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知识要点一:九一八事变
1.1931年月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环,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不战而溃。
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这次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应该建立在下列哪座城市最合适? ()
A.北京
B.上海
C.沈阳
D.南京
3.日本进攻沈阳城的借口是()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4.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迅速沦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军的突然袭击
B.东北军作战不利
C.敌我力量悬殊
D.将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5.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
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河山“是指()
A平津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
6.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起来抵抗日军侵略,这支爱国部队是()
A.国民革命军
B.东北抗日游击队
C.抗日联军
D.抗日义勇军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够欢聚一堂?
(1)材料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件?
(2)东北松花江上的同胞为什么会“流浪!流浪”?
(3)《松花江上》之歌唱出了东北人民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知识要点二:华北危机与ー二·九运动
8. 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销压,这就是著名的“”。
9.一二・九运动最先在( )发生,然后得到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响应和支持。
A.北京
B.北平
C.天津
D.河北
10.“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这句话生动地概括了( )爆发前,广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1.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发出了( )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教亡运动的高涨。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卖国可耻,抗日光荣”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知识要点三:西安事变
12.国民党将领、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于年
月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13.如果你来编写课本剧《西安事变》,代表中共出席谈判的人物是()
A.周恩来
B.张学良
C.蒋介石
D.毛泽东
1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击着()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是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桂林日报》
材料二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材料一中提到的“陕变”指的是什么事变?该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指出“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为“处置得当”,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
答案
1.9 18 柳条湖东北军沈阳九一八事变
2.C
3.B
4.D
5.B
6.D
7.(1)九一八事变.
(2)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军之手,东北人民被迫流亡他乡。
(3)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对日军侵占东北的愤懑。
8.1935 反对华北自治一致抗日一二·九运动
9.B 10.B 11.C
12.张学良杨虎城 1936 12 12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
13.A 14.C
15.(1)西安事变;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②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认识上质的变化以及与蒋介石矛盾的激化。
(2)含义:如果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则国共两党从此由分裂对峙走向联合抗日,中国革命则由国内战争转为抗日战争。
对策: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