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4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4柳永词两首
[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菱.形棱.角丘陵.红绫.凌.云壮志
B.雄鹰.应.变英.灵夜莺.义愤填膺.
C.寥.廓嘹.亮缭.绕辽.阔民不聊.生
D.蹉.跌差.距撮.合磋.商搓.手顿足
解析:A项,棱léng角,其余读líng;B项,“应变”的“应”读yìng,其余读yīng;C项,全读liáo;D项,“差距”的“差”读chā,其余读cuō。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驰珠玑异口同声睡眼惺忪
B.殉职凝噎小题大做良晨美景
C.天堑默契良心泯灭砰然心动
D.萧瑟雾霭授予奖章重湖叠
解析:A项,“驰”应为“弛”;B项,“晨”应为“辰”;C项,“砰”应为“怦”。

答案:D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

(三个秋天)
B.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因悲伤而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
D.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年复一年)
解析:三秋,秋季。

答案:A
4.对下列词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着稀疏黄叶的千年古树,树身缠绕着几根枯黑的牵牛藤蔓,树顶的乌鸦“哇哇”叫个不停。

不知这种漂泊异乡的日子,何时是一个尽头。

[课内精读]
(一)阅读《望海潮》,完成后面题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简述开头三句在全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结构的基本能力。

解答时要紧扣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题干表述为“简述开头三句在全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诗歌前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交代了具体的自然环境,写出一幅天下太平的富庶景象,结构上引领全诗,使得诗歌内容更为紧凑。

答案:(内容上)从“形胜”与“繁华”两个方面概括了杭州自然环境的秀丽与社会的富庶、太平景象。

(结构上)总领全篇。

1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霜雪”是浪花,这里突出的是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推”不能展现出这种气势与强度,“卷”更好突出浪花奔腾而来的那种情态,写得
到了字字含情。

(2)“留”与“柳”谐音,古人有折柳送人的习俗,希望对方留下来。

“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暗写了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韵味。

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柳永正是通过凉风写别后心境的凄凉。

月过树梢本是一种自然景象,一个“残”字,透露出凄清、冷落之感。

词人写风之凉、月之残,都是为了倾诉离情别绪。

14.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在本词中也有一句表达这种离别苦痛的句子,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看其是如何表现的。

答:
解析:“伤离别”是识别的关键字眼。

分析要具体。

答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一词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

而“更那堪”则把词人处于冷落清秋的时节,更加叫人难以忍受的离情表现了出来。

[课外迁移]
(一)阅读下面柳永的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①,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②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①“颙望”即仰望;②“争”同“怎”。

15.对该词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不知道什么原因留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

解析:意为不知何故久留他乡。

答案:C
16.对该词词句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一句与《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
是相同的。

B.“红衰翠减”一句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绿肥红瘦”一句从炼字修辞的角度来看有相同的妙处。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与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同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辛弃疾《永遇乐》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描写的都是山河破败之景象。

解析:柳词景不是山河破败,只是主观观感。

答案:D
17.对该词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词上阕写景,景中寓情。

特别是“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的忧愁。

B.下阕抒情。

“想佳人”与“争知我”两句对照呼应,刻画出天各一方的一对恋人的相思之苦。

C.本词情景交融。

景是萧条破败之景,与姜夔《扬州慢》中所写之景几近相同;情是离别相思之情,与《雨霖铃》中所抒之情别无二致。

D.本词中“对”“渐”“望”“叹”“争”等字都一字领起,稍作停顿,然后下接几字或一句。

解析:“别无二致”不对,柳词的内容不光是写别离。

答案:C
18.评论本词下阕时,有人说下阕妙处全在“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同意。

本是词人自家登楼,极目天际,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之归来!然而我能想见你在凭高而等候归舟,你却无由想像我正在何处——登舟无计,只自淹留!真是几层曲折!其情至而感深。

由此可见词笔之妙。

(二)阅读下面柳永的词,完成后面题目。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22.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答案: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
23.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
答案: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