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角度、真诚、劳动、心愿、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

这些单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

第二,教学要求比较高。

(学习的综合性强)
本册教材在上册教材的基础上在字、词、句等方面要求学生自学,提出目标,检查自学的效果。

在阅读方面在前几册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如:①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②会分类处理所提的问题;有办法解决所提的问题。

③学会独立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④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⑤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⑥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本册还提出了新的学习要点:自测阅读质量,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起点低点,但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从而逐渐形成不断跟踪自己的阅读状况、及时调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形式。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探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不可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所以教材对此只做了简单的指导。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快速阅读的练习和对单元知识的小结。

习作方面:五年级上册指导学生如何为习作写评语。

写评语要一直滚动做下去,不断提高学生评价习作的水平,进而提高修改习作的质量。

五年级下册另增加了一些习作的学习要点,主要是:(1)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

(2)炼字、炼句、炼意。

(3)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4)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

(5)习作经过修改交流,还应有后续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独立掌握本册生字145个,会写相关的词语。

继续练习对对子。

错别字率小于1%。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自测阅读质量,写好自读笔记。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
式。

2、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理解,通过阅读认识社会。

学习记叙的顺序,学习几种人称。

3、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古文,通过朗读和与现代文比较,理解大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5、继续学习快速阅读、跳跃式阅读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全学期至少背诵古诗8首,连同自选背诵的内容,全学期不少于15篇(段)。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做到字斟句酌,炼字、炼句、炼意。

4.学写读书笔记(心得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

继续综合运用四年级学过的修改标准、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以及本学期的补充进行修改。

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

继续学习写评语。

降低习作中的错别字率。

6.课内习作每学期不少于8次。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学做开场白。

学习怎样说明理由,怎样反驳别人的意见,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六)自我评价
学习作单元小结,养成习惯,学会方法。

时常注意学习上出现的错误。

互相交流单元小结,提高单元小结的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
1.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略读课文上。

2.重视学生的读,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摘录词句等。

4.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

5.能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复习一些常用应用文。

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6.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单元龙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3、联系课文内容,积累描写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

4、背诵古文《叶公好龙》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

5、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拓展阅读课文)。

6、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7、自学至少11个生字,会认会写。

单元教学重点: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单元教学难点: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

单元教学准备:
1、有关龙的资料。

2、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名家和名著的资料:何忠范、《新序》……
3、整理学生自己读过的书和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龙的传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判断说明方法,明白其作用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大人们这样说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叶公好龙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重点: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语文天地一
教学目标:
1.整理查阅,搜索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

2.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3.评价本单元学习收获。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龙”的成语,预言故事,搜集“龙”形象工艺品,欣赏“龙”字。

2.查一查,问一问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乐山龙舟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乐山龙舟的盛会,能用词语概括这一盛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重点词句,并能够灵活运用;学习课文描写一种活动的写作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理解词语:得天独厚、游弋、狡黠、乍起。

3、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
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理解“绿树夹岸水平铺”及“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的意思。

指名说泛指在水中游动声音高而洪亮包围起来剿灭辽阔的水面如同玻璃一样光滑剔透,上百艘龙舟争先恐后勇夺冠军。

(2)《乐山龙舟会》这篇文章重点写了什么活动?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乐山龙舟会的盛况?
龙舟夺标、抢鸭子竞赛、放漂灯活动
规模宏大、喜气洋洋、精彩纷呈
(3)你最喜欢那一项活动?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比如说:放漂灯:这是晚上的高潮,到处呈现出一派光的天地、色的世界。

因为晚上彩船上会亮起无数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日光灯,它们交相辉映、与水中的倒影连成一片,在探照灯的扫射下,仿佛是一条闪动着的五彩的银河
(4)乐山龙舟会有什么特点?
四、感情朗读,升华认识。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3、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
作业设计:搜集有关乐山龙舟会的资料
第二、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畅所欲言
1、说“龙”的成语。

(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搜集的有关成语进行综合。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的“龙”的成语。

(3)摘抄积累。

龙马精神,龙潭虎穴,龙蟠虎踞,龙蛇混杂,龙吟虎啸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眉凤目,龙驹凤雏
龙拿虎跳,龙腾虎跃,龙章凤姿,龙肝凤髓,龙虎步
2、说说有关“龙”字的寓言故事。

(1)小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说故事,推荐说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

(2)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

3、播放“龙”字。

(1)说说你对这些字的认识。

(2)引导学生欣赏八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不同字体的“龙”字,感受“龙”字的书法艺术魅力。

二、初显身手
1、展示搜集的有关龙的工艺品的实物,图片或有关文字资料。

2、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说说它们的有关故事或来历。

3、说说自己在搜集,查阅资料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4、学唱《龙的传人》。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具有了初步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后要经常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四、单元小结
1、自我评价,可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通过本单元学习,有哪些收获?自己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怎样?学会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
2、同学互相评价。

第二单元书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书”为专题编排了课文《神奇的书》《忆读书》《走遍天下书为侣》,拓展阅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及《综合实践》》组成,选编内容都紧紧围绕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美国,狄金森的《神奇的书》以诗歌的形式告诉我们书的神奇。

《忆读书》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

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

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以新鲜的比喻——反复地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

然后说明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书对人生的启迪和读书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对书的热爱之情。

2、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联系课文内容,了解“总而言之”等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3、背诵《神奇的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
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

4、继续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拓展阅读课文)。

能设计好自己的读书活动。

5、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自学至少14个生字,会认会写。

教学重点:
了解书对人生的启迪和读书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对书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

课时安排:
《神奇的书》 2课时
《忆读书》 2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 2课时
语文天地 3课时
神奇的书
教学内容:
本课是美国作家狄金森写的一首诗,全诗4个小节,言简意赅的赞美了书的神奇魅力。

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坚持读书、学会读书。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能发现自己不懂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能借助工具书解决读音和字义的问题。

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2、能仿照前两个小节再写一段,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

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

3、有感情的朗读诗句,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

仿照前两个小节再写一段,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美国作家狄金森的资料、了解学生的读书喜好,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在读通诗句的前提下品读诗句,理解诗句的含义。

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抓住兴趣导入,把握情感点。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背诵诗歌,而且我还知道课余背诵诗歌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你能背诵你喜欢的诗歌吗?(学生自由背诵)
今天老师给大家也带来了一首诗: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神奇的书》,我们学完诗还要写诗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诗的脉络
1、认字环节
点出“履”“扉”这个字,并解释
学习:浩瀚、一贫如洗、朴质无华
指正读音:一匹pi、坐骑qi、车骑qi、装载zai
2、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建议:由学生说出书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伺机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读:齐读、指明读、比赛读、男女生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书的神奇。

激发读书的热情)
3、反复吟诵《神奇的书》。

轻轻朗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把诗的节奏读出来。

指名读诗,适当评点(师生结合)
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学)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4、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
三、重点学习二、三、四小结
1、作者说书是浩瀚的,那它带领作者去过哪些地方呢?那你们又在书的带领下去过哪些地方呢?
2、指名读第二小节,理解诗扉、真谛的含义,说说人世的真谛有哪些?(板书:领略人世的真谛)
3、自由练习朗诵,同位检查背诵。

4、全班齐读一、二小节,教师小结:因为书是这样神奇,所以——(引读第三小节)
5、当你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一贫如洗的时候,也许你不能穿漂亮的衣服,也许你不会吃一顿西餐,但是你可以看书,可以在书的王国遨游!再次引读第三小节。

6、自由背诵,说说家境贫寒依然坚持读书的故事:《童第周》、《山沟里的孩子》……
7、齐读第三小节。

8、教师导语:只要你喜欢,每个人都可以看书,没有钱买书可以借,借不到可以抄书,白纸黑字的书是多么质朴无华,它向每一个人张开双臂,只要你也张开双臂,你会感受到人类灵魂中全部的
美丽!(板书: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9、自由读读第四小节,说说对这段诗句的理解。

四、练习背诵
五、教师小结:
书的神奇就在于它能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它能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它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让我们一起读读这《神奇的书》齐读全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诗句,检查背诵,仿写诗句,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通读全诗。

2、为什么作者为用“神奇”二字来形容“书”?
二、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1、你曾经都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悟?
2、你能尝试着背诵本篇诗歌?
三、说一说
1、指名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活中,书带给你了什么?
3、联系自己的读书感受,联系具体实例,说说自己从书籍中感受到哪些人类灵魂中的美丽?
4、先同位交流,围绕诚实、善良、坚强、勇敢等主题谈,
5、自告奋勇上台谈,可以围绕著名的童话或者《课外阅读》、以及前面学过的课文中的内容谈自己的体会。

6、归纳交流模式:简单介绍主要内容,总结感受到的人物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四、拓展延伸
1、课文中用了哪些事物和书作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创作“我的诗”。

师: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泱泱的诗歌大国,我们所处的时代中生活是多么广阔,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板书:睁大你的眼睛,以心发现心),那么,书不仅仅是战舰,是坐骑,还会是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你对书的感情书法出来吧。

你想到你的诗了吗?赶快写下来。

(学生写诗)
小组内交流自己仿写的诗句,互相推敲、斟酌,修改诗句。

作业设计:
1、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在小作文本上。

2、预习《忆读书》搜集相关的资料。

忆读书
教学目标:
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
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天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话导入
板书: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
1、轻声读文中内容,想想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考虑哪些方面问题?
(1)学生自读。

(2)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交流。

(3)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考虑内容上和时间上的安排。

①内容上:既要注重博览,又要有所侧重,不能泛泛而读,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②时间安排上:
A、读厚书时要把时间化整为零:读书时要集中时间来读。

B、根据个人特点,爱好,选择最佳时间来读。

C、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配读书与学习的时间。

2、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

3、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浏览书的大致内容
1、说一说:你快速游览过一本书吗?你觉得快速游览书籍有什么好处吗?
2、议一议:怎样才能做到迅速了解书的内容?
(1)说说你平时是怎样浏览一本书的?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
(2)全班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如下方法。

①看目录,看内容提要,可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②读过此书的人询问,也可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③看序言或后记可以了解书的写作目的和价值。

④还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三、选择要读的书
1、说一说。

鲁迅先生说:“只读一种书是非常有限的。

要像蜜蜂那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你们平时都读过什么书?是如何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呢?
2、议一议。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自己选择书的方法,现在在小组内议一议谁的选择方法最合理?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读书方法
1、说一说。

同学们,上一节老师要求你们回家读一本书,你读了吗?先在小组内说说你读了什么书?读懂了什么?
2、议一议。

我们应怎样读书?
3、读一读。

读了课文内容,看看古代理学家朱熹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为自己订读书守则
1、读一读。

(1)出示书上提供的几条守则。

(2)要拿着笔读:写摘要,做批注……。

(3)学会使用目录。

(4)哪里需要想象――就要“尽量的想象”。

(5)先要理解,再评论。

2、议一议。

除了课本上的几条守则外,还有哪些守则读书时也要遵守,把书上的省略号补充上内容。

(1)小组讨论,制定全组的读书守则。

(2)全班交流,形成班级的读书守则。

三、单元小结
1、说一说。

学习本单元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如何改进?
2、评一评。

先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评价,再由他人评价。

第三单元角度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第八单元“角度”,选择了《牛和鹅》、《古诗二首》,还有拓展阅读课文《一颗螺丝》。

《牛和鹅》讲了孩子们因为鹅不怕人牛怕人,所以就欺负牛,害怕鹅,后来通过金奎叔的话,明白了看问题应该多角度,这样得到不同的结果。

而《古诗二首》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正确读写本单元的字词,理解关键词语。

3、懂得看问题,处理问题一定要客观、全面,不要片面的处理问题。

4、学习本单元作者的表达方
法,培养作者良好的查阅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懂得看问题要多个角度。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2课时《牛和鹅》……………………………………2课时
语文天地……………………………………3课时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