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新课标】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 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银河系和总星系合起来,就是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C.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D.宇宙的范围估计其半径约为150~200亿光年
2.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

其主要原因是二者( )
A.质量差异 B.形态差异 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
2013年2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确认,“好奇”号火星车在“红色星球”一块岩石上成功打洞,这是“好奇”号团队取得的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欧洲宇航局计划于2014年10月把“菲勒”号登陆器送至彗星表面进行空地探测。

据此回答3~4题。

3.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对火星和彗星的相同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太阳系大行星 B.绕日公转轨道形状接近正圆
C.距离地球的远近相差不大 D.它们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

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哈雷彗星
6.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 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
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2009年4月22日清晨,金星、火星出现在东方低空,两星与一弯细细的月牙儿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读右图,完成7~9题。

7.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火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火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与火星均与地球相邻 D.金星、火星体积比月球小
8.关于此次上演“双星伴月”的成员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火星、金星均不属于天体
B.月球、火星、金星都是行星
C.月球、火星、金星都是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
D.月球是地月系成员,但不是中心天体
9.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笑脸”天体的是( )
A.总星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曾发表公报说,黑子数于2012年达到高峰值。

据此回答10~12题。

10.下一次黑子高峰年可能出现在( )
A.2013年 B.2015年 C. 2019年 D.2023年
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
A. 维持地表温度 B.促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
C.促进地球生命产生 D.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12.下列举措能有效防范“黑子高峰年”对地球影响的是( )
A.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 清除“太空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扩大互联网建设,保持网络畅通
右图为某半球俯视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图为北半球②该图为南半球
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与a点角速度相等的点有( )
①b ②c ③d ④e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下列关于地球昼和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晨昏线与经线不可能重合 B.昼夜交替周期较短,利于人类休养生息
C.没有地球自转就不会有昼夜现象产生 D.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昼长都是12小时
17.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 )
A. 向右侧偏转 B.向左侧偏转 C.不会偏转 D.无法确定
王先生出国旅行时忘记了调整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18~19题。

18.若王先生出国旅行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时间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显示的是6点,该岛屿的经度是()
A.160°E B.40°E C.80°W D.150°W
19.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区 D.西五区
20.12月22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北京 B. 广州 C. 上海 D.哈尔滨
21.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东八区的区时 B.120°E的地方时
C. 116°E的地方时 D.全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
22.当晨昏线(圈)与极圈只有一个交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赤道上昼夜等长
23. 在我国的下列地点中,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 漠河 B.曾母暗沙 C.北京 D.上海
2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 )
A. 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减小 B.自赤道向两极减小
C.从日出到日落先增大后减小 D. 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减小
25.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A. 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4分 D.24时
26. 下列地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 )
A.120ºE,2ºN B.180ºW,23º26′S
C.126ºE,45°S D.20ºW,66º34′N
27.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的是( )
A. 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月亮圆缺变化 D. 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28.关于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B.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C.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 D.是在人力作用下形成的
29.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上述四种地质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31.图①~④所示景观的典型分布地区依次是()
A.青藏高原、东北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
B.云贵高原、渭河谷地、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黄土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喜马拉雅山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
32.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时间越过了180°经线,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33.自然地理学中所说的三大类岩石不包括()
A. 岩浆岩
B. 大理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34.下列岩石中,按成因属于同一类的是()
A. 花岗岩、玄武岩、砾岩 B.砾岩、板岩、页岩
C.砾岩、石灰岩、页岩 D. 大理岩、板岩、玄武岩
35.下列能够反映“沉积岩→变质岩”转化过程的是()
A. 长石→花岗岩 B.页岩→板岩
C.煤→石灰岩 D.大理岩→石灰岩
36.下列岩石中可能发现化石的是( )
A.砂岩 B.安山岩 C. 流纹岩 D.大理岩
37.岩浆经过一系列转化可变成变质岩,其中必须经过的途径是( )
A. 冷却凝固作用 B.重熔再生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38. 右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 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39.将下列地理名称按组成或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岩石②化学元素③矿石④矿物⑤矿产⑥地壳
A. ②→⑤→①→④ B.②→④→⑥→①
C.②→④→①→⑥ D.②→④→③→⑤
40. 以下地形形成于生长边界的是()
A.海沟 B.海岸山脉 C.岛弧 D.海岭(大洋中脊)
二、综合题(本题共40分)
41.(13分)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以(极点)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 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__。

(4)甲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B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6)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

(2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 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界面或圈层,D表示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 ____
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_____。

(3)图中F处是____________面,地震波A完全_____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_____。

(4)C层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____千米,其厚度变化的规律是。

(2分)
43.(14分)读三大类岩石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所示字母代表的岩石类型依次为A ,B ,C 。

(6分)
(2)①是作用,属于 (内力或外力)作用;②为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们均属于 (内力或外力) 作用,请列举一种常见的外力。

(4分)
(3)经过③作用后,岩浆主要分布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④作用产生的岩石在黑龙江省有着广泛的分布,请列举一处C类岩石的典型分布地。

(4分)
参考答案
二、综合题(共40分)
41.(13分)
(1)南12 22 (2)23.5°S,90°W
(3)弧AB 弧BC (4)3 21
(5)12 0 (6)D>A>E (2分)
42.(13分)
(1)横(P)纵(S) 纵波在地层中速度较横波快
(2)莫霍面纵波和横波都在经过此界面后加速地壳地幔
(3)古登堡面消失传播速度明显变慢
(4)17千米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大;海拔越低,地壳厚度越小(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