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社区”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社区”工作方案(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数字化社区”工作方案
(三)注重实效,梯度推进。

坚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应用,突破重点,以数字化社区建设为突破,带动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努力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

三、工作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充分应用为核心,构建开放包容的活力社区、智能高效的云上社区、共治共享的新邻社区。

聚焦高品质生活、商业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带动夜间经济、宅经济、共享经济发展。

为社区居民提供购物、订餐、家政、美发、洗衣、维修等线上预约、线下到家一站式服务。

构建以购物、社群、健康、创业、金融、服务和治理等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通过集成系统实时动态分析社区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根据职业特点、生活轨迹、消费能力和个性化需求,精准掌握人民对“吃住行游购娱健”的需求和向往。

重点生活性服务业基本实现数字化,实现数字生活新服务年增长10%以上,对服务消费增长贡献率10%以上,培育壮大一批数字生活新服务平台。

四、主要任务(一)
建设社区数字生活集成系统。

提高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引导企业打造“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小程序,实现与“步行街”数字化平台对接,提供便民商业网点信息、
-3-
服务信息统一入口,构建社区管理端、物业应用端、居民服务端,形成集成生活,购物、金融、出行、办公、健康、创业、治理为一体的数字生态管理闭环。

实行消费投诉信息社区内电子公示,围绕社区消防和安全生活,应用智能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预警和应急救援。

(二)推进数字生活新服务。

创新社区商业供给和培育机制,加快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打造“线上虚拟+线下实体”数字商圈,完善社区便民消费设施供给。

支持建设夜经济数字街区,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性服务网点。

支持便利店搭载简餐销售、代收洗衣、代扣代缴、代收代发等综合便民项目。

大力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新业态模式,培育一批示范平台和项目。

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开启“云逛街”,繁荣居家“宅消费”。

创新“安心送”“社区集采送”等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推动食品安全管理和末端篇配送一体化,加速铺设“安心自提点”和“智能取餐柜”。

(三)提升餐饮服务能力。

运用智慧数据技术,集成社区快递、零售及餐饮配送。

鼓励餐饮外卖平台减免佣金等费用,推出商户快速上线、客户引流、团膻直供等服务,引导传统餐饮企业积极拓展线上业务,将堂食转为线上运营。

推动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必需品和防疫物资通过“无接触”式配送进社区。

鼓励发展绿色餐饮,开展农餐对接,推广“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生产基地+餐饮门店”模式,促进川菜品牌打造、社区开店和中央厨房建设,培育一批绿色餐饮示范企业。

-4-
(四)打造数字菜场。

积极推动临港大市场,优易客等优质菜场、生鲜、商超“触网”,运用云计算、人脸识别、移动支付、智慧商家大脑等软硬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为经营户线上开店创造条件,实现菜场供应链数字化、用户数字化、交易数字化,形成全面的用户画像、精准的用户管理、便捷的线
上服务,满意的居民服务,方便社区居民线上买菜。

打造“商户有证照、食品必监测、菜品可追溯、价格更亲民、骑手送到家、全天不打烊”的全链路监管、全流程监控、全生态追溯体系。

(五)激发健康消费。

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拓展“健康码”应用范围,加强对不同人群的分级分类精准管理。

在园区格瑞尔医院、康美体检中心、福源医院等医疗区域重点全面推行预约挂号、在线取号、移动支付、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分时段诊疗、药品配送和远程诊疗等服务,探索社区健康管理线上线下(020)模式,促进健康大数据互联网共享,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电子档案系统。

五、推进步骤园区数字化社区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一阶段:试点探索阶段,到2020年底,启动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初步建立数字化社区建设运营标准体系,并集中展示、宣传和推广数字化明星社区。

二阶段:提质增效阶段。

2021年初至2021年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数字化社区建设范围,为建设
-5-
消费中心城市,形成夜间经济、宅经济示范等提供支撑。

三阶段:全面推广阶段。

2022年,全面复制推广,形成裂变效应,促进服务业“4+6”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

切实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尽最大努力从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投入,确保整个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二)资金保障。

本着节约、可行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寻求多方支持,实施多渠道筹资。

在园区财政进行一定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大跑争力度,积极争取获得省、市专项资金的支持;要整合辖区资源,争取辖区单位的积极参与;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想方设法,共同保障建设所需资金。

(三)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数字化社区建设信息开放共享,鼓励社会公众共谋、共建、共享数字化社区,通过媒体宣传、现场观摩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

适时举办“数字化社区”生活节及交流活动,营造示范引领、百舸争流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