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培养
摘要:随着近几年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美术课程逐渐受到重视,也已成为
评价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上也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根据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可知,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十分有限,不少学生不愿
积极自主地进行创造设计,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改变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着重从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高中美术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方面来说明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了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普通美术高中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或者传艺,而是需要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根据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高中美术教学也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是兼具理论开拓性和实践导向性的思维形式。
创造性思维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主要特征,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脑力活动。
[1]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正是抽象思维和创造
性思维需要大力锻炼的时段,而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能为这些思维锻炼提供有力的
帮助。
创造型思维并不完全等同于想象力,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它的锻
炼需要学生感知客观事物(如美术作品),加以思考、理解、想象,进行再创作
或者一个全新的创作,成为自己的作品。
现如今的教学模式大多是老师示范,学生照样画瓢,都是生搬硬套的方式,
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力越来越弱,绘画作品空有技法而无灵魂,美术作品也没有
任何的创新和突破。
欣赏课则直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学生无法真正深入地理解作品,也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违背了高中美术课程目标和素质教育培养计划。
因此我们需要改进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美术教学理念的问题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老师继续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讲解,有的老师更是以与原画像与不像作为评判标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过分地依赖范画,自由发挥的空间逐渐缩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会运用创新性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利用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导致学生就无兴趣进行思考和想象,自然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
现况中部分高中美术老师不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或教学水平不够。
有的教案会长期使用,不会经常更新教案,没有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
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不能完全的理解知识内容,也无法正确度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在传授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上,一些老师喜欢使用讲授法,如果鉴赏图片引用不恰当,或者案例不突出,再或者讲解不够突出重点,没有结合实际,学生都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点,无法实现思维、情感和态度上的领悟,这样更不利于后期想象力的锻炼。
(三)学生的自主性缺乏
传统的教学观念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的重心都放在高考科目上,对美术课程不够重视。
面对高考,学生压力太大,家长和学校往往抱着“鲤鱼跳龙门”的心态对高考,进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培养。
[2]有的学生更是认为美术课对自己没有用处,上课不认真听课,缺少正视美术课的意
识,也没有将美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这样更加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锻炼。
在
课程和学习时间上,美术课程少,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老师的系列课程经
常无法连贯地上完,这也使学生更加不重视美术课程。
(四)学校管理理念陈旧
如今,不少学校教学理念陈旧,在课程安排上更注重高考科目的安排而忽视
艺术课程的安排,间接导致美术课程无法正常进行。
在物质和教学环境等方面,
学校投入不够也会影响美术教学,学生没有与时俱进的美术教室和学习氛围,这
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锻炼都会带来巨大的阻碍,这也违背了学生素质教
育的终极目标。
三、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办法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老师不但需要教授知识内容,自身的素养也尤为重要,
七素养体现在自我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素养两大方面。
1、良好的个人素养有利于学生对美的鉴赏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观、人生观、
世界观)。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教师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
奉献精神,给与学生正确的思想指导,并且能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作为美术老师,在此基础上还要特别注重自我心理素质的提升和人物形象的提升。
工整的仪表,好看的板书都能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
组织能力也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拉近师生关系,更好的合作交流有
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2、较高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自我提升,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还
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做到因
材施教。
老师在日常教学外,要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每学期的学
时培训、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自学等方式弥补自身薄弱部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
当老师自己拥有一汪知识源泉,才能给与学生一瓢的知识,只有自身知识量足够丰富、有过硬的美术素养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才有利于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出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美术人才。
画家之间是需要通过线上各自的作品以及对美术的交流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而每一位画家是否能够具备这种对作品的鉴赏力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见解,都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来指引和教导的,美术教师自身最大的价值就是指导学生对于绘画作品能够有自身独到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个学科都需要注重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才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美术鉴赏课的比重较大,美术鉴赏课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实际课堂上,很多老师都习惯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比如梵高的《星空》,先从这幅作品的历史背景讲起,再说到梵高的生平事迹,最后讲到作品的艺术内涵。
虽然课程安排上很丰富,但是大多时间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被动地听着,课堂互动性太少,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没有兴趣听课了。
因此教师要增加互动,多用疑问句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相应引导来了解作品,教师也可以提前准备导学稿,让学生先思考一些问题,再教授知识点。
2、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学习,成为学习的主动创造者时,美术教学的意义就能得到升华。
有时候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日新月异的这个时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不断地想象和创新能力。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需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与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创造,例如:“最后的晚餐”鉴赏课时,可以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模仿画中
人物动态,让学生进行画中人物心境的体验,感受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态的想要流
露出的内涵。
通过这种趣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后期的创
造性思维锻炼中也有一定的帮助。
3、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学生积极的表现力也非常重要。
要想一堂美术课丰富生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各种表
现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思维模式,展现自我个性,表达自
己对艺术作品的看法。
当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审美判断,那么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也将的到充分的锻炼。
(三)多领域的知识结合,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艺术不分家,美术也不是完全独体的一个学科,音乐、
历史、文学、建筑等等都与美术课程息息相关。
学生在多领域的自主体验学习中,运用知识的碰撞,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角度了解美术作品,也能拓展学生的
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乐曲或者唱歌的方式来引入美术作品;可以
运用诗歌鉴赏的方式来学习中国画;可以运用立体造型的方式学习毕加索的立体
主义作品。
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不但丰富了课堂,也提升了学生的兴趣,更能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总结
高中美术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收获美术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得到全方面地发展。
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下,作为高
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塑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艺
术审美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中职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门友强[G].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2015年1期82—82页
[2] 《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 龚能忠[J].当代教研论丛.2018年12期
[3]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胡帅国. 《山海经(故事)》. 2016年z1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