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设计经验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焊接面必须为平面,螺母沿轴向旋转不会与R角或翻边干涉
2)外表件不建议采用凸焊
3)零件重量超过10kg,不建议采用凸焊
对螺母凸焊、螺栓凸焊孔径和局部形状、尺寸要求:
焊接工艺类-焊接空间
焊接空间
凸焊
要求:1)最小尺寸a小于焊机喉深(我公司最大为480~520mm) 2)最大尺寸b小于焊机喉宽单臂最大尺寸(我公司最大活动尺寸为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板件最小弯曲半径
原则:弯曲时,若弯曲处的圆角过小,则外表面容易产生裂纹。若弯曲圆角过大, 因受到回弹的影响,弯曲件的精度不易保证
注: 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弯曲的直边高度
原则:弯曲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否则不易成形足够的弯矩,很难得到形状准确 的零件
板厚及层数
要求:多采用两层板点焊,减少三层板点焊,避免三层以上板点焊, 下表列出目前我公司的低频焊机所能保证焊接质量的料厚要求, 如采用高频焊机的话可以增加料厚及搭接层数
要注意材质不宜太硬,否则易在直角弯折处破裂。应在 弯边位置设计工艺切口,防止折角处破裂
要求:A≥3;A-B≥0.5 ;L≥t+R+K/2; K≥2t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零件加强结构
较长的零件的加固筋 弯曲件的弯角弯折
原则:对较长的板金件为了提高其强度,应该设计加强筋
注: T 材 料 厚 度
要求: m≥2t 注:t—材料厚度
k≥1.5t
L≥t+R+k/2 r≥2t n=r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弯曲面上孔变形
原则:防止弯曲时,弯曲面上的孔受力后会变形,孔边距(至底根部) 其值A≥4
要求:A≥4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拉深件的结构
拉深件的圆角半径
注:t—材料厚度
要求:h≥R+2t 注: 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弯曲边冲孔
原则:孔边到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L不得过小,以免弯曲成型后会使孔变形
要求: 1)先冲孔后折弯:则L≥2t (离 成型结构距离则L≥3t ) 2)先折弯后冲孔:L≥t (离成 型结构距离则L≥1.5t ) 注: t—材料厚度
L W
要求:1)R≥0.5t; w≥t; 2)缺口长度L:直缺口 L≤5W;V形缺口 L≤2W; 3)缺口与平行面上翻边距离D: D≥8t+R。 4)缺口与垂直面上翻边距离D≥3T+R; 5)缺口与缺口间的距离≥8t 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拉深件的结构
翻边孔 锥形孔
要求:最大翻边高度按公式Hmax=0.5D(1Kfmin)+0.43rd+0.72t 注:t—材料厚度
冲孔件的结构
最小冲孔直径或方孔的最小边长
冲切缺口原则
翻边孔
锥形孔
原则:1)两孔边缘之间的距离L:一般钢板L≥2t;不锈钢、高强钢板L≥3t
2)孔边缘与零件边缘的距离L:对圆孔直径10t≥φ≥5t时, L≥3t;φ≤5t 时,L≥2t;对方孔:方孔宽度w<10t,L≥2t;w≥10t,应是L≥4t
注: t—材料厚度
钣金件设计经验手册
前言
随着公司的高速发展,设计项目的增多,部门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为了让新生力量能快速的融入公司的文化氛围,尽快适应部门岗位的要求, 弥补经验不足,避免重复的出现设计失误,特编制本手册。
由于经验不足及时间紧迫,难免出现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主要内容
工艺类
设计类
售后类
➢冲压工艺类 4-41 ➢焊接工艺类42-57 ➢涂装工艺类58-60 ➢总装工艺类61-65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拉深件的结构
拉深件冲孔
原则:拉深件冲孔应该离圆角一定的距离否则会产生变形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拉深件的结构
拉深扭曲
要求:A、B宽度应相等(对称)即A=B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拉深件的结构
凹点
要求: 1)最大半径Rmax≤6T, 其最大深度H≤0.5R内;
点焊通用要求
焊点直径及间距
要求:1)对于白车身的焊点直径,通常情况下为4~8mm;一般焊点 直径可取6mm,关键焊点取8mm
2)焊点直径与被焊工件的材料、料厚有关,是评定点焊质量的主要 指标之一。下表列出了几种材料焊点的最小直径,应用中可 以此为下限选取
焊接工艺类-通用要求
点焊通用要求
焊点直径及间距
所留间隙越大 4)弧焊角度α要求在30°~75°范围内
焊接工艺类-焊接空间
焊接空间
植焊
要求: 1)焊接面必须为平面,螺柱焊凸台尺寸应
大于螺柱焊枪端部最小尺寸(Φ30) 2)必须留有螺柱焊枪的操作空间; 3)在同一零件上或同一焊接工序内的螺柱
焊焊柱直径、样式尽可能统一,在不能 统一样式的情况下,尽可能统一直径 4)小零件(零件最大尺寸小于1m)上不建 议采用螺柱焊 5)螺柱焊板材厚度应大于1/8d(d为螺柱焊 螺钉直径),但最小厚度不能小于 0.6mm,避免熔穿板材;
弯曲件的结构
侧面弯曲
原则:防止侧面(梯形)弯曲时产生裂纹或畸形。应设计预留切槽,或将根部改 为阶梯形
要求:槽宽K≥2t,槽深 L≥t+R+K/2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圆角弯曲
原则: 防止圆角在弯曲时受压产生挤料后起皱,应设计预留切口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零件加强结构
较长的零件的加固筋 弯曲件的弯角弯折
原则:在弯曲件的弯角处再作弯折,能起到加强作用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孔的设计
孔的设计
凸焊螺栓孔的设计 凸焊螺母孔的设计 自攻螺钉孔的设计 多层钣金孔的设计 翻边孔的设计
冲压工艺类-孔的设计
孔的设计
凸焊螺栓孔的设计
原则:孔的直径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5mm
6)V形凸座的最大高度H: H≤3T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拉深件的结构
加强筋
要求: 1)最大R内≥3t,最大高度H≤R内 2)中线与孔边缘的最小距离L≥ 3t+R内 3)中线与垂直面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L≥4t+R内 4)与平行面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应L≥8t+R内 5)与垂直于筋间的翻边的最小距离L≥2t+R内+R翻 6)两平行筋之间的最小距离L≥10t+R内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拉深件的结构
翻边孔 锥形孔
要求: 1)最大深度L沿着硬件的角度方向满足,L≤3.5T。
2)硬件与锥形孔的接触必须在50%以上。 3)两锥形孔边缘之间的距离L:L≥8T。 4)锥形孔边缘与弯曲、翻边部分之间的距离L:L≥4T+R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板件最小弯曲半径
冲压工艺性
冲切件的结构 冲孔件的结构 弯曲件的结构 拉深件的结构 穿破件的结构 零件加强结构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冲切件的结构
原则:冲切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尽量避免冲切件上的过长的悬 臂狭槽
对一般钢 A≥1.5t 对合金钢 A≥2t 对黄铜、铝 A≥1.2t 注: 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冲压工艺类-孔的设计
孔的设计
凸螺母孔的设计
原则:孔的直径比凸焊螺母、螺母座的公称直径大1mm
冲压工艺类-孔的设计
孔的设计
自攻螺钉孔的设计
冲压工艺类-孔的设计
孔的设计
多层钣金孔的设计
冲压工艺类-孔的设计
孔的设计
翻边孔的设计
工艺类-焊接工艺类
焊接工艺类
焊接空间
点焊通用 要求
定位
点焊 凸焊 弧焊 植焊 搭接边 焊点直径及间距 板厚及层数 定位原则 定位精度 定位孔
要求:3)长、直焊缝、焊点一般在50~80mm之间,强度要求低的位置 可增大至100mm。小件可依实际情况增加,点距相应缩短
4)其最小值与被焊金属的厚度、导电率、表面清洁度、以及熔核大小 有关,还与被焊板件的层数关,下表列出几种材料的最小点距, 实际应用中可以此为下限参考设计
焊接工艺类-通用要求
点焊通用要求
➢强度方面 65-72
➢刚度方面 73-75
➢静态干涉类
76
➢动态干涉类 77-82
➢系统密封类 83-85
➢安装点匹配类 86-94
➢功能要求类 95-107
➢NVH方面 108-110
➢顾客抱怨类111-112
工艺类-冲压工艺类
冲压工艺类
冲压工艺性 孔的设计
前言:钣金件工艺性指零件在冲切、弯曲、拉伸加工中的难易度。应保证材料消 耗少,工序少,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对板金件 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材料的性能、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避免残余圆弧
要求:当a<R时,弯曲后,b面靠a处仍然有一段残余圆弧,为了 避免残余圆弧,必须使a≥R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U形弯曲件
原则:两弯曲边最好等长,以免弯曲时产生向一边移位。如不允许,可设一工艺 定位孔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焊接工艺类-焊接空间
焊接空间
点焊
要求: 1)焊接面尽可能是平面 2)有足够的焊钳进出零件的空间 3)能够实现点焊面与焊钳极臂垂直 4)有电极焊接时的运动空间 5)有足够的可视空间,至少能看见一个极臂与板件的接触点 6)零件不能与焊钳钳身、悬挂钢缆、焊钳转盘相干涉
焊接工艺类-焊接空间
焊接空间
凸焊
对凸焊零件要求:
弯曲件的结构
直角弯曲
原则: 防止弯曲后,直角的两侧平面产生褶皱,应设计预留切口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弯曲回弹
原则:防止弯曲后回弹,应该设计一些切口
要求:a≥1.5t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冲孔后弯曲
原则:防止冲孔后,弯曲产生裂纹,应该设计一些切口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弯曲收缩
原则:防止弯曲时一边向内产生收缩,可设计工艺定位孔,或两边同时 折弯,还可用增加幅宽的办法来解决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直角弯曲搭接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
凸部的弯曲
原则:应避免a图那样弯曲线和阶梯线一致,有时会在根部开裂变形。所 以使弯曲线让开阶梯线如图b,或设计切口如c、d那样
焊接工艺类-通用要求
点焊通用要求
点焊搭接边宽度
要求:1)车身的焊接搭接边应大于12,料厚大于3的,搭接边宽度 应达到16,料厚越大搭接宽度越宽,宽度指两个或以上零件 重叠的平面的宽度
2)搭接量与熔核大小、焊头直径密切相关;下表列出了几种材料
的最小搭接量,表中的数据都是最小的极限值
焊接工艺类-通用要求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拉深件的结构
拔模角
要求:在功能性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拔模斜度,以利于 产品成型和使拔模方便易行。减少卡模的可能性,也 减少表面擦伤。具体说明见图1.2。两个B是推荐的方 式,工艺性均优于A方式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穿破件的结构 原则:当搭接在一道工序中用冲切法制成90°的弯边时,选材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冲孔件的结构
最小冲孔直径或方孔的最小边长 冲切缺口原则
原则:冲孔时应受到冲头强度的限制,冲孔尺寸不能太小,否则易损坏冲头
注: 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冲孔件的结构
最小冲孔直径或方孔的最小边长 冲切缺口原则
原则:冲切缺口应尽量避免尖角,尖角形式容易减短模具使用寿命,且尖角处容 易产生裂纹。
2)凹点与孔的距离L: L≥3T+R内; 3)凹点与材料边缘的距离L: L≥4T+R内; 4)凹点边缘与弯曲的距离L: L≥2T+R内+ R弯 5)两凹点之间的距离L: L≥4T+R内1+ R内2 注:t—材料厚度
冲压工艺类-冲压工艺性
拉深件的结构
凸座
要求: 1)最大半径Rmax≤6T, 其最大深度H≤0.5R凸内。 2)凸点与孔的距离L: L≥3T+R凸内。 3)凸点与材料边缘的距离L: L≥4T+R凸内。 4)凸点边缘与弯曲的距离L: L≥2T+R凸内+ R弯 5)两凸点之间的距离L: L≥4T+R凸内1+ R凸内2
230~280mm) 3)凸焊位置点沿轴线方向Φ40空间内无结构型面,如图尺寸c1、c2 4)螺母、螺钉轴线方向可焊接最小空间高度为60mm,如图尺寸d
焊接工艺类-焊接空间
焊接空间
弧焊
要求: 1)在弧焊焊角正对方向上无结构、视线遮挡 2)部分可能存在搭接不良、或搭接间隙大的位置要有可供铁锤
修正的空间 3)对接焊缝的间隙要根据对接料厚进行选择,焊接厚度越大,
弯曲的直边高度
弯曲边冲孔
弯
避免残余圆弧
曲
件
圆角弯曲
的
结
冲孔后弯曲
构
凸部的弯曲
U形弯曲件 直角弯曲 弯曲收缩 弯曲面上孔变形
侧面弯曲 弯曲回弹 直角弯曲搭接
原则: 1)弯曲变形部位成直线,有反弹问题。翻边变形部位是平面或空间曲线,存
在多料或少料问题,但少有反弹问题 2)同一平面有多重弯曲时, 应设置相同的弯曲方向 3)避免在大钣金件上设置小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