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灵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灵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测试题
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一个球形容器内装满水,其底部有一小孔,在水不断流出的过程中,球形容器和水的共同重心将()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参考答案:
2. 如图,三个同样的物体分别静止在甲(光滑水平面)、乙(粗糙水平面)、丙(粗糙斜面)位置,让
它们在同样大小的F的作用下分别沿水平面或斜面方向运动,通过同样大小的距离,则关于力F
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做功最少。
B、丁中做功最多。
C、做功一样多。
D、功率大小相同。
参考答案:
C
3. 某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合外力
参考答案:
B
4. 教室中有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则
A.甲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是乙受地球万有引力的2倍
B.甲的重力加速度是乙的重力加速度的2倍
C.甲受乙的万有引力是乙受甲万有引力的2倍
D.甲受乙的万有引力是乙受甲万有引力的1倍
参考答案:
AD
5. 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十六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和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
C.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D.这颗行星上同样存在着生命
参考答案:
A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
【分析】研究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太阳系的第十六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说明它与地球的轨道半径相等.
【解答】解:A、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行星的周
期T=2π,由于轨道半径相等,则行星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相等,故A正确;B、这颗行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轨道半径,但行星的半径不一定等于地球半径,故B 错误;
C、这颗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比无法确定,故C错误.
D、这颗行星是否存在生命无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
自开始下落时计时,得到物体离行星表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题设条件计算出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
为 m/s。
参考答案:
8m/s2 ; 20m/s
7. 均匀直杆AB的上端A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B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A对墙的弹力的方向是,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水平向左,水平向左
8. 质量10t的汽车,额定功率是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m/s,设它所受运动阻力保持不变,则汽车受到的运动阻力是________;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填空)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E1,由于吸收某种单色光后氢原子产生能级跃迁,最多只能产生3种不同波长的光,则吸收单色光的能量为,产生的3种不同波长的光中,最大波长为(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
).
参考答案:
10.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方程为s=(5t+2t2)m,则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 m/s,加速度为 m/s2,2s末的速度大小为 m/s。
参考答案:
5,4,13
11. 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12m/s,加速度大小为a=2m/s2,运动中从某一时刻计时的1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恰为6m,那么此后质点还能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s。
参考答案:
2.5
12.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运动,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减速,以0.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减速后一分钟内汽车的位移
是 m。
250
13.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纸带的_ 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若当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交流左 0.340.40偏大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6分)如图所示为做直线运动的某物体的v—t图像,试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
参考答案:
0~4s内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4~6s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减速运动,6s末速度为零,6~7s内物体反向加速,7~8s内沿反方向匀速运动,8~10s 内做反向匀减速运动,10s末速度减至零。
15. (6分)将一根细绳的中点拴紧在一个铝锅盖的中心圆钮上,再将两侧的绳并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圆钮上绕若干圈,然后使绳的两端分别从左右侧引出,将锅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圆钮与桌面接触,往锅盖内倒入少量水。
再双手用力拉绳子的两端(或两个人分别用力拉绳的一端),使锅盖转起来,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为什么发生会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随着旋转加快,锅盖上的水就从锅盖圆周边缘飞出,洒在桌面上,从洒出的水迹可以看出,水滴是沿着锅盖圆周上各点的切线方向飞出的。
因为水滴在做曲线运动,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圆周)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上。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16分)一列货车以8m/s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600m处有一列快车以20m/s的速度向它靠近.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制动,若两车恰好不相撞,(货车速度保持不变)求:
(1)快车从制动至两车恰好不相撞所用时间t;
(2)快车制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的大小;
(3)从制动至两车恰好不相撞快车的位移的大小。
参考答案:
解:
(1)从制动至两车恰好不相撞,
货车的位移 x
1
=8t ①
快车的位移 x
2
=②
其中: x
1 +600=x
2
③
解得:t=100s ④
(2) 由v=v
+at ⑤解得:a=0.12m/s2⑥
(3) 快车的位移 x
=1400m ⑦
2
17. 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1=4.0 kg和m2=6.0 kg,用轻弹簧相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B左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个物块C从
t=0 时刻起以一定的速度向左运动,在t=0.5 s时刻与物块A相碰,碰后立即与A 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试求:
(1)物块C的质量m3;
(2)在5.0 s到15 s的时间内物块A的动量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参考答案:
1)根据图象可知,物体C与物体A相碰前的速度为
v1=6 m/s (1分)
相碰后的速度为:v2=2 m/s (1分)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3v1=(m1+m3)v2 (3分)
解得:m3=2.0 kg. (1分)
(2)规定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在第5.0 s和第15 s末物块A的速度分别为:
v2=2 m/s,v3=-2 m/s (2分)
所以物块A的动量变化为:
Δp=m1(v3-v2)=-16 kg·m/s (2分)
即在5.0 s到15 s的时间内物块A动量变化的大小为:
16 kg·m/s,方向向右.
18. 两个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滑块A、B质量分
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求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
μ1mgcos θ,方向沿斜面向上
把A、B两滑块作为一个整体,设其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m)gsin θ-μ1(M+m)g·cos θ=(M+m)a得a=g(sin θ-μ1cos θ).
由于a<gsin θ,可见B随A一起下滑过程中,必须受到A对它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设摩擦力为FB(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FB=ma
得FB=mgsin θ-ma=mgsin θ-mg(sin θ-μ1cos θ)=μ1mgcos θ.(程序思维法)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