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初二初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初二初中生物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蜜蜂营群体生活,蜂群中的雄蜂、雌蜂、工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这说明蜜蜂具有
A.社会行为B.学习行为C.领域行为D.防御行为2.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D.动物与植物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共同保持平衡
3.下列有关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B.先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C.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D.先天性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4.家鸽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肺B.气管C.气囊D.气囊和肺5.(2014•乐山)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被植物直接吸收了B.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
C.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D.被土壤吸收了
6.右图为关节结构模式图,其中②代表的是
A.关节头B.关节囊
C.关节腔D.关节软骨
7.骨折后骨能愈合主要是由于骨膜内具有()
A.神经B.成骨细胞C.血细胞D.血管
8.人体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各种动作,其动力来自:
A.骨B.骨骼C.关节D.肌肉
9.骨的长长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密切关系
A.骨膜B.骨质C.骨髓D.骺端软骨层10.胜蓝同学在铅球比赛中获得冠军,她推铅球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11.(2014•呼伦贝尔)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用酵母菌酿酒B.用乳酸菌酿醋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D.用酵母菌制作面包
12.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这一现象属于大雁的
A.繁殖行为B.防御行为C.节律行为D.社群行为13.(2008•威海)几位同学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他们提出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B.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
C.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D.有利于动物物种的进化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 )
A.个体是单细胞的B.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5.在骨的结构中,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是
A.骨腔内的骨髓B.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C.骨松质内的红骨髓D.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
16.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B.人体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多组肌肉密切配合完成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D.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能完成人体运动
17.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能独立生活B.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
C.病毒不属于生物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18.人体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
A.骨、骨连结、骨骼肌共同完成的
B.骨、关节、骨骼肌共同完成的
C.骨、骨骼、骨连结共同完成的
D.骨、骨骼肌、骨骼共同完成的
19.动物骨骼肌肉的特性是()
A.受到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
B.受到刺激后,会发生舒张反应
C.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
D.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刺激后,会发生舒张反应
20.(2014•晋江市模拟)葡萄、水蜜桃是夏季优质水果,但它们易腐烂,引起腐烂的主要原因是()A.它们含糖量太高B.过量使用农药
C.腐生微生物感染D.水分蒸发过快
21.猫头鹰和鲤鱼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奔跑、蠕动B.飞行、攀援
C.飞行、游泳D.跳跃、爬行
22.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骨是运动的支点
B.骨骼肌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
C.一个动作可以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D.用力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阳光→草→食草鸟→鹰B.鹰→食虫鸟→蚱蜢→草
C.蘑菇→兔→蛇→鹰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24.下列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有些动物可以改良土壤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不起作用
25.(2014•自贡模拟)下列对于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生存条件都是一样的
B.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不能合成有机物
C.在南极和北极寒冷的地区无法找到细菌
D.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氧气
二、综合题
1.(16分)右图为人的屈肘和伸肘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1] 处于收缩状态,[2] 处于舒张状态时,完成了人体动作。
(2)如果你两手自然下垂,你会感到非常轻松,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状态,肱三头肌处于状态;而
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由图中可知,肱二头肌的肌腱至少固定在()。
A.一块骨上B.两块骨上C.多块骨上D.不能确定
2.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试
分析回答:(6分)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填能或不能)。
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和而获得。
(3)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4)动物通过行为,大大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3.(13分)暑假的一个星期一,小明买了爸爸和妈妈喜欢吃的桃子、梨等水果,并洗好装在干净的塑料袋里,放
在厨柜里,准备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边玩的时候吃,没想到周末拿出来一看,好多水果都烂了,还散发出一
股酒味。
请分析回答:
(1)、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水果腐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能使水果散发出酒味的微生物是()
(3)、不论哪一种防腐方法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腐目的。
(4)、鱼等海产品较长时间保存常用的防腐方法是。
纯鲜牛奶使用的防腐方法是。
(5)、使水果保存较长的时间不腐烂并保持新鲜,较好的方法是()
A.放入冰箱中冷冻B.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藏
C.洗净放在餐桌上D.用保鲜膜包好放在餐桌上
4.(15分)下图是长骨结构模式图.识图并回答问题(在括号内填写字母,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1)A是_______,其作用是能产生____,使骨_______.骨中有A存在,说明此人应处于_______时期.
(2)长骨两端的内部是[ ]____.骨干部分由[ ]_______构成.
(3)图中D是____,其内有E,E应是____,此时期,E具有_______功能.
(4)骨的表面是[ ]____,由_______组织构成,其内有_______细胞,对骨的_______和____有重要作用.
(5)能为骨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____.
重庆初二初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蜜蜂营群体生活,蜂群中的雄蜂、雌蜂、工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这说明蜜蜂具有
A.社会行为B.学习行为C.领域行为D.防御行为
【答案】A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蜜蜂的行为符合社会行为。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行为,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D.动物与植物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共同保持平衡
【答案】A
【解析】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食物链是生物圈中的生物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起始环节是植物,不是动物,故说法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下列有关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B.先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C.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D.先天性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答案】B
【解析】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划分为两类: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故选项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家鸽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肺B.气管C.气囊D.气囊和肺
【答案】A
【解析】家鸽属于鸟类,呼吸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鸟类的呼吸器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2014•乐山)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被植物直接吸收了B.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
C.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D.被土壤吸收了
【答案】B
【解析】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使之归还到大自然。
因此,被埋入土壤中的鱼内脏是被分解者分解了。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分解者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右图为关节结构模式图,其中②代表的是
A.关节头B.关节囊
C.关节腔D.关节软骨
【答案】B
【解析】在图中的关节结构模式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关节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骨折后骨能愈合主要是由于骨膜内具有()
A.神经B.成骨细胞C.血细胞D.血管
【答案】B
【解析】骨膜是由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骨膜具有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人体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各种动作,其动力来自:
A.骨B.骨骼C.关节D.肌肉
【答案】D
【解析】骨骼肌、关节和骨组成运动系统,运动的形成中,骨骼肌收缩提供动力,关节起着支点的作用,骨相当于杠杆的作用。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系统,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骨的长长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密切关系
A.骨膜B.骨质C.骨髓D.骺端软骨层
【答案】D
【解析】骨的长长与骨骺的软骨成有密切的关系,骨骺软骨层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长。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胜蓝同学在铅球比赛中获得冠军,她推铅球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
【答案】B
【解析】推铅球的过程相当于伸肘,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伸肘时,肌肉的状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2014•呼伦贝尔)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用酵母菌酿酒B.用乳酸菌酿醋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D.用酵母菌制作面包
【答案】B
【解析】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用于酿酒、制作面包、馒头等,乳酸菌发酵过程产生乳酸,因此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等,酿醋则是利用醋酸菌,故选项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这一现象属于大雁的
A.繁殖行为B.防御行为C.节律行为D.社群行为
【答案】C
【解析】大雁春去冬来,是一种迁徙现象,大雁的这种行为受到季节性气候的影响,随季节发生改变,很有规律,属于节律行为。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行为,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2008•威海)几位同学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他们提出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B.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
C.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D.有利于动物物种的进化
【答案】D
【解析】动物通过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衍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故选项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 )
A.个体是单细胞的B.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C
【解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的一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的集中区域。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被称为原核生物。
故选项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菌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在骨的结构中,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是
A.骨腔内的骨髓B.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C.骨松质内的红骨髓D.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
【答案】C
【解析】在骨的结构中有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其中红骨髓具有终生造血能力,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在人大量失血的情况下,黄骨髓可以转变为红骨髓。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B.人体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多组肌肉密切配合完成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D.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能完成人体运动
【答案】D
【解析】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多组肌肉的密切配合,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故说法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系统,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能独立生活B.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
C.病毒不属于生物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答案】B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体内,靠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来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因此病毒属于生物;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病毒根据其是否致病可以分为无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病毒,因此,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对人类有害。
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人体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
A.骨、骨连结、骨骼肌共同完成的
B.骨、关节、骨骼肌共同完成的
C.骨、骨骼、骨连结共同完成的
D.骨、骨骼肌、骨骼共同完成的
【答案】B
【解析】人体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成的。
运动的形成是由运动系统完成的。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动物骨骼肌肉的特性是()
A.受到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
B.受到刺激后,会发生舒张反应
C.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
D.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刺激后,会发生舒张反应
【答案】C
【解析】骨骼肌的特性是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后发生收缩反应。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骨骼肌的特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2014•晋江市模拟)葡萄、水蜜桃是夏季优质水果,但它们易腐烂,引起腐烂的主要原因是()
A.它们含糖量太高B.过量使用农药
C.腐生微生物感染D.水分蒸发过快
【答案】C
【解析】夏季的温度高,水分充足,微生物大量繁殖,使食物变质。
水果腐烂就是由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的。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猫头鹰和鲤鱼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奔跑、蠕动B.飞行、攀援
C.飞行、游泳D.跳跃、爬行
【答案】C
【解析】猫头鹰是鸟类,生活在陆地中,其运动方式主要是飞行,鲤鱼是鱼,生活在水中,其运动方式则主要是游泳。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骨是运动的支点
B.骨骼肌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
C.一个动作可以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D.用力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答案】B
【解析】骨骼肌、关节和骨组成运动系统,运动的形成中,骨骼肌收缩提供动力,关节起着支点的作用,骨相当于杠杆的作用。
一个动作的完成需要两组以上的肌肉来完成,用力推门时,伸肘,此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系统,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阳光→草→食草鸟→鹰B.鹰→食虫鸟→蚱蜢→草
C.蘑菇→兔→蛇→鹰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答案】D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因此,正确的是选项D。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链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下列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有些动物可以改良土壤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不起作用
【答案】D
【解析】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故选项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2014•自贡模拟)下列对于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生存条件都是一样的
B.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不能合成有机物
C.在南极和北极寒冷的地区无法找到细菌
D.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氧气
【答案】B
【解析】细菌几乎无处不在,分布十分广泛;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必要条件是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一些细菌和真菌的生存还需要特定的条件,不同的微生物生存的条件不同,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都不能合成有机物,属于分解者,故说法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综合题
1.(16分)右图为人的屈肘和伸肘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1] 处于收缩状态,[2] 处于舒张状态时,完成了人体动作。
(2)如果你两手自然下垂,你会感到非常轻松,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状态,肱三头肌处于状态;而
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由图中可知,肱二头肌的肌腱至少固定在()。
A.一块骨上B.两块骨上C.多块骨上D.不能确定
【答案】(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肘(2)舒张舒张收缩收缩(3)B
【解析】⑴、图中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当肱二头肌收缩时,肱三头肌舒张,完成屈肘动作。
⑵、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出于舒张状态,因此,会感到很轻松。
当手提一桶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因此,很容易感觉到累。
⑶、图中的2是肱骨,3是桡骨,肱二头肌的肌腱分别附着在两块骨上。
【考点】本题考查肘关节的组成与运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试
分析回答:(6分)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填能或不能)。
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和而获得。
(3)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4)动物通过行为,大大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答案】(1)学习(2)不能,生活经验,学习(3)遗传物质(4)学习
【解析】⑴、黑猩猩这种通过经验积累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⑵、学习行为需要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获得的行为,因此,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不能完成这种行为。
⑶、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⑷、动物通过学习行为,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13分)暑假的一个星期一,小明买了爸爸和妈妈喜欢吃的桃子、梨等水果,并洗好装在干净的塑料袋里,放
在厨柜里,准备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边玩的时候吃,没想到周末拿出来一看,好多水果都烂了,还散发出一股酒味。
请分析回答:
(1)、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水果腐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能使水果散发出酒味的微生物是()
(3)、不论哪一种防腐方法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腐目的。
(4)、鱼等海产品较长时间保存常用的防腐方法是。
纯鲜牛奶使用的防腐方法是。
(5)、使水果保存较长的时间不腐烂并保持新鲜,较好的方法是()
A.放入冰箱中冷冻B.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藏
C.洗净放在餐桌上D.用保鲜膜包好放在餐桌上
【答案】(1)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水果中生长繁殖,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等物质(2)C (3)
抑制(4)冷冻法巴氏消毒法(5)B
【解析】⑴、暑假温度高,水分充足,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食物变质。
因此,水果腐烂的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水果中生长繁殖,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等物质。
⑵、酵母菌发酵过程能产生酒精,图中C标示的是酵母菌。
⑶、防腐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者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⑷、海产品一般是采用冷冻的方法报讯,纯鲜牛奶的一般采用巴氏消毒法保存。
⑸、保鲜膜可以隔绝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冰箱中的低温环境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保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15分)下图是长骨结构模式图.识图并回答问题(在括号内填写字母,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1)A是_______,其作用是能产生____,使骨_______.骨中有A存在,说明此人应处于_______时期.
(2)长骨两端的内部是[ ]____.骨干部分由[ ]_______构成.
(3)图中D是____,其内有E,E应是____,此时期,E具有_______功能.
(4)骨的表面是[ ]____,由_______组织构成,其内有_______细胞,对骨的_______和____有重要作用.
(5)能为骨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____.
【答案】(1)软骨层新的骨组织长长幼年 (2)B骨松质 C骨密质 (3)骨髓腔红骨髓造血 (4)F骨膜结
缔成骨生长修复 (5)G血管
【解析】⑴、图中的A是软骨层,B是骨松质,C是骨密质,D是骨髓腔,E是红骨髓,F是骨膜G是血管。
软骨
层的作用是产生新骨组织,使骨长长,软骨层的存在,说明此人正处于幼年期,身高在不断的长高。
⑵、长骨两端的内部有骨松质B,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不同的骨所含的成分不同,长骨的两端主要是由骨密质组成。
⑶、图中的D是骨髓腔,骨髓腔内的红骨髓具有终生造血能力。
⑷、骨的表面由骨膜组成,骨膜是由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气馁具有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⑸、骨表面的血管能够为骨提供营养物质。
【考点】本题考查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