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

【重点难点】
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相关链接】
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小华的故事
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导学过程】
知识模块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自主互研明确目标(学习提示:认真阅读教材57-60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之后针对疑难学师学友交流,班内展示,教师点拨)
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做?
2. 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结合所学,组长引领,组内交流,探究问题。

最后班内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
探究一:维权靠法律
教材P58“探究与分享”:王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村民却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思考探究:1.为什么两个案件中的当事人同样遇到了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样积极维护权利,却是截然不同的维权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二法律救助帮维权
1.生活中你的权益有没有受到过侵害,你是怎样做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
2.上个事例中的王某应该如何帮弟弟维权?
知识模块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自主互研明确目标(学习提示:认真阅读教材60-61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之后针对疑难学师学友交流,班内展示,教师点拨)
1.面对违法犯罪行为,快递小哥的做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结合所学,组长引领,组内交流,探究问题。

最后班内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
未成年人面对歹徒行凶时,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忍气吞声,任其侵害;二是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三是与歹徒斗智斗勇,利用社会力量将其抓获。

1.请说说这三种情况分别可能导致怎样的结果。

2. 如果我们遭遇歹徒行凶,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救助方法?
【随堂演练】
1. 晓红在父母离异后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下岗了,晓红爸爸原来每月支付给她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母子俩生活陷入困境。

晓红面临辍学。

为此,晓红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①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律武器维权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③通过向居委会或父母双方单位反映情况,寻求调解④申请法律援助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 中学生陈云帆发现有人慌慌张张地从邻居家搬出一些物品,于是躲在一旁“窥视”。

看到那些物品被装上一辆小货车后,陈云帆便记下车牌号。

后来警方通过陈云帆提供的车牌号破案,抓住了窃贼。

这说明他()
①懂得要防范侵害,见义勇为②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④能够明辨是非,维护正义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3. 小周是小区保安。

一天,他为抓抢劫犯罪嫌疑人,被摩托车撞伤,他忍住剧痛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将其交给民警。

因此,他被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观点一:小周的做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观点二:如果他在与歹徒搏斗时把歹徒撞伤了,他就不会获得光荣称号了。

思考与讨论:请你对这两个观点发表看法。

【课后作业】同步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