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精选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情感 , 就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种种不同
的态度 , 如满意、愉快、欣喜、爱慕、惊讶、惶恐、厌恶、痛苦等。
简单地说 , 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
心理学认为,情感有信号、动力两种基本作用。
所谓信号作用 , 具有认识上的意义 ; 所谓动力作用 , 是指情感对人的一切认识和意志行动所起
的发动作用。
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 推动人的行动 ; 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人的认识和行动。
我们知道 , 教学不仅是认识的过程 , 也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证明 , 在正常智力范围内 , 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
因素不在智力的高低和自己已有知识的多少 , 而在于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
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使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
因此教师的情感必然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因素 , 那么 , 教师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怎样 ?我认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教师对学生的喜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的情感状态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效果, 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全部认识活动。
曾在报刊中看到这样一篇报道: 美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所学校进行智力测验后 , 随意提出了一份将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名单 , 嘱咐校长和教师保密 , 几个月以后进行再次测试 , 这些学生果然有所进步。
也许会有人觉得
不可思议 , 其实就是心理学家这份名单激起了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与
爱。
教师通过声音、笑貌、动作、眼神等将学生“暗含期待”的信
息微妙地传递给学生 , 使之感到教师的亲切关怀和信任而受到鼓励 ,
激起努力学习的动机。
这种良好的反馈 , 又增加了教师暗含期待的
情感 , 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
尊心和自信心 , 振奋向上的积极情感。
师生间在情感上良好的双向
反馈 , 成为一种动力 , 大大促进了学习及其人的智力的发展。
所以称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这一测验为“爱的效应”。
在教学实践中 , 我们还可以看到 , 凡是得到教师爱护、帮助的
学生必定十分尊敬教师。
而这种对教师的好感又往往迁移到对教师
所教的知识产生兴趣 , 甚至产生喜爱的情感 , 从而主动、积极地学习
好功课。
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 , 甚至经常训斥、处罚学
生, 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不满情绪 , 智力发展受到压抑。
这种
消极的情感 , 往往会迁移到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厌恶之感 ,
对学习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 这样再聪明的学生也难有学好的希望。
这在低年级的学生中表现很突出。
因为他们不能用理智支配感情 ,
而是用情感支配理智 , 即“亲其师 , 信其道”。
所以 , 一个教师要使
教学获得成功 , 不仅要注意丰富自己的知识 , 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热爱
学生的心。
二、教师的情感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气氛
在日常教学中 , 凡是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 , 直接受课堂心理气
氛的影响。
所谓课堂的心理气氛 , 是指课堂的心理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 在愉快的情境中 , 一个人容易产生快乐感 ; 在紧张、沉闷的情境中 , 一个人则容易压抑、痛苦。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很多原因 , 比如教师的知识、才能、教室环境、教育和教学方法及学生的精神状态等 , 但对课堂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情感。
因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吸收知识 , 必
定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丰富情感交流
和心灵相通。
这种情感的交流和谐融洽 , 课堂的心理情境就好 , 气氛
必然愉快活跃。
反之 , 则不然。
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不仅
表现在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引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反馈 , 同时还要组织好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 使积极的情感相互感染 , 和教师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课堂教学不仅显示着教师的学识、才干、教育教学技巧 , 同时也是教师情感的直接展示。
有的教师无视自己的感情对课堂气氛的影
响 , 常常是平淡无味的照本宣科 , 学生则漫不经心地听课 , 这种死气
沉沉的、令人窒息的课堂气氛 , 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 , 还
有一些教师强调“严师出高徒” , 却不懂学生简单粗暴的做法会造成课堂气氛的紧张 , 学生感到压抑 , 这不仅会压抑学生的智慧 , 而且容
易使学生厌倦 , 甚至反感 , 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 , 教师教学不仅要有
丰富的情感 , 还应尽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师的情感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 但智力的
发展不与知识的增长成正比 , 只有当学生愉快、积极地并能采用正确
的方法学习时 , 才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所以教师教学必须热情饱满 ,
并使学生乐于学习 , 乐于用自己的智慧去叩开科学的大门 , 使智力得
到发展。
教师的情感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教育性。
教学的教育性 ,
不仅决定于教学内容所包含的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因素 , 还要看
教师能否自觉地去发掘较好的教育性 , 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 ,
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教育学生 , 教师的教学不能简单地进行道德
的说教。
诚然 , 对学生的教育必然是教师本身的信念和情感的表露 ,
而情感是一个人的道德信念 , 这样 , 教师只有言行一致 , 表里如一 ,
才能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 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 , 出色地达到教学
目的 , 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师的情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教育事业和所教学科的热爱 , 就是他工作的巨大动
力 , 他会如饥似渴地丰富自己的知识 , 增长才干 , 并且认真地去探索
教育教学规律 , 在工作中即使有重重困难 , 也不以为苦。
许多人在观
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后 , 都十分敬佩其教学方法的灵活与巧妙 ,
却不曾想最好的教育方法, 完全产生于教师对学生那份发自内心的爱。
作为一名教师 , 如果不先学会用情感去爱本职工作 , 去爱他的学生 ,
只单纯地在教学上模仿别人, 那一定会失败。
教师的情感对教育工作、教学效果的确有着不同凡响的作用, 因此, 教师必须重视情感的修养。
教师丰富、充沛的情感不仅表
现在对学生的关怀、信任、平等地尊重, 还表现为自己与教学内容一致的高尚的道德感、强烈的理智感和丰富的美感。
在教学中 , 教师真挚的情感 , 通过逻辑严密的论证, 准确、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 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 工整合理的板书 ,加上教师本身良好的素质和仪表等, 无时无刻不让学生体会到美的感受 , 体会到人的智慧美、心灵美、变苦学为乐学、师生乐融
融地渡过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