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北满族民歌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03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浅析东北满族民歌的特色
李雷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东北满族民歌历经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历史的长河里经过千年洁净,发展及延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的民歌文化,这些民歌文化涉猎的范围之广泛,体裁的多样,调式的丰富,旋律的优美程度等不逊于任何民族的民歌。
本文从满族民歌的特色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满族;民歌;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9-0131-01
满族民歌的曲体形式多以单段体、单乐段、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为主体,三部以上的曲体结构并不多见,这些民歌当中的题材多为劳作类、时政类、仪礼类、生活类、情歌类、童谣类等表现形式为常见,其民族音乐特色及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音乐文化特征
满族的历史悠久,满汉文化融合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融合过程产生的影响也作用于满族民歌。
满族民歌的演唱从其发展阶段来来分为三种形态:一种是保留满族传统音乐特征的满族民歌,是相对古老的、满语表现出来的民歌;第二种是满汉交融过渡阶段的民歌,它的特点是汉语歌词和满族音调,在声调上采用满汉兼用混合演唱的;第三种是基本汉化的、用汉语演唱出来的满族民歌。
满族民歌演唱中发声形式、共鸣情况、归韵、节拍节奏的变化等都体现在满族音乐文化之中。
二、劳动号子
劳作歌也称为劳动号子,是以往满族人民渔猎生产、骑射生活历史的真实写照。
这类歌曲的结构简单、旋律流畅、语言生动、感情健康。
它表现出渔歌中那种铿锵有力的节奏和不畏风浪的精神,又具有浓郁的满族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气质,早在1860年以前,就广泛流传在我国图们江口岸至海参威一带的《跑南海》可算是满族劳作歌的典型。
这首民歌以领唱、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满族汉子们粗狂、豪放的劳动场面。
《跑南海》的结构以简单的上下句的对比形式构成单乐段体裁,羽调式的落音结束。
三、仪礼歌
满族这个民族是一个重礼仪,讲求仪式的民族,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等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有的隆重、有的庄严、有的热烈、有的神秘。
满族的烧香,是一种庆典的祭祀活动,其仪式极为隆重。
烧香祭祀共分为四种:一、烧太平香二、烧还愿香三、烧抬头香四、烧官香。
前三种为各人家举办,烧官香则是以姓氏全族共办。
烧太平香、还愿香要进行三天三夜的活动,抬头香要三天四夜才能完成,烧官香要进行七天七夜。
四、生活歌
满族民歌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以打渔狩猎合农耕为环境的生活方式造就了满民族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在这种环境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生活歌曲,而这类歌都充分反映了满民族的民族特质。
如例《拉网调》这是一首渔歌,是撒网打渔时的渔歌。
这首渔歌其实就是羽和弦的分解,在向上分解进行的时候那种对愉悦、奋进,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就在那哟哈哈、叩哈哈的号子声中喧泄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这首渔歌为三个句式的单乐段,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正好
是低八度到高一个八度的重复,相当于三部曲式中的中间段是发展型的手法,第三乐句又回到第一乐句,好像是A-B-A’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把这种奋斗的精神跌宕起伏的在和奋斗中的呼唤回荡在冰天雪地或者是烈日炎炎的大自然中。
五、情歌
满族民歌中的情歌也非常之多,而且不同地区、地域、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都有。
满族民歌的演唱形式多以小唱为主,曲调有婉转的、温柔的,有欢快、兴奋的;有哀伤、感叹的等等,在歌声中以思念为主的民歌较多,这也反映了这个能征善战民族的情感经历及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
如例《怀念阿哥》这是一首以少女怀念出征的情郎为内容的民歌,
“阿哥”是满语中对青少年男子的尊称。
歌声充满了对出征情郎的怀念,这首《怀念阿哥》为一部曲式,四个乐句组成起、承、转、合的结构,非方整性的句式,音域为六度,曲调婉转优美,落音以商、宫两个音为先后重复出现,最后终止在宫音上,乐句小节数为五加四,再重复五加四的循环规律,使曲调进行缠绵温暖直入心扉。
六、童趣歌
满族儿歌是满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族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教育、感化、启蒙的作用。
满儿歌分两个种类:一是孩子们玩耍时信口唱的游戏歌曲,二是母亲或祖母哄孩子时顺口唱的“悠悠调”。
《悠摇车》是满族儿歌的典型,这首《悠摇车》是母亲或祖母在哄孩子睡觉时唱的“悠摇车”歌谣,韵律为“发、花”辙,为使韵律更加一致,在结束句加了“啊”的衬字,这样在表达词意时更能达到深入人心,朗朗上口的目的,虽然歌词表达寓意简单,但颇具童真童趣。
音乐上是个双句式的单乐段,这个双句式乐句为变化模进的双句式,乐曲的音域为六度音程,旋律平缓,质朴单纯,五声音阶的发展,落音为角。
总之,东北满族民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展现了满族文化古老、通俗、兼容、独创的深邃内涵,主题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化,调式的丰富性,旋律的优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满族民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流域满族民歌的发展》课题文章,项目编号:2017B063。
参考文献:
[1]李莉莎.满族民歌的音乐特色及形成原因[J].中国音乐,1986 (12).
[2]李德.满族歌舞[J].满族研究,1987(C3).
[3]石光伟.满族音乐初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04).
民族文艺
,
,
13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