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质中进行三维培养、并形成所需要的形状;④将构 建物移植机体的方法。
五、组织学学习要点
1、平面与立体 的关系 2、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3、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4、分析比较,纵横联系
思考题
• 组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 组织和器官分别是如何构成的?人体有 哪几种基本组织? • 何谓嗜碱性、嗜酸性、中性、电子密度 高、电子密度低? • 组织学有哪些常用方法和技术?
染色:是用染料使无色组织切片着色,增加对比度,
便于镜下观察。染色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能使细胞 全部结构同时着色。 常用酸性染料(伊红、坚固绿、橙黄G),碱性染料 (苏木精、亚申蓝、甲苯胺蓝、碱性品红)、硝酸银 等进行染色。 最常用:
苏木精(hematoxylin):细胞核和胞质内的嗜碱性
H.E
物质着蓝紫色 。
(四)放射自显影术
通过活细胞对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的物质的摄 入,以显示该细胞的功能状态、或该物质在组 织和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五)图像分析术
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切片提供的平面 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立体的组织和细胞内各 种有形成分的数量、体积、表面积等参数。根据 连续的组织切片应用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可以 获得组织微细结构的立体模型,这部分内容称体 视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
上篇
组织学
第1章 组织学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嗜酸性、嗜碱性、电子密度高、 电子密度低等概念。 2、熟悉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范围、内容和其 它研究方法。 4、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发展。
一、定义: 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机体微细结 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它是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基本
பைடு நூலகம்
伊红(eosin):细胞质基质和间质内的胶原纤
维等着红色。
名词: 1、嗜碱性:细胞和组织的酸性物质或结构与碱性染料
(如苏木精)亲合力强,称嗜碱性。
2、嗜酸性: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如伊红)亲 合力强,称嗜酸性。 3、中性:若与两种染料的亲合力均不强的。 4、亲银性:银染法中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
原而显示,称此为亲银性。
5、嗜银性:有些结构无直接还原作用,需加入还原剂 方能显色,称此为嗜银性。
(二)电子显微镜 术(简称电镜, EM) 镜下结构称超微结 构,可放大几万倍 至几十万倍。
1、透射电镜 :观察组 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 分辨率0.2nm。 标本制备:1、固定 (戊
二醛等) 2、包埋(环氧树 脂) 3、切片(50-80nm) 4、 染色(醋酸铀和柠檬酸铅等 重金属盐)
三、组织学常用计量单位
1mm=1000μm,1 μm=1000 nm
四、组织学研究方法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简称光镜,LM)
镜下结构称光镜结构, 放大倍数1500倍, 分辨率0.2μm, 观察时,须将组织制成薄片,以利光线通过。 石蜡切片---最常用 制片过程:1、取材 2、固定 3、脱水 4、透明 5、 浸蜡包埋 6、切片:5-7微米厚度 7、展片 8、脱 蜡 9、染色 10、脱水 11、封片 还有冰冻切片(酶组织化学染色),涂片(血液), 铺片(疏松结缔组织),磨片(牙和骨)等制作切片 的方法。
标本在荧光屏上呈黑白反差 的结构影像。 电子密度高、电子密度低: 被重金属浸染呈黑色的结构, 称电子密度高;反之,浅染 的部分称电子密度低。
2、扫描电镜 : 用于观察组织表 面的立体结构。 分辨率5-7nm
(三)组织化学术
为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 原理和技术,与组织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技术,能在 组织切片定性、定位地显示某种物质的存在与否、以及 分布状态。 ①一般组织化学术:主要显示糖类(如PAS反应)、脂类、 核酸和酶类。 ②免疫组织化学术:应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和组织中相 应的肽或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标记物, 而获知该肽或蛋白质的分布部位及相对含量。此法特 异性强,敏感度高,应用广泛。 ③原位杂交术:即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用于检测 基因(DNA片段)的有无、及在转录水平检测基因的活性 (mRNA)。
(六)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术:是把从机体取得的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
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技术。
组织工程:是用细胞培养术在体外模拟构建机体组织 或器官的技术。组织工程研究包括四个方面:①生长 旺盛的细胞,也称种子细胞;②细胞外基质,可用生 物材料(如牛胶原)和无毒、可被机体吸收的人工合成高
分子材料;③构建组织或器官,即把细胞置于细胞外
方法,又称显微解剖学。
二、内容:
1、基本组织(总论):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2、器官、系统(各论):
细 胞 →组织 → 器官→ 系统 细胞外基质 组织:由形态相似或功能相关的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组成。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组成器官,每-器官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系统:由多个相关器官联合组成,并完成连续的生理活动。 如消化系统。
五、组织学学习要点
1、平面与立体 的关系 2、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3、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4、分析比较,纵横联系
思考题
• 组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 组织和器官分别是如何构成的?人体有 哪几种基本组织? • 何谓嗜碱性、嗜酸性、中性、电子密度 高、电子密度低? • 组织学有哪些常用方法和技术?
染色:是用染料使无色组织切片着色,增加对比度,
便于镜下观察。染色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能使细胞 全部结构同时着色。 常用酸性染料(伊红、坚固绿、橙黄G),碱性染料 (苏木精、亚申蓝、甲苯胺蓝、碱性品红)、硝酸银 等进行染色。 最常用:
苏木精(hematoxylin):细胞核和胞质内的嗜碱性
H.E
物质着蓝紫色 。
(四)放射自显影术
通过活细胞对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的物质的摄 入,以显示该细胞的功能状态、或该物质在组 织和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五)图像分析术
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切片提供的平面 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立体的组织和细胞内各 种有形成分的数量、体积、表面积等参数。根据 连续的组织切片应用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可以 获得组织微细结构的立体模型,这部分内容称体 视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
上篇
组织学
第1章 组织学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嗜酸性、嗜碱性、电子密度高、 电子密度低等概念。 2、熟悉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范围、内容和其 它研究方法。 4、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发展。
一、定义: 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机体微细结 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它是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基本
பைடு நூலகம்
伊红(eosin):细胞质基质和间质内的胶原纤
维等着红色。
名词: 1、嗜碱性:细胞和组织的酸性物质或结构与碱性染料
(如苏木精)亲合力强,称嗜碱性。
2、嗜酸性: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如伊红)亲 合力强,称嗜酸性。 3、中性:若与两种染料的亲合力均不强的。 4、亲银性:银染法中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
原而显示,称此为亲银性。
5、嗜银性:有些结构无直接还原作用,需加入还原剂 方能显色,称此为嗜银性。
(二)电子显微镜 术(简称电镜, EM) 镜下结构称超微结 构,可放大几万倍 至几十万倍。
1、透射电镜 :观察组 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 分辨率0.2nm。 标本制备:1、固定 (戊
二醛等) 2、包埋(环氧树 脂) 3、切片(50-80nm) 4、 染色(醋酸铀和柠檬酸铅等 重金属盐)
三、组织学常用计量单位
1mm=1000μm,1 μm=1000 nm
四、组织学研究方法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简称光镜,LM)
镜下结构称光镜结构, 放大倍数1500倍, 分辨率0.2μm, 观察时,须将组织制成薄片,以利光线通过。 石蜡切片---最常用 制片过程:1、取材 2、固定 3、脱水 4、透明 5、 浸蜡包埋 6、切片:5-7微米厚度 7、展片 8、脱 蜡 9、染色 10、脱水 11、封片 还有冰冻切片(酶组织化学染色),涂片(血液), 铺片(疏松结缔组织),磨片(牙和骨)等制作切片 的方法。
标本在荧光屏上呈黑白反差 的结构影像。 电子密度高、电子密度低: 被重金属浸染呈黑色的结构, 称电子密度高;反之,浅染 的部分称电子密度低。
2、扫描电镜 : 用于观察组织表 面的立体结构。 分辨率5-7nm
(三)组织化学术
为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 原理和技术,与组织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技术,能在 组织切片定性、定位地显示某种物质的存在与否、以及 分布状态。 ①一般组织化学术:主要显示糖类(如PAS反应)、脂类、 核酸和酶类。 ②免疫组织化学术:应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和组织中相 应的肽或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标记物, 而获知该肽或蛋白质的分布部位及相对含量。此法特 异性强,敏感度高,应用广泛。 ③原位杂交术:即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用于检测 基因(DNA片段)的有无、及在转录水平检测基因的活性 (mRNA)。
(六)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术:是把从机体取得的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
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技术。
组织工程:是用细胞培养术在体外模拟构建机体组织 或器官的技术。组织工程研究包括四个方面:①生长 旺盛的细胞,也称种子细胞;②细胞外基质,可用生 物材料(如牛胶原)和无毒、可被机体吸收的人工合成高
分子材料;③构建组织或器官,即把细胞置于细胞外
方法,又称显微解剖学。
二、内容:
1、基本组织(总论):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2、器官、系统(各论):
细 胞 →组织 → 器官→ 系统 细胞外基质 组织:由形态相似或功能相关的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组成。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组成器官,每-器官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系统:由多个相关器官联合组成,并完成连续的生理活动。 如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