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证伪性”是科学的试金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证伪性”是科学的试金石
“可证伪性”是科学的试金石
中国人中有科学素养的人只占约3%,因此在中国做骗子很容易。
只要在他贩卖的假货里面加几个科学辞藻装饰一下,或者说是哪个专家推荐的、哪个明星推荐的、哪个电视台推荐的、是什么中华文化瑰宝、精华之类的就不愁卖不出去。
大部分人不是用理性、用科学去判断事物,而是用感情、用权威、用圣人去判断事物。
科学说白了就是实事求是,是理性的思维。
你不懂科学就注定了要当傻瓜,拿自己的血汗钱来养肥那些不劳而获的骗子。
甚至得了重病还偏信那些骗子结果耽误了病情赔上自己的生命。
科学是你美好生活的朋友。
你来看我的文章当然就是我的朋友,我不能容忍我的朋友被骗子骗去钱财、健康和生命,所以在此把我对科学的认识奉献给你,希望你从此以科学为友,受益终生。
科学已经用它自身证明了它的强大。
天上的卫星飞船,地上的汽车火车高楼大厦,水上的轮船潜艇航空母舰,手上的手机、掌上的爱派、桌上的电脑,医学上消灭了天花、杀灭了细菌、控制了病毒、治好了无数的疾病,你身边的方方面面琐琐碎碎无一不证明了科学的威力。
科学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知识、最可靠的工具。
我们区别是否科学的目的就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科学、远离非科学、反对伪科学,使得我们的生活得到科学的确切保障,免受伪科学的伤害。
科学是客观的。
科学只关心能够观察、能够测量的问题。
比如你身高多少就可以直接拿把尺子量一下。
天鹅是什么颜色也可以直接观察到。
这个观察和测量的过程就叫做“实证”。
科学的知识就是经过实证得到的知识。
如果你经过实证,并且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所谓的“假说”。
你的假说在所有的地方,经所有人的重复试验都得到一样的结果,你的假说就上升为科学的理论。
假如有人试验的结果和你的不一样,你的假说就不能成立。
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你的假说被“证伪”了。
通俗一点说就是实践证明你是错的。
科学的理论就是这样在无数的实践过程中经过无数的实证和证伪发展起来的,所以科学理论是经得起考验的最可靠的知识。
科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实证的结果就可能有正有负。
比如说以前欧洲人看到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于是他们下结论说“天鹅都是白色的”。
这个结论是有可能被推翻的。
任何人只要找到一只不是白色的天鹅,这个结论自然就不成立了。
这个“被证明是错的”的可能性就是所谓的“可证伪性”。
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表明它随时准备接受挑战。
科学理论不是上帝、不是圣人、不是专家、不是权威、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科学的理论正是在无数的怀疑和证伪面前依然挺立的理论。
牛顿的三大定律也是有“可证伪性”的。
比如说“能量守恒定律”,你只要做出一个“永动机”就可以证明牛顿错了。
但是牛顿发现这个定律以来地球上任何人也不能证明他错了,没有一个反例,所以这个定律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了。
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决定了科学的理论只是相对正确的、比较可靠的知识。
因为你不可能穷尽宇宙去证明你的理论始终正确,你的理论随时都有“被证伪”的可能。
因此科学并不寻求“绝对”的真理。
所谓“真理”是哲学和宗教讨论的范畴。
科学只是一种最可靠的知识。
科学的“可证伪性”使得科学工作者对任何结论都抱有怀疑的态度。
因此科学注定不能成为一种信仰,不可能成为迷信,不是可以无条件相信的信条。
我相信科学是最可靠的知识,但是我并不迷信科学,我随时都在寻找这个理论的破绽,试图推翻这个理论。
因此我不轻易相信权威,不轻易相信圣人,不轻易相信所谓的常识,不凭我的感情
倾向来判断事物,我只相信科学的事实。
不迷信科学当然也不是随便怀疑科学。
任何怀疑都要有事实作为依据,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我就相信这个理论是最可靠的。
比如说你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怀疑220伏的电压可以电死人,你就不要随便怀疑。
如果你随便怀疑了,去摸摸试试,你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胡适提出的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实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任何假设都要有一定的依据,如果随便大胆假设就只能是捕风捉影的乱来了。
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合理怀疑、合理求证的态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在所谓“以太”的问题上陷入僵局才提出来的。
相对论的建立对牛顿力学体系就是一种“证伪”,牛顿力学也被证明是错的了。
但是新的理论必然要包容旧的理论,就是说新的理论必须能够解释旧的理论所能解释的一切。
当相对论的定律在速度不高的时候就还原为牛顿定律了,所以说牛顿定律只是相对论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的一种特例。
这样新、旧理论就很和谐地相容了。
即使有了相对论,我们仍然可以说,在速度很小的情况下牛顿定律是成立的。
欧洲人后来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色的天鹅,“天鹅都是白色的”的结论就被证伪了。
于是这个结论被改为“澳大利亚的天鹅是黑色的,其他地方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证伪的结果是给原来的结论增加了一个限定条件,使得原来的结论更加精确了。
科学的理论就是这样在证伪和证实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我们现在认可的科学理论可以定义为“暂时没有被证伪”的理论。
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使得科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虽然说科学的理论存在着“可证伪性”,但是不能理解为科学的理论是注定错误的。
可能证明是错不等于必然是错。
相对论虽然证明了牛顿定律在速度很高,重力场很大的情况下是错的,但是也证明了牛顿定律在普通情况下是对的。
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也没有否定澳大利
亚以外地区的天鹅是白色的。
科学的理论可以说就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的绝对正确的理论。
比如说牛顿力学在地球上就是绝对正确的。
马克思理论说“相对真理之中包含了绝对真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科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的。
实证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测量,通俗点说就是“实事求是”。
实证的结果可能证实这个理论,同时也可能推翻这个理论。
科学的理论有被实证推翻的可能性就叫做“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是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志,是科学理论的必要条件。
没有“可证伪性”的理论就是所谓“不可证”的,必然不是科学的理论,这些理论就是“非科学”的理论。
如果非科学的理论硬要冒充科学来欺骗大众,我们就称之为“伪科学”。
究竟如何鉴别“伪科学”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