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综合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综合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也日益加重,特别是对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尤为严重。
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开始广泛的关注能源的消耗问题。
本文将对石油开采过程中应用的综合录井技术进行分析,综合录井技术作为特殊行业的专用技术,其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文中总结出了综合录井技术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并且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为石油录井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标签:石油开采;综合录井技术;挑战;应对策略
综合录井技术的出现得益于科学水平的进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各种高新尖端的科学仪器的出现,综合录井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和改进。
使其具有了较高的精度和更为全面的功能,同时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地质服务,而逐渐转化为综合性的全方位且多功能的整体服务。
其反馈的参数信息具有实时性,真实性,准确性,为基地以及现场的分析人员提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同时根据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地进行安全预警分析。
像目前的新技术如定量荧光、定量气测录井、定量地化、地层压力录井、钻井工程录井、随钻测量等,再配合着综合录井技术的贯穿,能够有效地扩展综合录井技术的应用范围。
间接地减少钻探工程的投入成本,使得风险更低,增加鉆探的成功率,同时缩短勘探开发时间。
因为综合录井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性,所以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有重要意义的。
1 当前综合录井技术所面临的的挑战
1.1 录井的前沿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国外某些发达国家极其重视录井公司的发展,对于录井公司的技术革新以及设备研发都大力支持,因此促进了国外录井行业的快速变革与更新。
催生出了大量高新前沿技术如定量荧光分析技术、全扫描荧光分析技术、定量气测技术、定量地化录井技术、泥浆化学录井技术等;一些精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联机综合录井仪、定量地化仪、定量荧光仪等。
而我国在这方的技术就远不如国外,无论是技术的研究还是新产品的开发都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1.2 录井资料应用率过低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无论处于什么行业,牢牢掌握住最新信息并整合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完善,在录井资料的建立健全方面还做得不到位,对于信息的把控过于偏重,汽测信息的利用率占据了过高的比重,使得非汽测信息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同时也包括像钻井参数、定量地化信息、定量荧光等信息的使用率也不足,导致这些信息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效率。
1.3 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其根本在于国内各个录井公司各自为政,所掌握的技术大不相同,行业内水平差距过大,而且使用的仪器设备也不统一,对于录井资料的采集、数据的分析方式、传感器的感应标准都没有统一。
部分企业过于前瞻,部分企业过于陈旧,无法满足现在国内石油产业行业的发展要求。
迟迟无法制定行业的统一标准,使得最新的录井技术无法得到推广和应用,导致录井技术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2 录井技术的改进策略
2.1 加大对录井行业的科研力度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应该加强对录井行业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且挖掘和培养先进的科研人才。
鼓励从业人员进行大胆设想,集思广益,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办法,研究其可行性,然后通过学习和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开发和创新技术手段。
2.2 改进录井行业的仪器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对人们生产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国内暂无高端设备的情况下,想办法引进国外的设备,然后再进行分析,同时开发具有自主创新的仪器设备。
特别是对传感器的开发要尤为重视,可以借鉴国内电子行业的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2.3 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各个行业的整体趋势,所以掌握一定的信息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可以高效快捷的开展录井工作。
简单列举几个方面:①钻井信息模型的构建能够完善钻井信息的数据库,便于人员对于整体工作进行规划和管理,并且后期要注意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与维护;②信息管理建立透明化流程,使不同类型的录井信息管理更加方便明朗,增强数据的开放性和自我完善功能;
③录井信息的预处理功能,主要加强用户对钻井信息的处理能力,优化录井资料信息。
2.4 统一行业标准
制定统一的行业强制性标准并严格执行和推广,统一各行业的技术方法和应用设备,定期组织行业标准讨论议会。
同时定期更新行业信息,并且对行业的标准进行优化和改善,使其符合行业的硬性要求。
派出优秀能力的人员进行培训工作,指导工作的同时认真听取行业内人员的意见。
3 结束语
本文只从常规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没有深入剖析复杂情况,对于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情况,仍需岗位工作人员酌情处理及应对。
总而言之录井技术的发展路途仍旧艰巨,并非纸上谈兵,所有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才是行业进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方锡贤.浅议极低油价下录井行业发展对策[J].当代石油石化,2016(06):20-25.
[2]隋伟.综合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4(30):108.
[3]辛希正,黄小伟,马继兵,张奇.录井仪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外测井技术,2014(03):51-53.
[4]耿长喜.关于录井技术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外能源,2014(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