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
效果
王科润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两组均给予开腹切除阑尾炎,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熨腹部、黄芪注射液以及口服中药进行治疗,术后采用优质护理对其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及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正常愈合率比观察组低,且观察组的阑尾点压痛减轻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减轻时间均比对照组快,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能有效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7(032)024
【总页数】3页(P3643-364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护理
【作者】王科润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南阳4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等,伴随发热、腹肌紧张、恶心等,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临床上有腹腔镜下切除阑尾与开腹切除阑尾两种手术方式。

其中,腹腔镜下切除阑尾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切口愈合良好、感染率较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1]。

而开腹切除阑尾手术较为经典和简便,且手术费
用较低,因此,临床仍在使用此种手术方式,但该手术切口切口容易出现感染,因此,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促进术后切口的愈合具有重要的意义[2]。

本文就中西医结
合治疗联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效果进行探讨,现作以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从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两组均给予开腹切除阑尾炎,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

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
22∶23,平均年龄(34.57±1.64)岁,其中,文化程度:大专、中专学历各为20例,小学为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4∶5,平均年龄(35.17±1.84)岁,其中,文化程度:大专、中专学历各为18例,小学为9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手术1d后给予静脉注射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

用甲硝唑清洗手术切口,并用注射器将切口内的甲硝唑残液吸干净,随后静脉滴注甲硝唑,连续3日,每日3次,每次250mL。

术后72h,护理人员每日帮助患者换药,观察切口愈合的情况,并详细记录是否出现粘连、红肿、发热、化脓等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与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手术1d后给予患者中药(木香、盐小茴香、厚朴、青皮、枳壳等)熨腹部,并给患者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


后72h,护理人员每日给患者的切口换药,并对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详细
记录是否出现粘连、红肿、发热、化脓等情况。

同时给患者静脉注射中药黄芪,以促进切口尽快愈合。

患者术后1d便可服用中药进行治疗,每日1剂,可连续服用
4~6剂。

中药处方:黄柏、黄连各 10 g,大黄15 g,冬瓜子、蒲公英各15 g,赤芍10 g,当归15 g,金银花、连翘各15 g,红藤、黄芩各25 g,以上中药每
日加水煎熬1h。

优质的护理服务包括:①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阑尾炎术
后切口护理知识普及,从而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术后切口护理的重视。

②若患者为中老年人,需根据其身体状况及恢复情况制定营养食谱,多食用高纤维、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及阑尾点压痛减轻时间、体温恢复正
常时间、腹痛减轻时间。

1.4 疗效判定本研究将疗效判定的标准分为2级,正常愈合:患者的术后切口未
发生红肿、感染、粘连等症状,或患者术后切口出现红肿、发热、感染等症状,但症状轻微;未得到控制:患者术后切口发生较为严重的红肿、发热,或切口形成脓液,需进行切开引流等方式进行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应以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值χ2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对照组的正常愈合率比观察组高,且观察组切口
发热率、粘连率、脓肿率、感染率比对照组低。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的阑尾点压痛减轻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腹痛减轻时间均比对照组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炎症,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

虽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仍需要注意护理,以免引发切口感染、阑尾残株炎、腹腔出血漏粪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其中,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

对于急性阑尾炎术后的切口感染,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直接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西药抗生素[3]。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给患者静脉注射西药抗生素容易导致患者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诱导出超级细菌,对人类的生存与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4]。

中医认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人体的湿气和热气太重,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进而引发阑尾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

且术后患者身体虚弱、气行不畅,容易出现脾胃衰弱,进而影响恢复的效果[5]。

因此,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应以活血行气
为主,以调理脾胃和清热解毒为辅,因此,用于治疗的中药应当具有行气、活血化瘀的功效。

而木香、盐小茴香、厚朴、青皮、枳壳等中药药性平和、不良作用少,且具有活血止痛、抗菌消炎等作用,采用中药熨患者的腹部,能促进患者肠胃功能尽快恢复,早进食,从而有利于切口的愈合与身体的尽快恢复[6]。

而中药黄柏、
黄芩以及黄连具有清热除湿的功效,连翘、金银花、红藤、蒲公英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能,当归、赤芍等具有通便、凉血、补血等作用。

以上几种中药具有抗菌、杀菌的功能,不仅能增强患者体内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还能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从而对切口炎症的消退起到促进作用,进一步防止了肠梗阻、肠粘连等症状的发生。

同时配以优质的饮食护理、宣教护理以及生活护理,能提高治疗的效果,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正常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切口发热率、粘连率、脓肿率、感染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阑尾点压痛减轻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减轻时间均比对照组快,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能有效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关文献】
[1] 刘永霞,李学红.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的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6,34(3):68-70.
[2] 陈雅卓.循证护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27-228.
[3] 岳俊芳,岳娜,汤应龙.循证护理对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护理效果研究[J].继续
医学教育,2016,30(12):123-125.
[4] 张玉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结合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9):170-171.
[5] 曹晖.围术期心理护理在急性坏疽穿孔型阑尾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4):162-163.
[6] 魏玉霞.精细化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甘肃科技, 2016,32(7):120-121.
[7] 田玉环,王珊珊.耳穴贴压对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6,
31(16):2382-2385.
[8] 张建立.针灸在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5):709-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