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 . 宗法制度彻底破坏
B . 社会动荡行为失范
C . 百家争鸣局面结束
D . 大一统时代的开创
2. (2分) (2019高二上·临渭月考)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 . “克己复礼”
B . 礼法兼用
C . 民贵君轻
D . 选贤举能
3. (2分) (2019高二上·遵化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他们主张()
A . 通过选官实现平等
B . 选官路径推崇荐举
C . 按照才能选拔官吏
D . 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4. (2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是()
A . 道家
B . 法家
C . 儒家
D . 墨家
5. (2分) (2020高二下·合肥开学考) 战国时期的改革或变法的影响之一是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符合此说法的选项是()
A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 “尽地力之教”
C . “相地而衰征”
D .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高无所荣华”
6. (2分)(2016·渭南模拟)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主要说明()
A . 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 . 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C . 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D . 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7. (2分)(2020·厦门模拟) 秦代政制实践了韩非主张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一政制实践()
A . 吸取了诸侯争霸的历史教训
B . 增强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
C . 消除了分封制构建的文化心理
D .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8. (2分) (2020高一上·福清月考) 侍中原本主要是服侍皇帝的生活,汉武帝时逐渐发展为顾问议论朝政大事和受皇帝派遣为特使处理边防等特殊事物,卫青、霍去病任侍中时因功升为大司马,位列丞相之右。

侍中的权责变化反映了()
A . 汉武帝重用身边亲信人员
B . 丞相阻碍汉武帝积极进取
C . 汉武帝利用侍中加强皇权
D . 就任侍中的官员功勋卓著
9. (2分)(2020·合肥模拟) 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

这从侧面说明了()
A . 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
B . 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
C .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D . 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
10. (2分)(2020·合肥模拟) 《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

这一情况说明当时()
A . 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
B . 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
C . 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D . 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
11. (2分) (2019高三上·东城月考) 宋代,佛教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幻相,儒学家反对这种观点。

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
A . 善和德
B . 仁和礼
C . 理和气
D . 知和行
12. (2分) (2019高三上·西安期中) 宋代时,张载力主恢复三代政治,尤以井田、封建和制度复古为主要手段;朱熹在奏仪中经常提及要“变科举、均田产、振纲纪、罢和议”。

宋代知识分子的这些主张()
A . 力图弘扬儒学强化伦理的传统
B . 成为解决时代弊政的有力武器
C . 深化了民本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D . 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提出挑战
13. (2分) (2019高二下·南阳期中)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材料主要表明了唐宋时期()
A . 儒学复兴运动的艰难
B . 儒家知识分子的保守
C . 儒学传统精神受重视
D . 儒家独尊地位遭重创
14. (2分) (2019高二上·赣县月考)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与元代王冕的《墨梅图》颇有相通之处。

两者所体现的认识论与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分别是()
A . 格物致知,浪漫主义
B . 格物致知,托物言志
C . 知行合一,写实主义
D . 反省内心,变化万端
15. (2分) (2019高二上·益阳期中) 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A . 李贽
B . 黄宗羲
C . 顾炎武
D . 王夫之
16. (2分) (2020高二上·三门峡月考) 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在此,顾炎武()
A . 全盘否定明代的学术成果
B . 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C . 强调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
D . 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
17. (2分) (2017高二上·钦州港开学考) 古代的经济政策不包括()
A . 工商皆本
B . 闭关锁国
C . 重农抑商
D . 盐铁官营
18. (2分) (2019高二上·乾安月考) 李贽被称为明代“文艺复兴”的领路人,其思想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思想的相似点有()
①挑战正统权威②反对神权统治③ 提倡个性解放④批判君主专制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④
19. (2分) (2018高二下·武胜开学考)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

”这说明他们都()
A . 反对君主专制
B . 提倡公平法治
C . 以天下为己任
D . 反对宋明理学
20. (2分) (2019高二上·洋县期末)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进步意义是()
A . 反对私有制
B . 反对君主专制
C . 倡导民主自由
D . 反对中央集权
21. (2分) (2020高二下·河北月考) 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
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 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恶劣的影响。

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

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
A . 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
B . 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C . 感性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
D . 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度
22. (2分)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新”的含义是()
A . 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 . 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
C .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 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3. (2分)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向他求教。

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道:“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A .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 认识你自己
C . 知识即美德
D .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4. (2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认为,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

这反映了他的()
A . 正义观
B . 理念论
C . 法治观
D . 道德观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
25. (15分) (2019高二上·乐山期中) 中国历史上,宋代和20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

材料一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

不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道的理解。

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

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

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

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
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

——整理自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
材料二随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

1919年,胡适提出:“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

”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

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

——整理自刘毓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两次“疑古”思潮的不同点。

26. (10分) (2020高二下·丽水期末) 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上犹如暗夜明星,人类智慧之花因为有了他们而格外美丽绚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就在于服务于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人正确的欲望和情感以获得恰当的美德,从而获得正确的幸福观,具有实践智慧和政治才能。

当然,教育还有第三个更加重要的作用,对应于人灵魂中的高级部分﹣﹣理智,目的在于培养卓越之人……亚里士多德明确论证,教育应该是公共的,而非私人的。

一个城邦和其他种类的群体的真正区别在于,只有城邦能培养其公民的美德。

﹣﹣朱琦《古希腊的教化﹣﹣从荷马到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牛顿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
材料三:“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我是柏拉图的朋友,我是亚里士多德的朋友,可我更好的朋友是真理。


﹣﹣牛顿
(1)仔细阅读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他为践行自己教育理念而创办的学园的名称。

(2)指出牛顿构建“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的巨著,并用一句话概括牛顿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3)依据材料三,概括牛顿和亚里士多德共同的精神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在科学研究方法上的具体贡献。

三、论述题 (共1题;共5分)
27. (5分) (2019高一上·厦门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

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

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材料二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

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之所以伟大”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美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有衡”的。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
25-1、
25-2、
26-1、
26-2、
26-3、
三、论述题 (共1题;共5分)
27-1、
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