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优质课教学实录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桃花心木》优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句段。
2.学会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并得到个人的启迪。
3.体会“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二、教学准备
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按统一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和林清玄一起走进他的散文-----桃花心木,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1、读课题
2、师配乐读
PPT出示: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
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师: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桃花心木。
二、初读、梳理
1、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请大家打开课本浏览课文。
(学生读课文)
师:看来同学们读书是既投入又认真。
结合课前的预习,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请一位同学来概括一下:
指生概括
师:那老师把你概括的整理了一下,也就是说,不仅仅写种树,还写了人的成长。
、
三、默读,探究种树人“不确定”的做法
1、师:看来大家对这个奇怪的种树人印象很深刻,他奇怪在哪呢?请同学们默读1到11段,边读边画出奇怪之处,在旁边简单地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
生: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这就是你找到的奇怪之处。
2、师:我们来看,这是大家找的第一处,看到了吗,这是一个长句子,奇怪的原因有几个呢?
生:2个
师:很好,能不能用非常简练的话来概括这奇怪之一是什么?
生: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师:你接着说第一分句,也就是上半句
生:时间没规律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有时
生:隔三天
师:有时
生:隔五天
师:有时
生:十几天才来一次
师:那是什么不定啊?
生:时间
师:好,我们暂时认为是时间,下面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什么不定啊?
生:水量不定
师:前面我总觉得有点不太对,我们再往下看吧。
再来看第二处奇怪,
有时
生:早上来
师:有时
生:下午来
师:对啊,这里用时间比较合适,那上面的概括应该用什么呢?
生:天数
3 、师:同意吗?赶紧用笔做批注。
日期不定,这儿呢,水量不定,这儿呢,时间不定,他明确告诉我们时间不定,概括得真好。
生: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生:枯萎的树苗数量不定。
师:数量不定,苗数不定,那也就是什么不定,
生:枯萎的时间不定
4、师:真好,刚才我们花了点时间给找到奇怪的地方来做批注,我们简单地说这个种树人,他来得没有规律,有时……来,大家一起读师:有时
生:隔三天
师:有时
生:隔五天
师:有时
生:十几天才来一次
师:浇水的,有时
生:浇得多
师:有时
生:浇得少
师:还有时
生:早上来
师:有时
生:上午来
师: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
生: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师:你发现了吗?这么多奇怪的地方,你有什么发现?
生:用了很多有时
师:用了很多同一个词语,是什么啊?
生:有时
师:有时,有时,就表明种树人种树时一切都……
生:不确定
5 、师:这就是他的奇怪之处,
6、看到这么奇怪的种树人,你有什么疑问的?提你自己的问题。
你来
生:他为什么要不定量的时间来
生:他为什么要种树
师:谁来读课文中的句子。
四、对比研读,探究其“不确定”做法的原因
7、师:看来我们的疑问跟作者啊,是相同的,作者也有好多问题,自己读一读作者的疑问,
(生学读书)课件出示
四、对比研读,探究其“不确定”做法的原因
1这位种树人这么多令人奇怪的表现,作者心中这么多的疑问,而这位种树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说了两段话,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清楚了,那么就请同学们认真读12、13段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答案。
师:同学们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
生:自己找水源努力生长。
生:独立生长不养成依赖的心。
师:这里的不确定指什么?
生: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什么时间下,下多少不定。
生:大自然的灾害不定。
师:这个种树人看上去漫不经心的,实则,心里有数。
2、配乐读生读12、13段。
四、品味“感动”,领悟人在“不确定”中的成长。
1 、出示:第14段齐读
2、探究:不确定
师:这一段里有几个不确定啊?
生:两个
师:这儿的不确定跟上面种树人的不确定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生:这里指的是生活里的一些坎坷曲折
师:我们联系课文读懂了“不确定”。
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确定吗?能不能说其中的一件不确定的事?
指生说事例
2、小练笔
师:刚才我们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了“不确定”,写出你的感受。
PPT出示:
交流
师: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在不确定的因素当中,在不确定的生活当中,成为了一个坚强的人。
师:作者由种树到育人,在一件小事中写一件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事喻人)
板书树人
不确定
学会生长学会生存
3、读最后两段
师:种树人为什么不再来了?
生:“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是说桃花心木已经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地上站得很稳了
生:是说桃花心木已经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地上站得很稳了
五、推荐阅读。
师:同学们,林清弦的文章不仅词句优美,还蕴含着哲理。
课下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