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七下2.4.1《信息的获取-听觉》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觉》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前面学习了“眼与视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耳与听觉”,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当好“配角”就行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②.描述耳的结构与各部分功能;③.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演示“耳的结构”的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②.通过分组完成“耳的结构”的功能,培养学生协作共事的能力;③.通过“眼与视觉”与“耳与听觉”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④.通过分组讨论“听觉的形成”,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 通过认识“耳的结构”,使学生能够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②.通过学习“听觉的形成”,让学生学会对“耳”的保健;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
①.耳的结构与功能;②.听觉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难点
①.内耳的结构及功能;②.听觉的形成。

六、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演示、指导。

七、教学设备
①.“耳的结构”的课件;②.“听觉的形成过程”的课件及视频;③.分好小组,选出小组长及人员分工;④.准备音乐。

八、教案
九、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摆正了学生的“学习者”位置,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存在的不足
(1)“让学生记录下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一步要落到实处,避免在小组或全班交流时出现“人云亦云”的从众现象。

(2)要发挥教师的课堂调控作用;教师要有预见性,要未雨绸缪。

(3)教师要摆正自己当“配角”的位置,随时注意不要“越位”,不能越俎代庖。

(受长期养成的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很容易犯以上的“错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