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田里的禾苗长得不快,便动手把它们拔高了一些。

他疲劳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我累极了,我帮禾苗长高了。

”他的儿子听后赶快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都已经枯萎了。

世上不想帮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

有的人认为不能见到效益干脆不做,这好比种田而不锄草的人;而有的就像这种拔苗助长的人。

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揠苗( ) 闵其苗( ) 耘苗者( ) 苗则槁矣( ) [2]解释下列字词。

揠:闵:
槁:寡:
[3]看到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宋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讲了对想帮禾苗生长持两种态度的人?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相关练习。

讳①输棋
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

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

”又问:“胜负如何?”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②,他不肯罢了。


(注释)①讳:忌讳。

②和:和棋,平局。

[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次日(______)胜负何如?(______)
[2]“负”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背;②担任;③仗恃,依靠;④失败”等意思,文中“有自负棋高者”的“负”应选第(____)种意思;“连负三局”的“负”应选第(____)个意思。

[3]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

[4]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祭拜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xua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zǔ)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子矣。

”遂居焉。

[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做礼仪之事,孟母说:“这个地方适合孩子住了。

”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1]“舍”有下列意思:①房屋,住处。

②谦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

③量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在“舍弟”、“舍侄”一词中意为;“校舍”、“宿舍”一词中意为;“退避三舍”一词中意为。

“舍”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只填序号)
[2]根据句子的意思,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遂迁居市旁市: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徙居学宫之旁徙: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此非吾所以处子也”这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B.这个并不是我的孩子。

C.这并不是我教导孩子的方法。

[4]孟母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第二次住在;第三次住在。

[5]你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理解。

学弈
弈秋,通国之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鹤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1]请按原文填空。

[2]朗读下面的句子时,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朗读停顿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使弈秋/诲二人弈
C.使/弈秋诲/二人弈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使弈秋诲二人弈诲:________ 弈:________
(2)一人虽听之之:________
(3)思援弓缴而射之援:________
[4]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文言文《执竿入城》,完成后面的习题。

执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②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③依而截之。

世之愚,莫之及也。

(注释)①鲁:鲁国。

②俄:不一会儿。

③遂:于是,就。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出停顿。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2]给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

之:①的;②代词,代指长竿;③代词,代指那个“执长竿入城门者。


遂依而截之(_____)世之愚(_____)莫之及也(_____)
[3]将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哪个成语跟这个故事的寓意最贴近?()
A.南辕北辙
B.亡羊补牢
C.守株待兔
D.刻舟求剑
6.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③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中。

果实的硬壳大都有角,果肉可以吃。

②仕:做官。

③强:硬要。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食:______ 非: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多项选择)
A.北方人不适合吃菱角。

B.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否则会闹笑话。

C.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7. 读文言文《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

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

吏系①得一夜行人。

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

”吏曰:“鞭乎?”王
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

(注释)①系:抓。

②致:达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乱:______________ (2)云:______________
(3)鞭:______________ (4)释:______________
[2]下面加点的“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而久之
B.求之不得
C.君子何之
D.井底之蛙
[3]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故事,你认为王安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各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______!”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正确选择下列词语,将大写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太山 B.流水
[2]哪句能够证明伯牙“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在古文中用“___”画下来。

[3]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常用“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①字稚圭(ɡuī),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②。

衡乃穿壁③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①匡(kuānɡ)衡:西汉经学家。

②逮:到,及。

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③穿壁:在墙上凿洞。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衡乃穿壁引其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哪则成语故事?(选一选)()
A.囊萤映雪
B.凿壁借光
[3]你认为匡衡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小古文阅读训练。

王蓝田性急。

尝食鸡子,以箸(zhù)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jī)齿蹍(niǎn)之,又不得。

瞋(chēn)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niè)破即吐之。

注释:(1)鸡子:鸡蛋。

(2)箸:筷子。

(3)屐:古人穿的一种木制
鞋,鞋底由木齿支撑。

(4)瞋:同'嗔',发怒。

(5)蹍:踏,踩。

[1]本文主人公是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他的______描写来体现这一特点的,相关的字词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2]请写出你对下列几个字词的理解。

食:_____ 掷:_______ 复:______ 啮(niè)破:_______
[3]请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niǎn)之,又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冕好学
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①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②之。

已而③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④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①轼:就。

②挞:用鞭子打。

③已而:后来。

④执策:拿着书。

请仔细阅读后对下列句子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窃入学舍”是说王冕偷偷地到学校旁听。

(________)
2.父亲鞭打王冕是因为王冕没有默记学习的内容。

(________)
3.母亲认为王冕对学习很入迷,应该让他去学习。

(________)
4.在寺庙里,王冕直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读书,一直到天
亮。

(________)
5.短文通过具体事例充分表现出王冕是一个热爱学习,却不爱劳动的孩子。

(________)
1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①人也,亦不详其姓字②。

宅边有五柳树,因③以为号焉。

闲静④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⑤,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⑦知其如此⑧,或⑨置酒⑩而招之。

(注释)
①何许:什么地方。

②姓字:古人有姓、名和表字。

③因:因此,因而。

④闲静:安静,没有什么欲望。

⑤甚解:刻意求深的意思。

⑥嗜酒:非常爱好喝酒。

⑦亲旧:亲戚朋友。

⑧如此:指喜欢喝酒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⑨或:有时。

⑩置酒:准备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

好:________
(2)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或:________
[2]请你说出五柳先生的名号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请你简述他的几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言文阅读。

邯郸学步
昔有学步于①邯郸者,曾②未得其仿佛③,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①于:在②曾:却③仿佛:大概
[1]解释文中下列词的含义。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昔:________
遂匍匐而归耳。

遂:_______ 匍匐: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用“邯郸学步”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写出邯郸学步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写出邯郸学步的反义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承宫①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②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寻之。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③共禁,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

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④樵薪:砍柴。

⑤执苦:干苦活。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少孤。

(______)
A.丧父B.孤独,孤单
C.辜负 D.古代帝王的自称
(2)遂通其经。

(______)
A.田间水沟B.顺利地做到C.于是,就D.最终
(3)门下生共禁。

(______)
A.不许,制止 B.拘押
C.避忌 D.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B.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C.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D.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3]“猪主怪其不还,寻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_________。

通过文言文中的故事可知承宫最突出的品质是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