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摇曳.(yì)妖娆.(ráo)谪.守(zhē)自惭形秽.(huì)B.折.本(shé)箱箧.(qiè)娉.婷(pīng)孜.孜不倦(zī)C.箴.言(zhēng)旁骛.(wù)朴.刀(pǔ)箪.食壶浆(dān)D.坍.塌(tān)星宿.(sù)诓.骗(kuāng)矫.揉造作(j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篝火秘决忸怩作态思贤如喝.
B.绸缎鳄然如雷惯耳鸠占鹊巢
C.清洌掺杂前仆后继断章取义
D.隔膜促侠根深蒂固自爆自弃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在乐队之交响演奏中,掺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会______(打压中伤击中)整个的和谐。
(2)这位学者感慨道,中国的脱贫攻坚,不仅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凝聚起______(持之以恒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精神力量,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的精神品质。
4.经典诗文默写。
(6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水满陂塘。
(秦观《行香子》)
(3)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4)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
①读书是一种精神的漫游,是一种心灵的跋涉;是沉重之外的飘逸,是静默之中的摇曳。
②书的浩瀚不容轻觑,书的神圣不可亵渎。
③读书______附庸风雅,______出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
④读书需要心无旁骛,不被俗世的喧闹所扰。
⑤读书让我们有教养,______,让我们在生活中既不妄自菲薄,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画线语句的主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2)请给第③句的空缺处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⑤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1分)
A.又不自吹自擂B.让我们有风度
6.名著阅读。
(2分)
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1)《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______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1分)
(2)这段话体现了鲁智深什么性格?(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陕西某学校九年级(2)班举办进行“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分)
【活动一:书法秀】你参加硬笔书法比赛,请你把下面的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1分)
小说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
【活动二:栏目设计】同学们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一个栏目。
(2分)
栏目一:小说人物我来猜栏目二:______
【活动三:小说推荐】请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小说,并写出推荐的理由。
(70字左右)(2分)
【活动四:对对联】为烘托活动气氛,请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仿照上联,完成下联。
(2分)
上联:沉醉小说世界,看人物悲欢
下联:______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1题。
(12分)
【材料一】
为什么考完就忘了?
大多数情况下,知识是一种能够用来进行决断、完成某种行为或对某人/物变得熟悉的信息。
获取知识决定了行为完成情况的好坏,知识可以按照其价值进行分类。
拿“考试”这个行为来举例,能将人引向最优化的行为结果的知识,例如语文、英语、数学知识,就是有利知识;会妨碍行为完成的知识,就成了不利知识;而无论掌握与否都不会对行为完成造成任何正面或负面影响的知识,则是无用知识。
根据马科维奇和斯科特的理论,遗忘是指一个记忆系统中的知识发生缺失或被修改的现象,从而对某种行为的完成造成影响。
根据遗忘导致的行为学后果,遗忘可以分成正性遗忘、负性遗忘和中性遗忘。
顾名思义,正性遗忘的结果是行为学表现变好,负性遗忘的结果是行为学表现变差,中性遗忘则对行为学表现没有影响。
考试之前,有利知识是和考试相关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完成考试这个行为,我们需要进行正性遗忘,也就是对不利知识进行压抑;而考试之后,需求发生了改变,放松紧张心情和补偿备考时期缺失的玩乐成为了主要目的,于是玩游戏、看小说等与学习和考试无关的技能成为了有利知识,而之前的有利知识变成了不利知识或无用知识。
如此这般,后果自然显而易见了。
那忘了还能记回来吗?莫慌,记忆即使被遗忘了,也不代表它就永远消失了。
一些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记忆储存在记忆系统里很难被擦除。
如果你曾在解数学题或是默记古诗词上留下过痛苦的记忆,它们是没有那么容易离你远去的。
追根究底,确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目的更加重要。
如果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考试拿高分,那么在考试结束那一瞬间,这些知识的寿命也就到头了,因为它们的有利标签已经自动换成了无用甚至不利标签。
如果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学以致用,培养严谨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浪漫的文科素养,那么它们对你而言将永远是有利的,才不会轻易遗忘。
(来源:科界作者:影歌有删改)【材料二】
关于遗忘理论的实验
早在1924年,《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过一项有趣的实验:研究者让被试者们先看10个无意义的音节,然后一部分人马上睡觉,另一部分人按照他们平日的习惯度过一段时间。
之后的记忆测试结果显示,马上睡觉的人回忆起的音节比清醒的人多——这可能是因为清醒的人受到的后续干扰比马上睡觉的人更大。
研究者据此提出“干扰理论”,指出后续的学习行为也可能干扰并减弱人们原来的记忆。
【材料三】瑞士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长期使用手机产生的射频电磁场可能对青少年特定脑区的记忆能力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专家建议,用手机通话时最好佩戴耳机或开启扬声器,以降低高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研究人员调查了约700名12岁至17岁的瑞士青少年,对他们在一年内接触手机产生的射频电磁场与记忆力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在经常使用手机接听电话的右侧头部,射频电磁场对图形记忆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图形记忆能力主要由右脑半球负责,如果大脑经常受到高频电磁场的影响,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具体形象的记忆能力将会降低。
(节选自《文摘报》)8.请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3分)
9.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怎样才能更好地有效记忆知识。
(3分)
10.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三】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期使用手机产生的辐射可能会影响青少年记忆力发展。
B.青少年使用手机不当的行为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
C.手机的高频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D.为减少青少年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将带入校园的手机一律没收。
11.综合分析以上三则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识按其价值分为有利知识和不利知识两类。
B.记忆被遗忘将永远消失。
C.后续的学习行为可能会干扰原来的记忆,造成原有记忆的遗忘。
D.用手机同时看网页、聊天等多项操作不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8分)
父爱陷阱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
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
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
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②突然,看到父亲在井口边伸头探望。
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
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
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④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
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
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
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⑤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
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
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
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⑥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
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
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⑦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
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
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⑧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
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
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
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
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
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⑨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
⑩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⑪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
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
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⑫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⑬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
父亲说:“对不起。
”
⑭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
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
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
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
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⑮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
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⑯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12.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出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4分)
①______——警觉地应对危险——②______
13.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分)
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
14.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满脸憔悴的原因。
(3分)15.文中的这位父亲最值得你赞赏的是哪一点?请结合文章简述理由。
(4分)
16.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4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12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喃喃曰:“莫说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
..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②败,召忽③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①贾:经商。
②公子纠:齐国公子。
③召忽:春秋时齐国人,护公子纠争君位。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喃喃曰()
(1)拥.毳衣炉火()(2)舟子
..
(3)吾始困.时()(4)吾尝三战三走.()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而”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C.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D.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19.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分)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分)
20.学习【甲】【乙】两文后,请简要说说怎样才是真正的知己朋友?(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4分)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妙处。
(2分)
22.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评价老师的敬业精神,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2分)
四、作文(50分)
23.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每个人都了不起!”请以“我也了不起”为题目,完成作文。
(50分)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2分)B【解析】A.摇曳.(yè)谪.守(zhé);C.箴.言(zhēn)朴.刀(pō);D.星宿.(xiù)矫.揉造作(jiǎo)。
2.(2分)C【解析】A.秘诀思贤如渴;B.愕然如雷贯耳;D.促狭自暴自弃。
3.(2分)(1)中伤(2)持之以恒
4.(6分,每小题1分)(1)玉盘珍羞直万钱(2)树绕村庄(3)故国东来渭水流(4)但愿人长久(5)病树前头万木春(6)云归而岩穴暝
5.(3分)(1)(1分)读书
(2)(1分)不是……而是……
(3)(1分)B A
6.(2分)(1)(1分)歌颂农民起义
(2)(1分)体现了他同情弱小、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7分)【活动一:书法秀】(1分)略
【活动二:栏目设计】(2分)示例一:小说故事我来写。
示例二:小说人物我来评。
示例三:小说封面我来画。
【活动三:小说推荐】(2分)示例:我推荐的小说是《西游记》,作者是施耐庵。
我的理由:《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善于讲故事,可读性强,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使人过目不忘。
【活动四:对对联】(2分)示例:走进现实生活,听社会心声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一)(12分)
8.(3分)主要介绍了知识的遗忘情况。
9.(3分)①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要制定长期有效的学习目标;②培养严谨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浪漫的文科素养;③少用手机,打电话时戴上耳机或者开启扬声器。
10.(3分)A
11.(3分)C
(二)(18分)
12.(4分)①消极地等待救援(被动地等待救助);②积极地设法自救(主动地设法自救)13.(3分)运用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美丽安详的氛围,突出男孩凭借自己的努力逃出陷阱后的欣喜心情。
14.(3分)①父亲在陷阱边上守候了一夜,彻夜未眠。
②父亲整夜都在警惕地防止动物的袭击。
③父亲整夜都在担心孩子能否作出自救的决定并进行自救。
15.(4分)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
通过一个“陷阱”,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同时在陷阱附近不时发出声音使儿子产生警觉感,也保护了儿子的安全。
16.(4分)略
(三)(12分)
17.(4分,每小题1分)(1)裏,围(2)船夫(3)贫困(4)逃跑
18.(2分)D【解析】例句表承接。
A项,表转折;B项,表转折;C项,表转折;D项,表承接,与例句相同。
故选D。
19.(4分)(1)(2分)见到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
(2)(2分)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20.(2分)知己朋友之间要志趣相投,能够相互欣赏、包容、理解。
(四)(4分)
21.(2分)两个“难”表面似同,义实有别。
前一个“难”指难以相见,后一个“难”指分别时心境的痛苦难堪。
连用两个“难”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有情人相思难解的愁苦。
22.(2分)合适,因为老师就像春蚕和红烛一样,奉献自己,成全别人。
四、作文(50分)
23.(5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