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澳大利亚几种特有动物,并理解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认识澳大利亚农牧业概况,掌握农牧业发展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3、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读图分析,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认识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澳大利亚把袋鼠的形象镶在国徽上(出示澳大利亚国徽)国徽上的袋鼠多可爱,他的旁边还有一种动物,他是什么呢——是鸸鹋!(介绍此动物)。

袋鼠和鸸鹋这两种动物,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其实,除了这两种动物以外,澳大利亚还有许多特有动物,有谁知道
那么,就让我们从了解澳大利亚的神奇动物们开始了解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吧!
二、讲授新课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展示动物图片,看看哪几种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
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亚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演化年代。

因此,有人把澳大利亚比作世界生物资源的一个活化石博物馆。

2.播放《澳大利亚动物》的视频。

观看动物,然后回答视频最后的问题。

3.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这些古老珍奇的动物呢(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4.大家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吧!
5.课件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完成幻灯片上的问题。

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周围被海洋包围,南回归线从中穿过,是个南半球的国家。

澳大利亚在拉丁语种意为“南方的土地”。

它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那么澳大利亚的位置自古就是这样的吗(不是,大陆漂移)
6.播放大陆漂移,用大陆漂移的观点解释一下为什么澳大利亚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P39活动1。

【承转】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生物很多,但是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

下面我们去今天旅行的第二站:澳大利亚国家羊毛博物馆了解一下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家史吧。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带着问题观看录像:澳大利亚本来有羊吗
澳大利亚本来是没有羊的,18世纪后期欧洲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发展到现在的大约亿只。

我们平时在一些羊毛制品上也可以看到“100%澳毛“的字样。

2.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发展的如此迅速呢澳大利亚有哪些适合绵羊生长和繁殖的自然条件呢
3.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地形和气候
4.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东、中、西部各是什么地形(东部山地:大分水岭,海拔800—1000米;中部平原:分布有澳大利亚大盆地,海拔不足200米;西部高原,海拔200—1000米。

)(2)找出墨累河(中部平原上最大的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处)。

5.接着,我们再来看看澳大利亚的气候,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属于哪个温度带(热带和南温带)
(2)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6.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干燥,水源丰富,无野生食肉动物。

对于养羊业都是非常有利的。

7.综合各种地理因素,假如你是一位农场主,你会把羊场建在何处
大家现在分为三组,第一组主要从地形的角度考虑;第二组主要从气候的角度考虑;第三组综合地形和气候因素,你又有什么打算(小组讨论)
8.据图“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对比你的设计与实际分布的差异。

澳大利亚有四大农牧带:粗放牧羊带,粗放牧牛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粗放牧羊和牧牛带分布在哪里(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
混合农业地带分布在哪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
为什么会这样分布(西部、北部和中部,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养;并且这些地方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

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基本属于平原地区;并且东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9.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图上,有一些地方没有任何农业带,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带,这是什么原因呢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澳大利亚之旅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对澳大利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各个国家在自然、人文环境上存在着差异,并且在经济的发展上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做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板书设计
澳大利亚
地理位置
↙↘
生物古老自然环境特点
↓↓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五、教后反思
1.新课导入的效果明显。

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去参观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园”,以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和景观图片播放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这些珍奇古老的动物”,引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导入新课,形象生动,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在教学一开始就“点击”到学生的兴奋点,导入效果好。

2.教学过程中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考。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分析养羊业发达的原因。

因此,我运用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土地利用比重统计图等图表,设计问题。

随着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也随之层层递进,从而分析出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此外,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领悟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也是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最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内容加以小结。

这种将难点层层分解,引导学生思考、归纳的方法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学生参与、分析地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向上,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
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

在分析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和动物和谐相处,树立正确的人人地关系理念。

当然,课后仍然感到有许多不足之处:师生活动仍不够充分,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

对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锻炼不够。

教学语言不是很规范,教学术语使用的不够多。

教学过程流畅,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贯穿整节课,但在拓展学生视野方面做得不够。

课后结尾时,让学生来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平淡。

是否可以在归纳的基础上,设计课外探究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开阔。

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