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业的电子商务创业计划书
可行性分析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壮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由于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许多现存的问题。
1.旅游电子商务行业总体水平不高
目前,中国涉及旅游服务的网站已经有近千家,但能整合旅游的6大要素——吃、行、住、游、购、娱,及时提供具有个性化、信息化、季节化旅游产品的旅游商务网站太少。
由于缺乏专业资源在背后支撑,国内发布旅游信息的站点众多,但旅游专业站点却十分有限,真正能实现电子商务的站点就更少了。
大多数网站基本是停留在简单的旅游线路、旅游信息、景点介绍、旅游常识等旅游资讯的发布,旅游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与市场紧密结合,不能提供充分的旅游信息。
由于旅游商务网站与旅游资源脱节,吸引不了多少旅游者,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商务。
以国内外的在线旅游企业对比为例,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在线旅游携程网,市值接近50亿美元,拥有1万多名员工,其中仅呼叫中心的员工就超过6000人,是典型的“鼠标+水泥”的经营模式;而美国著名的在线旅游企业Priceline,同样经营着机票与酒店等预定业务,每年的利润不仅超过携程,市值达到60多亿美元,最令人感叹的是,这家公司全球所有员工总共不超过300人。
同样令人遗憾的,携程网的模式被旅游业内追捧,众多公司纷纷建设庞大的呼叫中心,重复着低效率的人海战术经营。
2.旅游电子商务建设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由于在规划时对旅游行业缺少全面、深刻的认知,因此没能找准网络营运的切入点,部分国内旅游网站照搬照抄国外旅游网站的现成模式,一味模仿,缺乏创意,成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网站的中文版本,根本无法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和亮点。
此外,还有部分国内旅游网站试图先把网站建设起来,然后再完善其内容,形成市场卖点后上市,上市后再把资金套回来,这是以资本运营方式来经营网络企业。
如果缺乏旅游主营业务的支撑,网站旅游信息就会更新缓慢,内容单调贫乏,导致在线交易冷淡,根本无法唤起游客的兴趣与注意力,最终导致网站经营的利润微乎其微。
3.旅游企业还未与网络完全接轨。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化起步较晚,在旅游电子商务化的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向上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仅停留在在线预订、离线确认的半手工作业状态,经营和管理成本较高。
并且认识到旅游电子商务化发展重要性的企业也并不多,不少企业仍然处在观望和等待的状态。
少数在利用电子商务方面走在前列的旅游企业,由于受到电子商务宏观环境还不成熟的限制,其电子商务的功能也大多停留在低级阶段,还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交易,电子商务与旅游实现有效对接存有困难,当然也无法缔造出真正的旅游网站。
4.更新缓慢,服务项目单一。
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有很强的即时沟通能力,不仅联系方式多样,并且可以在线即时完成交易。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在线交互能力很差,很多甚至没有此功能,绝大多数没有在线预订功能,只有电话和电子邮件可以联系,因此错失很多交易机会。
比如在旅游网上虽然有吃、住、行、游、购等多个栏目,但如果真想住某个宾馆还必须打宾馆的电话。
另外,由于网站跟旅行社、酒店以及景点之间缺乏沟通,数据不能共享等原因,使得网上信息发布之后,缺乏实时性和交互性,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特别是在线预订方面和个性化定制方面,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综观我国的旅游网站,真正涉及旅游电子商务、能给游客提供“旅游套餐”的几乎没有。
服务项目单一,旅游线路、景点介绍以及网上订票、订房、租车等模块几乎成为固定的内容,而较少涉及旅游线路设计、自助旅游安排、网上虚拟实景旅游等项目。
网站信息更新缓慢,无法吸引游客。
网站定位面狭窄,不能面向世界各地游客,甚至还无法消除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此外,我国旅游网站尚处在向动态交互性信息服务的过渡中,还未出现通过网络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网站。
在现在的市场中,电子商务商品定位是以实物类为主的。
然而服务类的商品没有太多的被各个电子商务网站所重视,这样,服务类的电子商务就有了很大的空间。
然而在服务类商品中,旅游业是目前最适合采用电子商务模式的一种行业。
所以,开展旅游业电子商务是有很大市场的。
在旅游业开展电子商务,必须采用B2C和B2B的模式,与旅行社、酒店等旅
游涉及的相关行业类企业合作,才能得到收益。
这两种模式是目前电子商务市场上应用最普遍的模式,已经被消费者所接受并且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