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习题及答案第2课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习题及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限时达标
1.下列影片中,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2.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勒索大量赔款
B.在中国自由通商
C.增加通商口岸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下面遗址可以见证的历史是()。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洋务运动的兴起与破产
D.太平军遭洋枪队反扑
4.根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和“趁火打劫”的成语,你能联想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渔翁”是()。

A.英国
B.法国
C.沙俄
D.日本
5.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这里的“侵略者”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
6.近代史上,被迫开放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为通商口岸的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7.下面为李大钊《吊圆明园故址》中的诗句。

诗中的“劫”最早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①俄国②英国③法国④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提升·理解应用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

下图名为《魂牵梦绕》的漫画,反映的是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公司在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时中国人的感受。

(1)指出漫画中的“我”流落他乡的时间及其相关战争。

(2)指出“我”目睹的侵略者及其罪行。

(3)2013年6月,“我”已回家。

说说你对“我”离家与回家的感想。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
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

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材料三当英国终于决定打到北京……俄国……竟能挺身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秉公无私的保护人,而在缔结和约时俨然以调停者自居;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果园的主人”与“树上的伙伴”所代表的国家。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两个帮凶及其成为帮凶的依据。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的原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限时达标
1.C
2.D
3.B
4.C
5.B
6.C
7.B
8.A
提升·理解应用
9.(1)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弱国无外交;外交是国家强弱的晴雨表。

10.(1)火烧圆明园。

(2)果园的主人:中国或清政府;树上的伙伴:英国、法国。

(3)美国:如果清政府与英法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应当出来调停。

俄国:在缔结和约时以调停者自居。

(4)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