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下管线数据格式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标准
综合地下管线数据格式标准
常熟市规划局
2012年7月
修改说明
1、将数据库中的管点信息表分为总表与分表,使各类管点信息表和各类管段信息表一一对应,方便今后数据的更新和维护。
2、对图上点号,外业点号的命名方式进行了更改,管点信息表中添加了图幅号字段,管段信息表中的“起点点号”、“终点点号”使用拓扑关系中管线的起点及终点的物探点号。
3、在各管点及管段信息表中,红色的字段为采集时必须采集并填写的,绿色的字段中的值可通过软件计算得出或可用其它方式加入值。
目录
1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基本规定 (1)
4 文件要求 (1)
4.1 文件格式规定 (1)
4.2专业图形文件命名规则 (1)
4.3综合图文件命名规则 (2)
4. 4管线成果表文件命名规则 (2)
4. 5管线图分层规定 (3)
4.6管线点编号规则 (6)
4.7管段的编码规则 (7)
4.8提交数据说明 (7)
5 数据结构 (2)
5.1 数据库表索引 (2)
5.2 数据库表结构 (3)
附表1 要素类型命名字典表 (27)
附表2 管线类型字典表 (27)
附表3 构筑物类型字典表 (28)
附表4 附属物类型字典表 (29)
附表5 管点类型字典表 (40)
附表6 管线埋设类型字典表 (48)
附表7 权属单位字典表 (49)
附表8 管段位置字典表 (50)
附表9 道路名称字典表 (50)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化中的基本规定、文件要求和数据结构等。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的普查和竣工测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JJ61-2003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GB 50289-9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CJJ103-2004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
CJJ100-200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T8-2011 城市测量规范
3 基本规定
3.1管线探测与资料编制应采用常熟市城市坐标系统及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系统,并由城市勘测管理部门统一提供测量控制资料,常熟市规划局提供1:500、1:1000数字地形图。
3.2管线普查的测区划分宜参考常熟市1:500地形图的分幅原则,采用1:500地形图分幅的整数倍,不应与1:500地形图分幅有交叉。
管线竣工测量的范围也宜取1:500地形图分幅的整数倍。
3.3管线普查或是竣工测量成果中的图形数据按测区以1:500图幅为单位,提交计算机数据文件;属性数据可以按1:500图幅提交,也可以按测区为单位提交。
属性数据中如果某条管段跨越两个测区,那么就采用单方延伸测量法解决。
就是规定测区边界两边的某一方探测队如果碰到某条管段跨越测区边界,那么这一方探测队就越过测区边界完成这条管段测量。
另一方探测队则只需要处理这条边界测区内部的管段,测量完成以后双方在内业成图时再将跨区管段进行接合。
单方延伸测量原则西侧测区向东延,北侧测区向南延伸,延伸至测区外第一个特征点,如无特征点则在距本测区边5-10米处设置直线点。
3.4管线普查或竣工测量单位使用的电子记录手簿、数据处理及成图软件可自行选定,但提供的数据文件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以光盘介质提交。
3.5提交资料应包括图形文件、属性文件和测区接图表。
图形文件需要提供专业管线图和综合管线图的AutoCAD2004 *.DWG文件,以1:500图幅为单位,按1:500制图标准成图;属性文件可以按1:500图幅为单位提交,也可以以测区为单位提交,数据格式为Access 2004 *.MDB。
属性文件(数据库)应包括以下内容:构筑物、附属物、管点、管段等管线要素。
4 文件要求
4.1文件格式规定
所有提交的管线图图形文件应采用AutoCAD2004 *.DWG格式。
提供的属性文件应采用Access 2004 *.MDB格式。
所有的管线图图形对象都应该有唯一(不能重复)的要素编码,如:物探点号(管线点编号)、管段编码等,属性记录则以这些为主键。
4.2专业图形文件命名规则
专业图形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DWG
图幅编号
测区号
管线类别(汉语拼音代码) 说明:
(1)管线类别代码:区分管线类别的类别代码,两位,参见附录表2。
(2)测区号:管线图所在的测区编号,两位。
不足两位则第一位补零。
(3)图幅编号:管线图的图幅号,与常熟市1:500地形图一致。
(4)如果是以测区提交,则专业图的文件命名只取前面两部分。
例如:第一测区510-500-113图幅的给水管线图命名为JS01_510-500-113.DWG;而第一测区的给水管线图为JS01.DWG。
4.3综合图文件命名规则
综合图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DWG
图幅编号
测区号
ZH
说明:
(1)ZH:管线综合图的分类代码。
(2)测区号:管线图所在的测区编号,两位。
不足两位则第一位补零。
(3)图幅编号:管线图的图幅号,与常熟市1:500地形图一致。
(4)如果是以测区提交,则综合图的文件命名只取前面两部分。
例如:第一测区510-500-113图幅的综合图命名为ZH01_510-500-113.DWG;;而第一测区的综合图命名为ZH01.DWG。
4.4管线成果表文件命名规则
管线成果表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_ ╳╳╳- ╳╳╳- ╳╳.MDB
图幅编号
测区号
管线类别(汉语拼音代码)
说明:
(1)管线类别代码:区分管线类别的代码,两位,参见附录表2。
如果一个文件包含多种管线类型,则管线类别代码取为GX。
(2)测区号:管线图所在的测区编号,两位。
不足两位则第一位补零。
(3)图幅编号:管线图的图幅号,与1:500地形图一致,图幅号中去掉“.”和“-”,如1:500 图幅号504-516-042取为504516042。
(4)如果是以测区提交,则管线成果表的文件命名只取前面两部分。
例如:第一测区510-500-113图幅的给水管线成果表命名为JS01_510-500-113.MDB;而第一测区的给水管线成果表命名为JS01.MDB;第一测区的综合管线成果表命名为
GX01.MDB。
4.5管线图分层规定
管线图用于存贮图幅内的管段、管线点及注记等有关内容(包括图上点号、水流方向、实测小室轮廓线、预留口和非普查区去向等信息)。
管线图首先是按管线种类分层;其次每类管线再按管段、管线点、构筑物、注记等分层存储。
分层命名如表4.6所示。
表4.6 管线图分层规定
注:架空的管线不单独分层,用相应比例尽地形图符号和线型表示。
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及军用通信线路归划到电信管线,在填写注记时,其权属按实际的权属单位名称填写。
4.6管线点编号规则
4.6.1内业点号(管线图的图上点号)由管线类型代号和点的自然序号组成,管线类型代号按附表2中“类型简称”中的代码执行,点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记,编写规则为在1:500图幅为单位按自然序号独立编号,编写顺序先主线后支线,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原则进行;如JS12表示某图幅上给水管道第12号管线点
4.6.2外业点号由测区号、小组号、管线类型代号和点的自然序号组成,其中管线类型代号按附表2中“类型简称”中的代码执行,点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如0113JS12表示01测区第13小组给水管道第12号管线点,0211TR12表示02测区第11小组给天然气道第12号管线点,以此类推)。
外业点号的编码规则如下:
测区号+小组号+管线代码+管点顺序号
测区号必须两位,不足两位前面加“0”,小组号不得超99号,一位或两位均可。
4.6.3当成果数据按测区提交时,如管点位于两测区的接边处,管点的物探点号前加“ss-”。
4.6.4当成果数据按1∶500比例尺图幅提交时,图幅分幅接边处管线断开,断点类型为图幅边点。
边点点号的编码规则如下:
BD+测区号+管线代码+管点顺序号
4.7管段的编码规则
管段的编码规则如下:
测区号+管线代码+管段顺序号
如01JS12表示第一测区第12号给水管段。
其中管线类型代号按附表2中“类型简称”中的代码执行。
4.8提交数据说明
(1)管点信息表记录管点、附属物等信息。
对于《管点信息信息表》中的“井深”字段,当“附属物类型”为“检查井、检修井、起始井、偏心井、
阀门井、排气阀(井)、排污阀(井)、水源井、测流井、跌水井、阀
门井、泄水井、排气井、表井、手孔、人孔、水表”等或管点类型为“进
水口、出水口、预留口”等时,此字段值必须填写。
当“附属物类型”
为:“测流井,水表井,排气阀(井),排污阀(井),小室,跌水井,人孔,跌水井,增音站,闸门,闸门,支架,阀门井,检修井,检查井,水塔,检修井(石油),箱变”等时,附属物“规模“字段必须填写。
当“附属物类型”为:“灯杆,控制箱,塔杆,灯杆”等时,要测量其
材质。
对电信管段,当铺设方式为“直埋”时,要填写总根数;当铺设
方式为“管埋、管块、排管”时,要填写总孔数。
(2)管线线段表用于建立管线之间的连接关系,记录管线线段属性。
(3)有两个以上入口(多井盖)的通讯、电力检查井或热力检查井的小室实测井位,以虚线按比例表示井位轮廓,虚线类型为实部1毫米,虚部1毫
米,颜色采用相应的管线颜色。
(4)偏心井在管点信息表中的“备注”栏填写“偏心井”,窨井符号及颜色采用相应管线的图例及颜色。
按管线的实际位置实测该处的管线点。
(5)架空管线在图上与地形图相同的方式表示。
作为埋深字段时为负值,作为净空高度时为正值。
(6)管径项。
给水、中水、热力、工业管道为管道“公称直径”;燃气为“外径”。
(7)断面尺寸。
排水,当为管道时为“内径”,方沟或拱沟埋设时为内胆的“宽╳高”;电缆管块、排管埋设或多根直埋电缆组合埋设时为最大外包络尺
寸,即“宽╳高”;方沟或隧道为内胆尺寸,即“宽╳高”;单根管埋、
单根直埋电缆为套管管径或电缆直径,架空电力线断面尺寸指最外侧两
线之“宽”;热力直埋、架空埋设时为最大外包络尺寸,方沟为内胆尺寸,即“宽╳高”。
(8)各类管线均在管段信息表中注明权属单位名称,电信类管线还要区分权属单位,并分别注明保护材料材质和孔(根)数。
(9)直埋方式的电信管段,如果属于多权属单位、多根缆线,则其管段根数的表示方法如下:一是在“电信管段信息表”中记录总根数;二是在“管
线权属信息表”中按权属单位分别记录其根数。
(10)以管块、排管为埋设方式的电信管段,如果有多权属单位,则其管段孔数的表示方法如下:一是在“电信管段信息表”中记录总孔数、已用孔数;二是在“管线权属信息表”中记录各个权属单位相应的总孔数、已用孔数、保护材料材质。
(11)电力管线需测注电压值,并标注在管线线段表的电压值栏中,电压以千伏(kV)为单位。
(12)管点类型编码字段对应为三通、四通、分支点、转折点、上杆等的类型编码。
附属物类型编码字段对应为检查井、阀门、水表、人孔、手孔等附属物类型编码。
套管就是“管埋”,即“在管内铺设管线”。
(13)管线图注记规则:管线点注记内业点号,管线段按管线种类分别注记不同的信息。
管线段的注记规则如下表所示。
(14)字段的填写规则按照本标准及“综合地下管网系统字典表及监理规则说明”确定。
当有多权属单位时,各权属单位之间采用“,”隔开。
同一管段多权属单位时,属性填写时,各权属单位之间采用“,”隔开。
表4.9 管线图注记规则
注:1、权属单位用简称标注;2、“供电”类如果是信号灯时不注线路名称3、权属单位用简称标注。
图上同一管段多权属单位时,分权属单位扯旗表示。
同时在属性填写
时,各权属单位之间采用“,”隔开。
5 数据结构
5.1 数据库表索引
管线数据库所包含的数据表的索引如下表所示。
表5.1 管线数据库索引
5.2 数据库表结构
5.2.1管点信息表(总表)(各类管点信息表均按此表格式类推)
5.2.2 给水管段信息表
5.2.3 中水管段信息表
5.2.4污水管段信息表、雨水管段信息表、雨污合流管段信息表
污水管段信息表、雨水管段信息表、雨污合流管段信息表三者结构完全一样。
5.2.5 供电管段信息表
5.2.6 路灯管段信息表
5.2.7 交通信号管段信息表
5.2.8 煤气、液化气管段信息表
5.2.9 天然气管段信息表
5.2.10 热力管段信息表
5.2.11 工业管段信息表
5.2.12 电信管段信息表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及军用通信类管段属性信息填写在此表中。
)
5.2.13 有线电视管段信息表
5.2.14 电通管段信息表
5.2.15 共通管段信息表(此管段一般情况下不编辑)
5.2.16 监控管段信息表
5.2.17 综合管沟信息表
5.2.18 不明管段信息表
5.2.19 测区信息表
5.2.20 测区-图幅关系表
5.2.21 构筑物信息表
5.2.22 管线权属信息表
5.2.23 管点类型字典表
5.2.24 管线类型字典表
5.2.25 构筑物类型字典表
5.2.26 附属物类型字典表
5.2.27 管段埋设类型字典表
5.2.28 权属单位字典表
5.2.29 管段位置字典表
附表1 要素类型命名字典表
附表2 管线类型字典表
附表3 构筑物类型字典表
附表4 附属物类型字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