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的发展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自主梳理】
一、“断发易服”
(一)服饰变革
1.民间服饰变革:鸦片战争以后,传入中国,民间开始效仿。
2.清政府: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形成巨大的冲击,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
3.民国政府:民国时期,政府颁布的形制。
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
从此,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以及随心所欲的选择服饰。
和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二)“断发”
①“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
②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准许臣民的法令。
③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三)不缠足运动
①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但是完成时间。
清政府多次下令,但屡禁不止。
②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康广仁在广州成立“”倡导发起不缠足运动。
二、报刊与电影
1.读报刊
①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运动爆发后,各报刊开始报道时局和战况,
民众开始有了观念。
②1872年创刊的《》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1884年申报报馆创办了《》,开新闻画报之先河,报刊读者愈加广泛。
《》、
《》、《》、《》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受到社会个阶层民众的普遍欢迎。
③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和开展的武器。
④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新的重要内容。
2.看电影
①末期,电影传入中国,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②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谭鑫培的京剧短片,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的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它以潮州的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讽刺了。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摄制完成,该片主旨为。
22.近代报刊和电影,及时传播,促进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合作探究】
1、结合近代报刊和电影的发展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三、移风易俗
1.中国古代在束缚下,形成了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等级森严的日常礼仪。
2.民国之初,为了体现精神,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除、作揖等礼节,代之以、。
3. 和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
4.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注目。
【合作探究】
2、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②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政府也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
③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2.特点
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②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③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④中国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知识体系】自建
【学习检测】
中国的服饰、风俗在近代时发生了巨大变化。
请回答1—3题。
1.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拟订了陆军、海军、巡警等新式服饰。
说明了: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相矛盾②民间服饰变化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很大冲击③清政府主动顺应服饰变革的潮流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A.①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④
2.民国时期的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的直接原因是
A.西式服饰的传入B.民间服饰的变革
C.官定服饰制度的变革D.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的变化
3.下列有关“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
B.二者同时被取消
C.“去辫”首先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发生的
D.放足受外国传教会极力宣传的影响
4.近代中国服饰风格演变的特点是
①民间服饰变革推动政府服饰变革
②政府倡导推行又使新服饰走向社会下层
③“易服”与“断发”并行,是社会变革的缩影
④洋装与传统服饰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
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①旗袍②中山装③京剧④男子结辫
A.①②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④
6.西式服装始终没有取代中国传统服饰,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服饰的优越性B.西式服装的高档化
C.中国民众的顽固性D.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近代报刊和电影的传入,影响着中国大众传媒的变化。
请回答7—8题。
7.主旨是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毒害的影片
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
C.《难夫难妻》D.《故都春梦》
8.近代电影事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是“又一村”放映西洋电影
B.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定军山》
C.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难夫难妻》
D.目的是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毒害的影片《歌女红牡丹》
9.推动了近代婚姻变革的进程的事件有: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国民革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
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请回答:
(1)男子辫发长垂在哪些方面与近代社会格格不入,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联系辫子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风俗变迁在社会剧变中的作用。
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1、近代报刊和电影,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1-5BCBBA 6-9DBCB
10、(1)辫子不适应机器大生产发展的需要;不符合近代军事作战的需要;不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不符合近代卫生习惯;不利于中国人树立良好的形象。
(2)辫子的存在说明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而断发运动的开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社会风俗的巨大变化,有利于中国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