8、A
9、A
10、A
11、A
12、A
13、D
14、D
15、B
16、C
17、D
18、B
19、C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 Mg Si O
2 H
2
H
2
O O
2、2H Al3+ CH
4
CaO
3、金属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H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管集气瓶 KClO
3−−−−→
二氧化锰
加热KCl+O2↑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试管
底部是试管炸裂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D 没有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所以水槽水进入热试管底部是试管炸裂 AD
2、4P+5O
2点燃
2P
2
O
5
平衡气压,防止橡皮塞飞出右碳酸钙和稀盐
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左边一端铜丝变黑色玻璃棒a端下降,b 端上升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总个数都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2)6
2、8.8g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