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农村转入县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农村转入县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摘要: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务市场、用人制度的开放,流动人口
这一群体队伍在不断壮大。
随之而来的农村转入县城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些学
生大部分存在自卑心理,如何培养农村转入县城学生的自信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问题。
本文笔者阐述了体育课上对农村转入县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转入县城小学生自信心培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展开,许多农村儿童转入城市学校上学,因此农村转
入县城学生的受教育问题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农村转入学生面临的挑
战是史无前例的,在新环境中会遭遇许多挫折,这些农村儿童的自信心面临着巨
大的考验。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信心还非常薄弱,老师的一个眼神或一句不
经意的话都可能将其自信心摧毁。
可以说学校教育是学生建立自信心的起点,体
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利用小学体育教学提高学生
自信心,结合教学实践作相关的讨论。
一、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1.同学之间一味比较,容易损伤自信心。
在平时学习中,学生特别是农村转
入的学生,看到与自己程度相近的人获得成功,有助于自信心的提高,增强完成
同样任务的信心。
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失败时,则
会降低自信心,觉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充分
地肯定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和每个人的自身长处,比如,有的同学有较好的体育基础、有的同学做动作时身体协调等,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2.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暗示及评价。
好的暗示与评价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
这
种暗示和评价对农村转入学生会具有更加强烈的刺激。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听到别
人的语言鼓励,他人切合实际的评价和鼓励会使他们增强信心,顺利完成任务。
同时也启迪同学相互之间,应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在体育教学中不失适机地去
提示、肯定。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保持积极、富有兴趣或者处于一种平常的心
态是非常重要的。
处于各种各样的担优与干扰中,这样既影响了学习任务的完成,也降低了自信心。
3.自卑心理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
缺乏自信的人表现得更多的是自卑,凡事
都不愿尽力争取,遇事往后缩。
所以要提高自信心就必须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
信心。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设计内容、选择适宜的
教法手段,学生也应根据自己的体育能力、身体素质,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感兴
趣的运动项目。
一方面是强化自己的优势,以增强自信,另一种方面就是用成功
获得自信心,使倾斜的心理天平恢复平衡。
我们之所以提倡在体育运动中强化和
培养自信心,一是学生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在短时间内就有可能获
得成功的体验,慢慢地积累起成功的信念。
这样每个个体的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自我信念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二是体育运动的生活化,即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为想参与活动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个体,提供了广泛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三是体育运动,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表现在促进体能,增强体质,而且是缓解紧张压力中最积极、而又有效的手段,有利于自信心的恢复。
二、农村转入学生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技巧
1.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参与活动的勇气和信心。
农村转入的学生
在练习某些技术动作时,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而畏缩不前。
为了使学生克服这种
自卑心理和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在练习前默念“我行、我能行”,通过自我积极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消除或减轻因练习动作而产生的神经和肌肉的紧张程度,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2.在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验成功对于增
强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作出积极的
评价,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在同学中的地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由于农村
转入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接受三基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体育
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经过努
力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竞赛游戏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竞赛游戏活动,为农村转入的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参与到竞赛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大胆尝试、勇于表现,通过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友爱互助共同完成练习,不断强化学生的
自信心。
三、结语
小学是培养学生自信的重要阶段,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
方法,对农村转入城市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在体育课上,教师应根
据学生的不同生理、心理特征等设定具体的、明确的、适合学生个体心理特点的
目标,并由低向高,由易到难逐步推进。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广大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完善自我,与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以“天生我才必有用”为信念去支持学生、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袁广峰终身体育动机、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0,(3)。
[2]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国学校体育,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