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传统术式与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传统术式与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
作者:任丽霞宁艳宁丽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4期
任丽霞1
宁艳2
宁丽3
1.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洪泉乡卫生院,吉林松原 131102
2.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3.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长春 130061
[摘要] 目的比较传统术式与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的治疗效果,探讨宫腔镜治
疗优势和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给予观察组宫腔镜下切除宫颈息肉治疗;对照组施行传统手术切除宫颈息肉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分析宫腔镜下手术较传统术式的优势何在,有何突出特点。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4%,对照
组复发率为32%;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有1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

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宫腔镜下切除宫颈息肉疗效好于传统手术,且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首选方法。

[关键词] 传统术式;宫腔镜下切除术;宫颈息肉;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12(a)-0104-02
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无自觉症状,但是它的存在
确实是引起其他疾病的重要隐患。

因为妇科病症中出现的性交后出血、血性白带等多数由宫颈
息肉引发[1],且宫颈息肉往往隐藏于宫颈管内,不易被发现。

当发现宫颈息肉以后,彻底的摘除能够很好的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宫颈息肉出现部位的隐秘性给手术摘除带来了一定难度。

本次实验选择传统摘除法和宫腔镜下摘除治疗宫颈息肉,比较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妇产科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
宫颈息肉的患者200例。

所选病例均经过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且确诊为宫颈息肉患者,排除有妇科传染性疾病者、艾滋病患者、重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

200例患者年龄在23~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5.8)岁,息肉1~3个,平均2.1个,息肉直径在1~6cm,平均3.5cm。


组患者在年龄、息肉数目、息肉直径等基本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切除式治疗宫颈息肉;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

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禁止性生活2个月。

治疗开始时间设定为月经后3~7 d。

手术治疗
前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TCT除外病变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

两种
手术治疗以后,均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跟踪。

根据复查情况探讨治疗优势。

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本次实验选用的宫腔镜为德国STORZ。

配置5%的葡萄糖注射液备用,使用德国STORZ膨宫机和葡萄糖注射液膨宫,机器的压力设定为13~15 kPa,流速设定为
150~20mL/min,电切功率为70 W,电凝功率为40 W。

手术前对病灶进行全面消毒,打开宫口至6.5~7号,使用检查镜进入宫腔了解宫腔内情况后,退至宫颈管内了解宫颈管内的病灶部位、
息肉大小、息肉状态等。

按照病情依次将宫口扩至10号后,进入治疗镜再次确认息肉部位、性状以及大小和数目。

肉眼直视下,以宫颈外口缘为中心点,使用单极电切环由内至外的从息肉
底部开始,纵向切除息肉,包括息肉蒂部及其浅肌层,深度不要超过3 mm为佳。

使用电凝止血,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传统切除术式: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给予外阴和阴道的常规消毒,并将宫颈暴露出来且常规消毒后,使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息肉根部使用长弯钳夹稳固定,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息
肉蒂断裂后摘除。

使用三氯醋酸止血。

1.3 疗效判断
按照有关标准[2]判断治疗显效:宫颈体积肥大肉眼观察可见有明显缩小,质地光滑,病灶清除彻底无残留,TCT检查阴性;治疗有效:宫颈体积肥大肉眼观察可见有缩小变化,宫颈
有小范围呈点状出血,TCT检查阴性;治疗无效:宫颈体积肥大肉眼观察较治疗前无变化甚至
加重,宫颈呈增生、糜烂状态,TCT检查阳性。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软件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两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过1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较低,对照组
有多例患者复发;观察组只有2例患者合并发生宫颈口粘连,对照组出现16例并发症。

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宫颈息肉是宫颈炎的一种常规表现。

宫颈息肉常见于生长在宫颈外口或者宫颈管内。


统手术方法对于宫颈外口的治疗效果尚可,但是位于宫颈管内的治疗并不理想,这是由于息肉
生长部位提高了手术的操作难度,同时术中出血率较高[3],病灶定位不准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较多医院应用宫腔镜下摘除宫颈息肉,收到了很好
的疗效,患者满意程度也较高。

在宫腔镜下操作,可以通过检查镜和治疗镜准确定位病灶,瞬
间准确清除病灶,给医生的手术降低了操作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是医生和患者
都比较认可的治疗方法。

本次实验结果与以往文献报道相似。

通过临床实践治疗经验和文献资
料研究[4],与传统手术相比,宫腔镜还具有以下优点:手术微创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少创面感染几率;瞬间摘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治疗准确性,患者几乎无痛苦,术后恢复也较快,
并发症出现也较少,治疗后几乎无复发情况,完全治愈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是目前治疗宫颈
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案。

这是一种能够以最小的创伤最大范围最大准确率治疗疾病,且最大程度
减轻病人因创伤带来的痛苦[5]。

[参考文献]
[1] 任香莲. 宫颈息肉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19(22):87.
[2] 薛洪燕,杜月光,王瑞权,等.宫颈息肉样病变临床病理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16(4):268-269.
[3] 黎瑞英,黄慈芳.96 例宫颈息肉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56-60.
[4] 张宝生.103 例宫颈息肉病理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0) :87.
[5] 唐舒梅,邓美艳.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1,12(6):641-642.
(收稿日期2013-07-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