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9分)
1. (3分) (2017高二下·保定期中) 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 据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量
D . 据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2. (2分) (2015高二下·高安期中) 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中,只有一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n=2时辐射的光子
B . 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
C . 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D . 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n=3,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3. (2分)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νe)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的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为νe+ Cl→ Ar+ e,已知 Cl的质量为36.95658u, Ar的质量为36.95691u,0﹣1e的质量为0.00055u,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
A . 0.82 MeV
B . 0.31 MeV
C . 1.33 MeV
D . 0.51 MeV
4. (2分) (2019高二下·杭州期中) 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将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B . 赫兹预言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C . 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场的概念
D . 法拉第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5. (2分) (2019高二下·承德月考)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 . 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C . 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 .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6. (2分)(2017·衡阳模拟)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图中a、b、c、d对应氢原子的四次跃迁,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1eV~3.10 eV,关于这四次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经历a跃迁,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为0.66 eV
B . 经历b跃迁,氢原子的轨道半径增大,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C . 经历c跃迁,氢原子放出的光子是可见光的光子
D . 经历d跃迁,再用可见光照射跃迁后的氢原子,可使氢原子发生电离
7. (2分) (2019高二下·延边月考) 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水平虚线分别是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的边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正方形线框abcd边长为L(L<d)、质量为m ,将线框在磁场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当ab边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0 , cd边刚穿出磁场时速度也为v0 ,从ab边刚进入磁场到cd边刚穿出磁场的整个过程中()
A . 线框有一阶段的加速度为g
B . 线框一直都有感应电流
C . 线框产生的热量为mg(d+h+L)
D . 线框一直加速运动
8. (2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促进了人们对微观领域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B .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C . 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
D . 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只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9. (3分)(2020·无锡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电子的衍射图样表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B . 发生光电效应时,仅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增大
C . β衰变中放出的β射线是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而形成的
D . 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若亏损的质量为m,则需要吸收mc²的能量
10. (3分)关于物质波说法错误的是()
A . 物质波属于机械波
B . 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
C . 只有像电子、质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
D . 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
11. (3分)波粒二象性时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 .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 .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 .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也相等
12. (3分) (2018高三上·宁波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B . 已知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为,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
是
C . 铀()经过多次、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的过程中,有6个中子转变成质子
D . 一个处于n=5能级态的氢原子,自发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能辐射10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8分)
13. (3分) (2017高二下·微山期中) 一物体的质量为2kg,此物体竖直下落,以10m/s速度碰到水泥地面上,随后又以8m/s的速度反弹.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相碰前的动量是________,相碰后的动量是________,相碰过程中小球动量的变化量是________.(g=10m/s2)
14. (4分)(2016·新课标Ⅱ卷) [物理--选修3-5]在下列描述的核过程的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________,属于β衰变的是________,属于裂变的是________,属于聚变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的标号)
A. C→ N+ e
B. P→ S+ e
C. U→ Th+ He
D. N+ He→ O+ H
E. U+ n→ Xe+ Sr+2 n
F. H+ H→ He+ n.
15. (11分)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上滑块间的碰撞来寻找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表示速度方向):
(1)实验1 使m1=m2=0.25 kg,让运动的m1碰静止的m2,碰后两个滑块分开.数据如表1.
表1
根据这个实验可推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①碰前物体的速度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速度;
②碰前物体的动能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动能;
③碰前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mv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mv.
(2)实验2 使m1=m2=0.25 kg,让运动的m1碰静止的m2,碰后m1、m2一起运动.数据如表2.
表2
根据这个实验可推知
①碰前物体的速度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速度的矢量和;
②碰前物体的动能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动能的和;
③碰前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mv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mv的矢量和.
(3)实验3 使2m1=m2=0.5 kg,让运动的m1碰静止的m2,碰后m1、m2分开.数据如表3.
表3
速度v/(m·s-1)+0.1200-0.024+0.070根据实验数据可推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①碰前物体的速度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速度的矢量和;
②碰前物体的动能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动能的和;
③碰前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mv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碰后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mv的矢量和.
还进行了其他情景的实验,最终在实验中发现的“不变量”是________.
④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关于实验结论的说明,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需找到一种情景的“不变量”即可,结论对其他情景也同样适用
B.只找到一种情景的“不变量”还不够,其他情景未必适用
C.实验中要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
D.进行有限次实验找到的“不变量”,具有偶然性,结论还需要检验
三、计算题 (共3题;共20分)
16. (5分) (2019高二上·集宁月考) 半径为r的圆形空间内,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A点以速度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中,并从B点射出.∠AOB=120°,如图所示,求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粒子的质量和带电量均未知)
17. (5分) (2017高一下·河南期中) 一竖直杆上相距l的A、B两点拴着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绳长1.4l,绳上套着一个光滑的小铁环,设法转动竖直杆,不让绳缠绕在杆上,而让铁环在某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当两段绳成直角时,求铁环转动的周期,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8. (10分) (2017高二下·长春期中) 如图所示,有一内表面光滑的金属盒,底面长为L=1.5m,质量为m1=1kg,放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盒内最右端放可看做质点的光滑金属球(半径忽略),质量为m2=1kg,现在盒的左端给盒施加一个水平冲量I=4N•s,(盒壁厚度,球与盒发生碰撞的时间和机械能损失均忽略不计).g取10m/s2 ,求:
(1)
金属盒能在地面上运动多远?
(2)
金属盒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多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8分)
13-1、
14-1、
15-1、
15-2、
15-3、
三、计算题 (共3题;共20分) 16-1、
17-1、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