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传统诗词,悟生活智慧》国旗下演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吟传统诗词,悟生活智慧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吟传统诗词,悟生活智慧”。

如果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比作星光璀璨的银河,那么我相信,诗词一定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

古人云,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髓;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之灵。

诗与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它代表着中华语言的精粹,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诗词,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

曾有人问我,诗词那么复杂、那么难懂,而且在现代社会除了考试之外鲜有使用,那么背诵、吟诵诗词有什么用呢?这的确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也无法寻找出确切的答案去回答。

从大的方面讲,吟诵诗词可以传承古典文学、弘扬文化底蕴,往小的方面说,背诵诗词可以应对考试,应用于作文中。

但于我而言,诗词的作用不止如此。

诵读诗词,就像在与古人对话,从字里行间,感受着诗人与词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品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是怎样的一中家国忧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是怎样的一中凄凉哀愁;“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是怎样的一中悲伤别离;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这是何等的报国雄心;“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这是何等的清高傲骨……
品读古人诗词,与古人对话,我们可以从中懂得生活的智慧。

读罢靖节先生的《饮酒》,我从中懂得了真正的宁静不是逃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兰种菊,当浮躁焦虑时,归隐内心的田园,与诗词为伴,寻一分身心的安静;读罢易安居士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我感悟到了人事变迁的冷酷,警醒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事、物。

当看到同学学习不认真,上课走神时,我们可以规劝他一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当我们即将面对高考的考验,我们也可以勉励自己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曾在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道是:天地逆旅之间,唯有诗词酬尽人生百态,远离家乡时,望见“星随平野阔”,送别好友时,路过“月天楼外天”,踌躇满志时,满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寒”;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敬畏生命的顽强,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聆听春雨的旋律,从“轻风扶细柳,淡月湿梅花”中欣赏月色的静谧,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坚定人生的志向。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诗词,品味其中的韵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
着我们的品质,提升着我们的品味,让我们学会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感悟生活。

诗词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最终仍归于生活。

就让我们手捧诗词,细细吟诵,伴李白月下对饮,随苏轼踏蓑而行,与曹操酾酒临江,同杜甫登高远望,品味其中的文化内涵,感悟生活的智慧。

在最后,请允许我用诗仙李白的一句诗,结束今天的演讲,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不畏苦难,迎面而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