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异同
1 数列极限
关于数列极限,先举一个我国古代关于数列的例子。

《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其含义是:一根长为一尺的木棒,每天取下一半,这样的过程可以永远进行下去。

不难看出,其通项{ }随着天数n的增大而无限地接近于0。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教材给出了数列极限的精确定义:设{An} 为数列,a 为定数,若对任给的正数ε(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 时,有∣An-a∣<ε ,则称数列{an} 收敛于a,定数a 称为数列{an} 的极限。

其中ε的作用在于衡量数列通项{an} 与定数a的大小,ε越小,说明{an} 与a 的接近度越好。

由于ε的任意性,可以小到任意小(但须大于0),故可以理解为数列通项{an} 无限地接近定数a;而n的作用在于不管给定多么小的正数ε,总能保证存在大于n后的每一项都和a无限接近,而不在乎前面有限项与a的接近程度,在于刻画n→+∞这一过程。

其中,由于n是正整数,不可能取负值,故其趋近方式只有一种,即趋于+∞,但是极限值可以取实数r,故极限值有a、∞、+∞、—∞这4种值,因此,总的来说,数列极限只有4种类型。

< p></ε>
2 函数极限
对于函数极限,先分析一下自变量x的趋近方式,由于x是取自全体实数,故趋近方式不仅有上述数列中所提及的+∞,还可以是∞、—∞,相比数列极限,更特殊的是还可以趋于某一点x0,或者x0的左侧、右侧(即单侧极限)趋近。

故自变量x的趋近方式共有6种,而极限值和数列极限完全一样,有4种。

因此,函数极限共24种类型。

比如,拿x→+∞,f(x)→a为例,其精确定义如下: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M ,使得当xM时有|f (x)-a|<ε ,那么常数a就叫做函数f(x)当x→+∞时的极限值。

该定义和数列极限的定义有相同之处,其中的ε也是和数列极限中的ε相同,用于衡量f(x)与a的接近程度;正数m的作用也与数列极限定义中的n相类似,说明x充分大的程度,但这里考虑的是比m 大的所有实数x,而不仅仅是数列极限中的正整数n,这是和数列极限定义中最本质的区别。

< p></ε>
3 性质的异同
(1)由于极限存在则其值必唯一,故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如果存在,则极限值都是唯一的;
(2)如果数列极限存在,則它是有界的,而且是整体有界,即存在正数M,使得对一切正整数n有|An|≤M ;而函数极限如果存在,它也是有界的,可是这种有界性和数列的有界性不同,它是一种局部性,比如当x→+∞时,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为表述为:即存在正数M,使得f(x)在xM的领域上有|f(x)|≤M,这里强调的是局部性,而不管小于M的函数值是否有界,所以,函数极限的局部性质是和数列极限有着本质区别。

同理,数列极限还有保不等式性、迫敛性、保号性,而函数极限则对应于局部保不等式性、局部迫敛性、局部保号性等性质;
(3)判别数列极限存在的方法有主要是单调有界定理和柯西收敛准则,这两大著名方法用于判断数列极限是否存在非常有用。

在单调有界定理中,如果一个数列单调递增,而且存在上界,则该数列极限存在且极限值等于其上确界,同理,如果一个数列单调递减,且存在下界,则该数列极限存在且极限值等于其下确界。

在柯西收敛准则中,反映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收敛数列各项的值越到后面,彼此越是接近,以至于后面的任意两项之差的绝对值可以小于事先给定的任意正数ε,柯西收敛准则相比单调有界定理的好处在于无需借助数列以外的数a,只需根据数列本身就能判别其敛散性。

相比函数极限的存在条件,其中的柯西准则和数列的完全类似,而不同的是函数极限多了一种归结原则(海涅定理)。

当然,这种方法我认为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收敛于x0的数列有很多,所以,我们不能一一
去验证其极限值。

通常用的最多的是它的推论:即找到一个收敛于x0的数列,函数极限值不存在或找到两个收敛于x0的数列,但这两个函数极限值不相等。

这与判断数列极限是否存在的寻找子列的方法一样,可以说,这两种思路完全一样。

当然函数极限也存在单调有界定理,该定理在函数表达中由于单调有增减变化,所以只能研究一侧,即只能研究单侧极限。

其方法和数列极限相类似,只需稍做一些修改即可。

(4)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在应用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四则运算及其证明过程,平均收敛和几何收敛及其证明以及一些构造性方法,两者的思路十分相似,只需稍微改动即可。

但是这里要强调一下,在使用洛必达法则的时候,如果遇到处理数列极限时,应该先转化为函数极限进行求解,然后再应用归结原则得出数列极限值,因为对于在数列极限形式下不能使用洛必达法则,原因是离散变量求导数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

:本文主要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的第四版《数学分析》为例,列举了几个数列和函数极限的表示方法,从定义、性质、收敛条件、应用4方面浅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若有不妥的地方,恳切希望读者指出,我定给予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