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第一单元)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一、补全古诗《蝉》,并完成填空。

(7分)
垂緌______________,流响_______________。

居高______________,非是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咏物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蝉的特点。

(3分)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三、选择恰当的字词画上“”。

(6分)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副幅)嵌在玻璃(筐
框)里的画面。

2.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茂密)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弱娇气
娇嫩)的鸣叫。

3.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叮嘱吩咐)就在后园的(矛茅)亭里过这个节。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分)
1.花生( )不好看,( )很有用。

2.( )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 )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3.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

4.( )不来台风,我( )可以收几大箩。

5.我( )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五、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3分)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B.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C.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D.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4分)
1.根据要求写句子。

(6分)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改
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缩到最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

(4分)
备选词语:果实沉淀灿烂
示例风雨:昨夜一场风雨
..,
..过后,山峦青翠干净,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人生本多风雨
只有在挫折中不丧失信心,才能继续前行。

选词: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

(4分)
(1)我对摇花来说是件大事。

(2)买种,播种,翻地,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七、综合实践。

(8分)
1.许多事物都有象征精神,你能写出下面事物所象征的精神吗?(4分)
A.落花生( )
B.梅花( )
C.骆驼( )
D.海燕( )
2.《桂花雨》一文饱含着琦君对故乡的思念。

古往今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有许多,请你默写出两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鹭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但人们的大量捕捉差点让其陷入灭绝的境地,请你为保护
白鹭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品读句段,完成练习。

(14分)
1.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两句话中都有一个“浸”字,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两句话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美好的境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作者向往的“美好境界”是怎样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语段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揭示了花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分)
2.爸爸说这些话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我”从中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并完成练习。

(15分)
故乡的水仙
①在我的故乡漳州,生长着一种素雅清香的水仙花,每年春天,都是这种鲜花盛开的节。

每到春节,我的书房或客厅总要摆上一盆水仙花,清幽的花香、悠闲的花姿让我忆起许多往事,在品味“一盆水仙满堂春,冰肌玉骨送清香”佳句的同时,对水仙的依恋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

②那些天,我早晚守在她的旁边。

清晨看她,就有些独斟独酌的意味;白天看她,似乎有些平淡直率;黄昏看她,却过于渺茫迷离;夜晚看她,未免过分幽静。

她那翡翠般的碧叶抽生出洁白的花朵,亭亭玉立,不时散发阵阵清香,显得格外高雅,尤其是洁白无瑕的花瓣将黄色
的花瓣裹在中间,其姿态是那样娇柔美丽,一阵阵微风吹来,一股诱人的香味,简直使我陶醉。

那一簇簇枝叶在微风中颤颤抖动,翩翩起舞,我置身于此情此景,真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③水仙叶似碧带,花洁如玉,怡情养性,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偏爱。

欣赏着千姿百态的水仙花,我不禁想起朱熹的《赋水仙花》:“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靘(qìng)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我也认为梅花太“孤芳”自赏,而水仙的高洁却如此淡然、可亲。

④水仙素雅清香,更能表现高尚文雅的气质。

不是吗?水仙是朴素的,但又是那么崇高!因为她所求太少太少,只需一盆淡淡的清水足矣,而奉献的却太多太多,尽留清香满人间。

那绿叶的葱郁,那花朵的妩媚,那清香的淡雅,不都是水仙给人们留下的无尽享受和无限温馨吗?其实,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不求索取的品格。

“凌波仙子贺春来,一盆玉蕊满堂春。

”也许正是如此吧,水仙才那样从容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⑤有水仙做伴的日子是短暂的,她悠然地徜徉于窗前、书房或客厅。

百来天后,分别的一暮也是让我赞叹不已的风景:十几朵小花虽在参差的日子破苞而开,她们相识相知,相依相伴,却在同日同时花谢而落,一如仙子腾云驾雾而去,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隽永的清香和长久的风骨。

⑥长相识,永相恋,分别是暂时的,明年再相会。

1.以下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油然而生”体现了“我”对水仙花发自内心的喜欢。

B.“飘飘欲仙”写出了水仙花柔软脆弱的样子。

C.“亭亭玉立”写出了水仙花细长且挺拔的样子。

D.“相依相伴”写出了水仙花簇拥开放的样子。

2.一天中,水仙花都给了“我”哪些不同的印象?从文中找到相应词语作答。

(6分)
A.清晨:独斟独酌
B.白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夜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不属于水仙特点的是( )。

(2分)
A.水仙在春季开花
B.水仙素雅清香,能表现高尚文雅的气质
C.水仙既淡雅又妩媚
D.水仙花次第开放,也次第凋谢
4.作者笔下的水仙有怎样的品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

(25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

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请以“我的心爱之物”为题,写一篇作文介绍一下吧!
附加题。

(10分)
1.自秦以后,我国只有______朝没有大规模修过长城,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______朝的长城。

2.每逢农历十六日的傍晚,月亮在天空的_______________(方位)。

3.世界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所在的青藏高原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5._________提出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5分)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胁调有序!前面的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清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____________。

(1分)
2.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用加点词再写一个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房间.间.隔间.断挑拨离间.
B.将.领将.帅将.军将.计就计
C.强.通强.辩强.求强.人所难
D.划.算划.船划.分出谋划.策
三、根据画线部分写成语。

(4分)
1.人们把这看成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一边看一边称赞,一个字也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有气势,无所畏惧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____________________
4.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种种办法来破坏。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10分)
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2分)
①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

( )
②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 )
2.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生产,黄中平原上的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3分)
例:喋喋不不休——我们明天要去春游,妈妈从昨天就开始不停地叮嘱我:不要到水边玩,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要听从老师指挥,不要乱跑,不要乱丢垃圾……
左右为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2分)
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联结着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_______。

五、补充下列名句,并完成练习。

(8分)
1.盛年不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几句名言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①句出自_________________之口,
第2句出自______________之口,我还能再默写了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内容回顾。

(14分)
1.一块块,一排排搭石,是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象征,是乡亲
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的纽带。

(4分)
2.《将相和》一文的故事可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根据课文内容,按运动速度快慢给下面事物排序。

(4分)
游隼火箭猎豹流星驼鸟光喷气式飞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写出冀中人民对付敌人火攻、水攻、毒气攻的方法。

(3分)
①火攻:______________ ②水攻:______________ ③毒气攻:______________
七、根据对联特点,回顾《将相和》一文,选择合适选项补全对联。

(4分)
A.负荆请罪
B.横刀立马
C.唇枪舌剑
D.退避三舍
(1)渑池会相如_____________斗秦王:国境线廉颇_____________御强敌。

(2)宰相肚里能撑船,相如_____________;将军回头金不换,廉颇_____________。

八、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和谐”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
旋律,请参加关于“和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
1.[探“和”之义】读下列材料,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2分)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编“和”之歌]某小组编写了一首《“和”之歌》,将关于“和”的叠词填入句子中,
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________的日子年丰民和,________的百姓共享家和,________的邻里亲近祥和,
________的几女传承亲和。

①和和顺顺②和和乐乐③和和睦睦④和和美美
A.④2③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3.【讲“和”之故事]请讲一个“和为贵”的历史故事。

(10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11分)
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蔺相如回避廉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用“”画出表示“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

(1分)
3.“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一方面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结合课文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是( ),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是( )(多选3分)
A.顾全大局
B.知错就改
C.勇敢机智
D.不畏强暴
E.勇于认错
5.“将相和”的根本原因是( )。

(2分)
A.蔺相如宽宏大量,不计较廉颇背后说他坏话。

B.廉颇勇于认错,负荆请罪。

C.蔺相如、廉颇都是为国家利益着想。

十、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14分)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

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

”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

言语问,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行?
我怎么还你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

”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

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

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

”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

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

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

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

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请你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老太太的两次笑,这两次笑所包含的意思分别是什么呢?(3分)
第一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题“心底盛开一朵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赞扬了老太太的心灵如花儿般美好。

B.题目很特别,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题目暗示了文章中心。

D.题目别出心裁,写出了我受到帮助后内心的愉悦。

十一、作文。

(20分)
漫画里的人物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那么,你如何用文字将你喜欢的一位老师“画”出来呢?想想他(她)的外貌、性格好,可选一两件事来突出他(她)的特点,快来试一试吧!(作文纸自备)
附加题。

(10分)
写出下列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卧薪尝胆( ) 纸上谈兵( ) 围魏救赵( ) 望梅止渴( ) 风声鹤唳( )
第二单元卷答案:
答案:
5.达尔文自然选择物种起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