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60道大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5·山东卷】(14分)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

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填“常”“X”“Y”或“X”和“Y”)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

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和。

(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

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

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个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

(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Ⅰ.用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Ⅲ.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2.【2015·江苏卷】(7 分)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 人有1 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 表示)。

图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 经限制酶Msp玉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 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2、Ⅱ1的基因型分别为。

(2)依据cDNA 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的基因型是。

Ⅲ1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3)若Ⅱ2和Ⅱ3生的第2 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 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 患者的倍。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b 表示),Ⅱ2和Ⅱ3色觉正常,Ⅲ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 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

若Ⅱ2和Ⅱ3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PKU 患者的概率为。

3.【2015·广东卷】(16分)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

受精卵通过______过程发育为幼虫。

(3)突变为果蝇的______提供原材料。

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

(4)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

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列为______。

4.【2015·天津卷】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

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
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植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5·浙江卷】(18 分)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

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 和r 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 、d 、E 、e )控制,同时
含有D 和E 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 或E 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

现有感病矮茎和
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 )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_______ 合子。

(2 )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 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 )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 2 等分离世代中_____ 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_____ 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_____ 。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

(4 )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 。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6.(10分)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

单倍体是指________。

7.(7分)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

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I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Ⅱ1、
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 。

(2)依据cDNA探针杂交结果,胎儿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

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

(3)若Ⅱ2和Ⅱ3生的第2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_________ 倍。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 Ⅱ2和Ⅱ3正常,Ⅲ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

若Ⅱ2和Ⅱ3和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PKU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__ 。

8.(14分)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为显性。

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

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这是__的结果。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

9.(10分)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

单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

10.(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 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此外,(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11.28. (8 分)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填“相同”、“不相同”或“不
一定相同”)。

(2)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

(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冶实验,结果如下: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冶的化学成分是;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

12.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

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

请回答:
(1)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

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矮茎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2)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

13.(6分)豚鼠的毛色中,白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有编号为①~⑨的9只豚鼠,其中编号是奇数的为雄性,编号是偶数的为雌性。

已知①×②→③和④,⑤×⑥→⑦和⑧,④×⑦→⑨,③和⑧是白色,其余的均为黑色。

用B、b分别表示其显、隐性基因。

请作答:
(1)豚鼠的毛色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个体④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个体⑦为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利用以上豚鼠检测⑨的基因型,可采取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2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

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

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F1形成的配子种类是________。

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2中基因型为pp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5)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________。

(6)写出F2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

(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对性状)
15.(8分)野生岩鸽羽毛的颜色多种多样,现用灰色条纹岩鸽与白色无纹岩鸽作亲本进行交配,其子代中灰色无纹∶白色无纹=1∶1;让F1中的灰色岩鸽彼此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无纹∶白色无纹∶灰色条纹∶白色条纹=6∶3∶2∶1。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岩鸽羽色的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羽色的遗传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________(遵循/不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3)若该岩鸽羽色的灰色与白色的控制基因用A、a表示,有纹与无纹的控制基因用B、b表示,则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让F2中灰色条纹岩鸽彼此交配,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16.(8分)下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_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图如图乙,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片段。

(4)假设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图甲所示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17.(12分)右图是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1)此果蝇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_,这是________性果蝇。

(2)此果蝇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常染色体,________对等位基因,1和3是________染色体,A和a是________基因,A和B是________基因。

(3)果蝇产生的配子中,含A、B、C、D基因的配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图中A与a基因在遗传中应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同时遗传时应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D与d基因在遗传中除了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还与________有关;D、d与B、b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该果蝇进行测交实验时,选用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18.(8分)某雌性动物体细胞内的核DNA分子数为2a,如图表示该雌性动物卵细胞的产生及受精作用和受精卵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情况。

请据图回答:
(1)__________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其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段,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段(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________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其中间期在________段(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3)卵细胞与精子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有关。

受精时,只有精子的________进入卵细胞。

(4)受精过程使得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速率________。

(5)F点所表示的生理活动过程是________。

19.(12分)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1)细胞图像D→F属于________分裂;D→A属于________分裂。

(2)图中C细胞和A细胞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坐标G中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用数字表示)。

(5)图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

20.(10分)火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

雌性火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火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某火鸡种场孵化的一批雏火鸡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的白化羽雌火鸡,为研究火鸡的羽色遗传,为该白化羽雌火鸡选配了若干正常羽雄火鸡,结果F1均为正常羽。

F1火鸡多次相互交配,后代中均有白化羽出现,白化羽火鸡都是雌性。

通过F1的雄火鸡与此白化羽雌火鸡回交,先后得到4只白化羽雄火鸡。

控制火鸡羽色的基因用B、b表示。

请分析回答:
(1)火鸡白化羽性状属于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表现型为正常羽的雏火鸡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F1的雄火鸡与白化羽雌火鸡回交,得到白化羽雄火鸡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4)若选择________羽的雄火鸡与________羽的雌火鸡杂交,就可通过体色直接判断出子代火鸡的性别。

(5)正常羽雌火鸡Z B W与白化羽雄火鸡Z b Z b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结构或物质(如下表所示)。

产生的n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1)子代噬菌体的DNA应含有表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各有________个和________个。

(2)子代噬菌体中,只含32P的有________个;只含31P的有________个;同时含有32P、31P的有________个。

(3)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____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________元素,这是因为
22.(8分)如图是DNA分子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1]表示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酶的作用。

(2)图中的[2]过程表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的碱基的________,参与配对的物质是游离
在周围的________。

(3)图中的[3]过程表示形成两个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这一过程包括子链中脱氧核苷酸的________与________交互连接以及子链与母链在空间结构上的____________化。

参与此过程的酶有
____________等。

(4)DNA复制,一般是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复制,DNA复制的遗传学意义是为________在上下代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准备了物质基础。

遗传信息的传递使亲代生物的性状可在子代得到表现,例如(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

23.(10分)(2010·江苏高考)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

(3)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

②双胞胎中男孩(Ⅳ­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

24.(10分)(2010·海南高考)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
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25.下图一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4条),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如图二是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回答。

[来源:学优]
(1)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2)图二数学模型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可以表示图一中________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变化。

(3)m所代表的数值是________。

26.(10分)(2011·广东高考)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

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

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 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 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

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 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___细胞。

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

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 基因或B 基因的胚胎致死。

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 基因频率是________,F2群体中A 基因频率是
________。

(3)将S 基因分别插入到A、B 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________,原因是
27.下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α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____,β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________改变,这一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________时。

(3)Ⅱ6基因型是________,Ⅱ6和Ⅱ7婚配后生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_______。

(4)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某一性状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 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

与正常个体相比,________突变体的性状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
28.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 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长翅棕眼:小趐红眼:小趐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

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29.(09重庆卷,31)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杂交等手段使小鼠体内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个体发育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现有基因型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细胞改变为Bb细胞,最终培育成为基因敲除小鼠。

(1)基因敲除过程中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利用重组质粒上的检测。

如果被敲除的是小鼠抑癌基因,则可能导致细胞内的被激活,使小鼠细胞发生癌变。

(2)通过基因敲除,得到一只AABb小鼠。

假设棕毛基因A、白毛基因a、褐齿基因B和黄齿基因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得到白毛黄齿新类型小鼠,用来与AABb小鼠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

让F1代中双杂合基因型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子代中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

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

(3)在上述F1代中只考虑齿色这对性状,假设这对性状的遗传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则表现黄齿个体的性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