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特点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特点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模式
作者:潘红艳
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2期
潘红艳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
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高职院
校数学教学应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积极心理学的能动作用,运用于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积极打造基于积极心理学特点的高职
院校数学课堂模式,对提升高职院校数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164-01
当前正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党的18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拥有精湛技能的人才,更重要是打
造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

高职数学虽然不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但却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
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能否学好高职数学直接影响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终生
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怎样上好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如何使学生明白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增强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了。

积极心理学强调充分调
动受教者的积极性,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应用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受教
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的革新,提升教学效果。

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主要观点
1.1 概念
进入19世纪,心理学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重要学科之一。

对社会和大众来说,心理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精神慰藉。

随着社会的极大发展繁荣,积极心理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流派,积极心理成为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共同需要,积极心理学号称为心理学的“第四次浪潮”。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
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1.2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2.1 积极心理学弥补了早期病理式心理学的缺陷
早期传统的病理式心理学,以矫治社会或人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为中心。

但生活不是一种
苦难和创伤的组合,生活有非常多的美好的一面,追求美好和幸福是人类的天性,心理学理所
当然应为人类的幸福和健康做出贡献,为正常人过上有爱和尊严的生活提供技术支持。

可以说,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个有益而有效的补充,它使心理学更加完胜完美,同时也使心
理学更加平衡。

1.2.2 积极心理学提倡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
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核心目标——“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提升主观幸福感。

”假设一个人的
心理状况可以用负10到正10来表示,那么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关系目标是如何让更多的人从0
达到正10,而不是如何从负10变到0。

1.2.3 积极心理学倡导蓬勃的人生
积极心理学是构建幸福2.0理论,不是生活满意度的主题,它的衡量标准是人生的蓬勃程度。

积极心理学具体包括5大元素: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成就,即PERMA。

2 积极教学理念
积极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地位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到成
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积极教学理念充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
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

因此积极的教学理念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基于积极心理取向,充分发挥学生的
学习主人和主体地位,在积极的课堂教学和环境中实现学生积极素质和知识能力的培养。

3 基于积极心理学原则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3.1 积极性原则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建构积极理念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首要遵循的是积极性原则。

积极性原则主要有两
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积极的价值观,教师应该具备积极价值观。

第二是,开展积极的教育制
度和积极教育环境的研究和实践。

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鼓励教学法为主,看到学
生的进步,从基础抓起,帮助学生弥补数学基础薄弱的不足。

3.2 发展性原则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人具有发展性,对高职学生教育教学应该是一个发展性的教育,因此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是具有发展性的。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身心发展
接近熟期,思想上想独立但独立能力还不够,高职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不仅促进高职学
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成长,还应注重发展其健康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二是积极心理理念的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一口吃不成胖子,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循序目标,并
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目标。

3.3 自主性原则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自主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自主的人必须是自由本性的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
发展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前提的;二是自主的人具有自我选择的能力,能够有理性的
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
兴趣为主。

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快乐教学的原则,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4 系统性原则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把相关的管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与教育等诸因素
看成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整体。

多种因素的互动性发展,共同打造合理的高职院校数学课
堂教学模式。

4 结语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有助于学生克服对数学的畏惧感。

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进而喜欢上数学课,在数学学
习中收获乐趣,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特点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燕.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4.
[3]王祝园.浅析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J].科教文汇,2011(30):102.
[4]顾瑜.高职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苦难及解决办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王祝园.浅析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J].科教文汇,201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