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汽车强国需要国家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AUTO TIME 2014.04
E
DITORIAL
时代车评
建设汽车强国需要国家战略
近年来,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关于建设汽车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有建设汽车强国的规划,政府应组织制定建设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2200万辆,稳居世界第一;汽车行业总产值超过6万亿元,税收贡献超过1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13%;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就业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2%;汽车整车产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商品零售总额10%以上。
更为可嘉的是,汽车行业的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前十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超过88%;自主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品牌商用车占比达95%以上,乘用车占比40%,中国品牌汽车产销量合计达到1100万辆,占总产销量的50%。
“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汽车产业具有体量大、技术密集、发展潜力大的突出特点,对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对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深远影响。
而在以新能源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中,汽车产业也将发挥引领作用并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我国汽车产业现在已有足够大的规模和良好的基础,完全具备建成汽车强国的可能性。
产业发展遇到巨大挑战
虽然我国仍处在汽车产业普及的前期,市场空间巨大,但汽车产业发展已遇到巨大挑战。
就外部因素而言,面临资源、能源、环境、交通问题越来越严峻的约束;就内部因素而言,自主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汽车行业自身努力外,还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合和支持,需要国家制定综合配套的政策导向。
汽车强国建设亟需国家战略国家战略指导思想应该是:
——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求出发,规划汽车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汽车产销数量的增长,汽车产品的油耗、排放和安全性水平,都要按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求确定。
——根据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自主的汽车产业和依附于外国产品与技术的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以及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作用差别巨大。
因此,构建以中国品牌汽车为重要内涵的汽车产业体系是建设汽车强国的核心条件。
但是,发展中国品牌汽车,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要在开放竞争中解决自主创新能力弱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要在发展中解决资源、能源、环境、交通等问题。
关于资源,中国汽车产业要在小型化、轻量化方面向世界最先进水平看齐;关于能源,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关于环境,中国汽车产品要在排放方面逐步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也需要燃油等同步发展;关于交通,则需要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管理等方面共同努力解决。
——努力建设和谐汽车社会。
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要从汽车产品大量使用的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规划。
当前,如何应对汽车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
我们希望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能够促进建设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的制定。
中国汽车行业愿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克服一切困难,艰苦奋斗,建设汽车强国。
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