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页,共17页。
杜甫(dù fǔ)的诗歌分 青年时期 《望岳》类(: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安乱时期(shíqī) 《石壕吏》“三吏”“三别”(《新安 吏》、
《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平息)
《蜀相 》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dúbù)寻花 》 成都时期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二页,共17页。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 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故被誉为“诗史”。
第三页,共17页。
世人(shìrén)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
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
为何(wèihé)称之为杜少陵?
第十六页,共17页。
第十七页,共17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老年时期 《登高》《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第六页,共17页。
望岳
杜甫 岱宗(dài zōnɡ)
夫如何?初齐读鲁课青文未了。 造化钟(k神èw秀én,) 阴阳割
第七页,共17页。
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 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 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 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 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 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 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 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 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lìlái)被 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第八页,共17页。
诗文(shī wén)解释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 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 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 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 我的心灵,极目追踪(zhuīzōng)那暮归的 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 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 为渺小。
地域(dìyù)之广阔
齐鲁青未了
景色(jǐngsè)之秀美
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十一页,共17页。
本诗每一联都有“望”的 意思(yì sī),但角度不同,试 分别指出。
• 首联是从远处望整座泰山 • 颔联则是从山的侧面(cèmiàn)
望泰山 • 颈联又从山顶远眺 • 尾联则是从山顶俯视全景
因为杜甫曾经居于 (jūyú)长安城南少陵这个 地为何方称。之为杜工部?
因杜甫在成都被严武荐 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 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第四页,共17页。
作子美。世称“诗圣”、其诗 为“诗史”。他是我国古代 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 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 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 (chǎnshēng)了极为深远的 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 “李杜”。有《杜工部集》。
杜甫(dù fǔ)诗三首(其一)
望岳(wànɡ yuè)
第一页,共17页。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 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 开的季节(jìjié)。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 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 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 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 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挺拔雄伟 横跨齐鲁
•颔联——近望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 联 —— 细 望 云 气 层 出 不 穷 (céng chū bù qióng)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中所感

望岳而生登顶之意愿
第十五页,共17页。
主题(zhǔtí) 分析 诗篇描绘泰山(tàishān)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
及诗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之雄心,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 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 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极富哲理性, 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第十二页,共17页。
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 抱负(bàofù)和理想?
尾联表现(biǎoxiàn)了作 者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渴望 施展才能,展示自己的报国之 心。
第十三页,共17页。
找出本诗的韵脚,指出 (zhǐ chū)它们押何韵?
了、晓、鸟、小
第十四页,共17页。
品读(pǐn
dú)体会
•首联——远望 仰慕之情 溢于言表
第九页,共17页。
《望岳》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 “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 此做具体(jù tǐ)的解释。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zhěngtǐ)形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 表现(biǎoxiàn)的是诗人的感受。
第十页,共17页。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tàishān)怎 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